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语、英语及汉语间的语际翻译[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语际翻译要求翻译者对两种或以上的翻译语言对象的文化背景有较深的了解,因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中英文翻译受制于该民族的文化探讨者的语言知识结构和水平及不完整的文献资料。导致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探讨滞后,作用了其文化精髓的传播与保护。纳西语这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同一文学作品中用另外两种语言表现,使得《被遗忘的王国》成为珍贵的三语翻译探讨资料。以此书为基础的翻译探讨将具有权威性、时代性和可借鉴性。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纳西语 语际翻译 目的论 跨文化交际
  当今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对少数民族语言翻译这一特殊翻译探讨领域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而对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借鉴及保护起步于对其语言的准确翻译。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部分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同系异族,有着独立的语言体系,因此对这些语言的翻译属于语际翻译。其中纳西语的东巴象形文字独具特色,对其的翻译探讨将有助于拯救濒临消失的纳西文化,并为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提供理论借鉴。
  《被遗忘的王国》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其原著是由外国作家用英语记录的纳西文化民俗,之后由纳西族学者将其翻译为中文,因此保证了两个版本的语言权威性和文化保真度,而这背后隐藏的三种文化的交际更是多语翻译探讨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典型字、句、段出发,结合语际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对纳西(即东巴文)、英语汉语三种语言间的转化进行两两结合的比较略论,从而总结出可被借鉴和延生的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理论。
  一、背景知识
  1.《被遗忘的王国》及作者、译者简介
  《被遗忘的王国》讲述丽江地区是一块神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位于滇西北高原,在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滇藏茶马古道交汇处。在两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茂密的森林;还有清澈的湖泊和宽阔的坝子。可谓是风景秀丽,历史古老,民风淳朴,文化灿烂。半个世纪前,俄国人顾彼得来到丽江,被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谐却鲜为人知深深感动,称之为“被遗忘的王国”。
  如今,这个被遗忘的王国,作为中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引来世人惊喜的目光,犹如在地下埋藏多年的璞玉出土,刹那间放出夺目的光彩。
  该书较翔实地描述了20世纪40年代或更早期的丽江风情。举凡民族、宗教、节日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无所不包,是一本不可多得亦可算为最早的丽江风情录。作者本人宣称他写这本书是坚定地作为丽江纳西人中的一员来陈述的,使得读者能够与他一起步入这块有着“天堂景色”的乐土,并与各民族兄弟姐妹一道共同赞美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和进取向上的人民的这块土地。
  顾彼得,1941年由“中国工业合作社”委派到云南丽江建立办事处。在丽江一住九年,积极发展丽江的工业合作组织,特别是毛纺业,使丽江的毛纺业一度成为云南毛纺业的中心。1955年他在英国出版了《被遗忘的王国》。此后另有多部其记述在云南及东南亚国家见闻的著作出版。
  李茂春,纳西族,英语副教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四十余载。喜好翻译,为云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会员。译作有《被遗忘的王国》等多部书籍。[1]
  2.纳西语简介
  纳西语主要通行于丽江市和附近地区,目前有大约三十万的使用人口。纳西语有自己的书写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因此普通纳西人通常只会说而不懂写,多以日常口头交流方式传承。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历史上,东巴文几近灭绝。直至现在共整理出的东巴文约2223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因其为世界上极少数依旧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 [2]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因此从起源上看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3]东巴文与汉文一样是音义文字,表音的同时表意,这是它们与表语文字英语的不同。但东巴文象形性质又类似于古老的汉文。因此这三种语言间的翻译属于语际翻译,是一个空间、文化和时间的复杂转换过程。
