【摘要】:
牟宗三是现当代汉语哲学界举足轻重的哲人之一。
“智的直觉”即指直觉形态的智,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与感触直觉和知性相对比的一种认知形式,是牟宗三从康德哲学中舶来的概念,西语论文范文,并使这个概念成为其哲学思想的基础、核心。
中国的哲学传统中没有“智的直觉”这个概念形式,但是牟宗三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确从不缺这种思想,“智的直觉”在儒、释、道三家的义理中都有所体现:在儒家表现为性体、心体、良知、知体明觉之妙用、德性所知等等;在道家表现为道心、玄智等;在佛家表现为般若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等。
牟宗三认为康德哲学是沟通中西哲学的最佳桥梁,或者进一步说“智的直觉”是会通中西哲学的纽带。此处的会通是指在思想层面上而言,涉及的内容很多。
“智的直觉”是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内在奠基。在他看来,西语毕业论文,如果“智的直觉”的真实性不能得到证实则全部中国哲学将落空,真正的道德亦谈不上。
牟宗三的哲学是对现当代存在的民族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的一种回应。他的思想对重塑国人的自尊心、寻找精神家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思想亦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牟宗三 智的直觉 道德的形上学
中文摘要2-3 外文摘要3-13 第1章 引言:牟宗三的学思历程及本课题的论域、论旨13-23 1.1 文化悲愿的纯理落实--牟宗三的学思历程13-16 1.2 “智的直觉”在牟宗三哲学中的定位16-19 1.2.1 “智的直觉”--理解牟宗三哲学的关键与瓶颈17-18 1.2.2 牟宗三哲学--现代中国哲学发展不可逾越的门径18-19 1.2.3 本课题的论域、论旨及措施论基础19 1.3 牟宗三“智的直觉”理论的措施论内容19-23 第2章 比较意识中问题意识的凸显--“智的直觉”理论的缘起23-36 2.1 存有的域限及认知的界限:康德的“智的直觉”思想的提出23-28 2.1.1 “现象”(Appcarance)与“物自身”(thing in itself,or chings in tnemseles)的区分23-25 2.1.2 “智的直觉”:上帝与人的认识的异同25-28 2.2 “智的直觉”的现代汉语言哲学语境:牟宗三对智的直觉的关注与引入28-36 2.2.1 逻辑的涉指格与存有的涉指格28-31 2.2.2 对海德格的反思与疏导31-36 第3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36-51 3.1 “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智的直觉与儒家36-40 3.2 无知之知与有知之知:智的直觉与道家40-44 3.3 智知与识知:智的直觉与佛家44-47 3.4 牟氏对智的直觉的现代证成47-51 第4章 在比较哲学的架构中--智的直觉与中西哲学的会通51-72 4.1 牟氏对中西哲学会通可能性的论证51-54 4.2 中西哲学会通之几方面54-69 4.2.1 现象与物自身的事实划分与超越划分54-57 4.2.2 无执的存有论与执的存有论57-60 4.2.3 理性的应用表现与理性的架构表现60-65 4.2.4 圆教与离教,圆善与至善65-69 4.3 总结:人之有限与无限69-72 第5章 道德形上学的内在奠基--智的直觉与人的超越性72-93 5.1 与虚无抗争:道德理想主义的现代张扬与道德形上学的建构72-79 5.1.1 与民族虚无抗争73-76 5.1.2 与价值虚无抗争76-79 5.2 道德的形上学(Moral metaphysics)与道德底形上学(Metaphysics of moral):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性扭转79-85 5.2.1 道德的形上学和道德底形上学80-81 5.2.2 由道德的真实性推至道德理性之无限性81-85 5.3 智的直觉--道德形上学的内在奠基85-93 5.3.1 内在与超越86-88 5.3.2 即存有即活动88-90 5.3.3 即道德即宗教90-93 第6章 结束语:理想与现实之间93-103 6.1 本体与措施:智的直觉与直觉93-95 6.2 理想与现实:对牟氏理论的反省95-103 6.2.1 内圣与新外王96-97 6.2.2 内在与超越97-98 6.2.3 德性与幸福98-99 6.2.4 道德与宗教99-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