  3.语际翻译简介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 1959 年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 将翻译分为三类: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和符际翻译(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其中语际翻译主要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 即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来解释一种语言的语符, 如把本族语翻译成外族语或将外族语译为本族语, 且其难易程度取决于语言异同和文化异同。[4]
  语际翻译是人们通常所指的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其目的是要把源文本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翻译实际上是具体文本与目的语系统间的对应,是一对多、具体对宏观的关系。它是以整个目的语为依托,从宏观的语言层面出发,最后落实到具体话语形态的语言转换过程。翻译过程中的选择是在整个语言框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有时甚至可以是―个挑战目的语言极限性的过程。译者决不是被动地面对呈现出来的各种可能性而做出有限的选择,他完全有责任充分挖掘目的语的新的表现空间,西语论文范文,体现文学翻译中语言创造性特点的同时,表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并发挥自己的主动性。[5]
  接下来就结合《被遗忘的王国》中大量的典型实例,具体地对这本书的原著和译文中存在的纳英、英中、纳中三组翻译逐一进行略论。
  二、翻译实例略论
  1.纳―英翻译
  正如前文所述,东巴文与汉字同是音义文字,且东巴文又与甲骨文――汉字的雏形――一样是象形文字,因此纳英翻译可以基于普遍的翻译理论借鉴中英翻译的经验而进行。但是要注意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要尽可能地提高特色文字的保真度。这一点是中国国内翻译者普遍做得不如西方的地方,这可以从顾彼得和李茂春对纳西语的翻译反映出来。顾彼得多用英译的方式表达了纳西的特色文字和句子,因为他尊重纳西文化,对英语里没有直接对应文字解释的事物都用威妥玛拼音拼了出来。而李茂春作为本土翻译者首先不可避免地有一种心理会认为纳西语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能把对纳西语的翻译与对英语的相比较,应该尽可能用目的语表现源语言。这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4]思想背景有较大的关系,在以下2和3点的英中翻译和纳中翻译里有所体现。   例十:Boashi―Dead Boa
  “Boashi”现在是一个地名,是历史上的“黑白之战”中“崩族”人死的地方。“shi” 是纳西语种“死”的意思,而在纳西语语法规则是动词在最后,因此“崩诗” 原意 “崩族人死”。作者首先拼出发音,后又简单解释,是音译和意译的结合使用,展现了完整的源语言信息。这证明了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需要译者拥有更多的相关民族的的历史文化知识。
  例十一:谚语――Wolves run to wolves and dogs to dogs.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这两句话的意思从字面上都很容易理解,但是上一句是纳西谚语而下一句是英文谚语。“两种不同的文化会有相同的文化定位和价值取向”,只要看懂了词和语法,理解起来并不难,不过这是在同时看到两句话后的感觉。单用其中一句,读者的理解程度和反映速度绝对不如现在这样把直译和移译相结合的好。
  以上略论的纳――英翻译的五种译法可以广泛地被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借鉴,因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料基本都是先翻译为中文,再由中文译为英文的。本土和国内译者应该注意学习国外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尤其重视对特色文化的探讨和切身体会,才能驾驭翻译,精确表达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而不是被不熟悉的英文牵着鼻子走,一味地在词典中寻找对应单词,这样很可能起反效果,写出国内外读者都不能理解的表达。这一点在李茂春的译本中就有所体现,在下文中会有具体讨论。
  2.英―中翻译
  中国著名翻译学家季羡林说过:“中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思维模式。”《被遗忘的王国》英―中翻译应该更重视跨文化交际过程。
  翻译是源文作者、源文、译者、译文读者以及译者工作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翻译是一个有意的在社会维度内联系源语言群和目的语群的活动,因此翻译需要一个明确的交流行为。翻译探讨领域出现一种新趋势认为翻译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语言类型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认为翻译是一个文化交流行为,而非仅仅停留在语码转换的语言学水平。[7]
  李茂春是丽江本土纳西人,熟知纳西民俗风情。这样的文化背景是一把双刃剑,使得部分译文很卓越,意义表达更正宗;但也造成一些明显的不恰当或不流畅。除此之外,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及个人经历的作用,有一小部分词彼得做了反向翻译,即根据汉语读法拼出纳西词汇,主要出现在翻译地名的情况上。下面从高效翻译和低效翻译两方面探讨李茂春的英―中翻译
  (1)高效翻译
  利用对本土文化深入了解,对英文的翻译呈现出贴切、传神效果的翻译,在这里本文作者将其称为高效翻译。
  例十一:Tali Lake 译:大理湖 (即洱海)。
  在云南的本土文化中实际上很少用“湖”这个字,像与顾彼得眼中的这个“大理湖”大小相近的高原湖泊,我们称之为“海”,而小的称为“潭”。译者将其指出,更符合当地习惯,叫法更正宗。
  例十二:fu magistracy 译:流官管辖的府。
  “magistracy”指地措施官、治安官。但是土司王府又是中国少数地方才有的,是特殊词汇。彼得将“府”的拼音和“magistracy”这两个词合用算是一个不成功的移译,使得中英文的读者都不容易理解。而中文译本中的翻译就很恰当的解释了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例十三:pangchimei 译:潘金妹(大姑娘的意思―译者注);
  goiter 译:甲状腺肿(俗称瘿袋)。
  关于太本土化的或不易理解的西方词汇,译者都考虑到尽可能多的读者的接受水平并做了相对的解释,这是非本土翻译者难以快速想到的。
  (2) 低效翻译
  同样是因为译者的纳西文化背景,汉语不是他的母语,使得一些翻译表达不充分或不太流畅。如:beggar: 化子;young man: 伙子;foreigner: 洋人;You fool! : 憨包!这些带有明显的云南方言的翻译并不是标准普通话的表达,受众面仅限于云南省或临近的地区。这样的不当翻译容易在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中出现。除此之外,译者的英文水平也直接作用了部分翻译的准确性。
  例十四:inn 译:酒店。
  从前后文及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况来看,顾彼得的”inn”用得是恰当的,就是指接待往来马帮和商户的“客栈”,然而李茂春却将它译为“酒店”,这是不正确的。
  例十五:rose 译:玫瑰。
  单从文字上看这样翻译没有错,但是凡是在丽江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能知道月季在丽江更多。再加上前后文对这种rose的描述可以推断出,彼得看到的就是月季。但李茂春并没有指出并解释,而过于尊崇于原文,偏离了事实。这是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中需要依据具体情况予以重视的地方。
  关于不流畅的情况,作者节选了一段原文和对应的译文进行了详细略论:
  翻过山口向下走,啊,美丽的丽江坝,(1)使我为之倾倒。每当春季里(2)我走这条路来到丽江时,我都赞叹不止。我得下马凝视这天堂的景色。(3)气候温和,空气芳香,带着一股从耸立在坝子上的大雪山传来的清新气息。扇子陡峰在夕阳中闪烁,仿佛耀眼的白色羽毛在顶上挥舞。那上面风暴怒号,雪花漫卷,犹如帽中绒毛。(4)下面却一切平静。一片片的树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和羽毛般的竹林相互点缀。(5)而这一切都隐藏在分散的小村落里白色或橘黄色的房屋背后。玫瑰花遍地都是。篱笆是由大片大片的小双朵白玫瑰花编织而成:大朵白色、粉红色和黄色攀援玫瑰花,垂挂在树上和屋檐上,矮小的单棵玫瑰遍布于草地和空旷处。(6)香味压倒一切,沁人心脾。
  (1)虽然此处用了 ‘hit’ 但用词上“使我感到震撼”的感觉不能被“使我为之倾倒”所代替,“倾倒”较柔,不适合用于如此经历丰富的成年男子且有被 “hit” 之后的状态,“震撼”更适合当时的人和情景。   (2)短短一句话里就有三个“我”出现,破坏了行文的流畅,也破坏了正在描述的那种美景的完整性。
  (3)译文颠倒了原文的从句所修饰的主语,并且遗漏了“champagne”和 “dominating the valley”这两部分信息,使这幅三维的唯美画面瞬间成为静态的平面图。
  (4)“山下”应该比“下面”更有与前文相联系的感觉,并且更优美。
  (5)颠倒了动词“concealed”的主谓语,是花和竹遮住了而不是“隐藏在分散的小村落里白色或橘黄色的房屋背后”,这是既不符合语法也不符合逻辑的翻译。另外,原文中没有“背后”的信息,是译者自行加上的。
  (6) “压倒一切”过于生硬,几乎直译了“overpowering”这个词,不适合用于形容香味,也作用了当时的情景效果。
  (2)中―英翻译
  中―英翻译在这本书的翻译书序来说似乎是逆向的,但实际上它存在于原作者在写Forgotten Kingdom 的过程中。由于纳西族汉化时间较早,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汉语词汇,尤其是地名,使用频率及流传程度已高于原纳西语。因此顾彼得在用英语描写这些事物时看似是音译了这些纳西词汇,但实际上是英译了中文。当然,这些现象是少数,但有必要指出的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这是文献资料稀缺而又不可忽视的部分。中文东巴文纳西语威妥玛拼音丽江i ggv ddiuLikiang鹤庆Iei bbv ddiuHoking大理jer loTali这些词是顾彼得先根据汉语翻译的丽江地名,是历史因素造成原来的纳西语表达仅限于少数本土人所用,而从当时起,相对应的中文的表达已经广为应用至今。而且趋势只增未减。类似这样的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目前通用的译法是音译加辅助释义。
  总的来说,李茂春对《被遗忘的王国》的翻译反映了一个是时代的纳、英、中三种语言间翻译的水平。对一种文化的了解程度和熟悉程度直接反映在译文中。这就是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多语言翻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译者生长在纳西语环境中,学习汉语,又教授英语,很适合翻译这本书但又达不到完美。根据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来看,少数民族语言和多语言翻译要求译者能长时间的在源语言环境中体会其文化,或需要多个熟悉不同语言的翻译者合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纳―中翻译
  由于顾彼得用威妥玛拼音表现纳西词句,给纳――中翻译在无形中搭建了桥梁。正如前文中讨论到的纳西语与汉语的关系,他们之间的转换重点要考虑历史时间,以及文化和空间的渗透和叠加。
  丽江属于香格里拉地域,与西藏、四川相邻。丽江居住有11个少数民族,包括纳西、彝族、藏族等。纳西族祖先是从西北河湟地区游牧南迁至丽江的,因此,纳西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音乐和绘画深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作用。明清时期由木氏土司管辖。可见丽江的汉化历史是很悠久的,偏远、高原、山地的地理特点及历史上的政治环境使得纳西文化能较完整地保留到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巴文逐渐无发展能力,字数没有再增加。现在的纳西语中实际上包含有很多汉语和新的外来语,只是变了音调而以,但也只有当地人能辨别,其中还包括云南省内其他地区的方言和云南通用方言。顾彼得就将它们也当作纳西语用拼音拼了出来,属于音译的范畴。然后又在注释中做了相应的介绍。
  例十六:pukai(bedding): 铺盖;huoguos: 火锅;pangkais: 半开(在昆明特地为这个地区铸造的价值半元的中国银币,以美国币值而论,大约八个半开等于一美元)
  这三个词很明显是汉语词汇,但就与 “Baba” 和 “Mingzi” 一样,来源无从考证,历史将这些文化混杂在了一起。例如在人类早期不同具体时间和地点(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都出现了类似火锅的东西,因而这个词的由来就成了一个谜;又如“粑粑”和“明子”属于常用纳西语,却没有对应的东巴文字,在云南省内外很多地方还也有人应用这两个词。“pangkai” 也因为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原因,成为丽江的特有汉语词。翻译这些词需要能辨别出它们是否属于东巴文或云南方言,然后做出必要的解释。“pukai”是云南方言,但是李茂春只将它音译过来,没有考虑到更多汉语读者的文化背景。“huoguos” “ pangkais” 这两个词从发音上就可以辨别出是汉语词,可以直接音译,不过“半开”现在已经不使用了,所以需要加一些必要的解释。
  相反,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及个人经历的作用,有些词的纳、中、英的表达之间没有相互联系,完全是三种不同的发音和文字在表现同一种事物,其历史根源也难以考证。这是最正统意义上的三语翻译,对译者的知识结构水平要求是最高的,而更多的少数民族语言翻译需要走的是这样的翻译过程,毕竟像《被遗忘的王国》这样的特例是少数。如:汉语东巴文纳西语威妥玛拼音龙lvNagarajas白族lei bbvMinka纳―英翻译的实例在本书中很少,它是一个隐形但又直接的过程。但这部分对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其中历史、地理等原因造成文化的相互渗透,翻译过程需要尽可能考虑到读者的知识结构,对不是通用语的部分进行解释。而关于完全脱离联系的多种语言译者要发挥语言桥梁的影响,保证对应准确,从而呈现最正确的翻译。
  三、结束语
  多语言语际翻译,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要求就相应的提高了。但是从宏观的角度上看,不论是何种语言,西语毕业论文,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及其非语言符号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重点是要总结和学习经验,应用各种措施,由适合的翻译者,灵活应对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尽量将翻译做到信、达、雅。Forgotten Kingdom这本书大的特点是最正宗的英文直接记录了最正统的纳西文化,中文没有再中间做过渡。所以其中的西方思维和表达有很高的探讨价值,从中总结的翻译措施可以应用或被借鉴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中。(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俄)顾彼得. 丽江1942―1949 被遗忘的王国[M]. 李茂春 译.1版.昆明:云南出版集团企业/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
  [2]课题组.活着的象形文字[M].昆明:大番茄传媒机构、云南出版集团企业、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
  [3]王元鹿.东巴文字与汉字不同源流说[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4]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5]陈志杰、李慧懿. 从语内翻译反思语际翻译的过程[J]. 江西.宜春学院外语学院,2017.
  [6]陈亚杰、 王新. 目的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以蒙古族特色词汇为例[J].内蒙古工业大学,2017.
  [7]付瑶.Translation: A Communicative Approach[J].外交学院,2000.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