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邀请言语行为的对比探讨[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文化异同带来的是人们发起、商定和对邀请作出回应的方式不同,即不同社会对邀请言语行为设置的规范和期待各不相同。然而,能决定和显示邀请目的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言语行为,而是由一系列言语行为的实施而决定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西方邀请话语
  1.商讨性
  邀请是一种对相关各方面都存在一定风险的言语行为。一方面,邀请把接受或拒绝的压力施予受邀请者,接受邀请还可能背上人情债;另一方面,邀请者会面对可能的拒绝。在美国文化中,西语论文,人们对个人主义和行为自由非常关注,所以话语者总是以询问的方式发起邀请。
  在西方现实生活中,邀请话语似乎是一个复杂的商讨过程,参与者必须注意不妨碍对方的行为自由(消极面子)或伤害各方同意的渴望(积极面子)。大多数社交约定通过一个商讨的过程得以实现,故参与者需循序渐进,相互体谅,直至社交约定最终完成,所以美国人选择通过商讨来约定社交活动,他们不必面对可能被拒绝的风险。毕竟,邀请是对占用他人时间的请求,以及希望与他人建立更亲密的社会关系。
  考虑到相互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许多美国人对把自己放在一个被拒绝的位置上是颇有疑虑的。因此,在美国,邀请话语往往以一个“引子”开头,它向听者暗示,如果他的回应合适,西语论文范文,话题发起者将随之发出邀请。在这里,“引子”意在引出期望的信息,或传递说话者邀请的意图,这里面不带任何具体的承诺,交谈的结果取决于商讨的过程。
  在美国,一些话语无论说起来,还是听起来,都透着善意。更重要的是,作为开场白,它将引导交谈各方通过商讨最终实现邀请或完成事实约定。这些指向并不是明确的邀请,有些可以通过商讨最终成为事实约定,而有些却无果而终,区别在于可能的强迫性和殷勤好客的责任心。可见,邀请的发起者要承担殷勤好客的责任,商定具体时间。
  2.事务导向
  事务导向针对的是外部目标,涉及对外部世界产生某种作用,以信息传递为导向。其实,美国人似乎很在意显示出对对方私人空间的尊重,他们注重避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即使在他们试图让他人接受他们看来有益于他人的事物时也是如此。在邀请的整个商讨过程中,美国人似乎主要关注信息的传递,即就未来约定的时间达成共识。参与者努力比较各方的时间安排,看是否能找到对大家来说都方便的时间和地点。
  二、中方邀请话语
  1.公式化
  在中国,很少有一两句话就能成功实施的邀请,大多数时候,需要经过几轮的话语交流。而完成一次成功的邀请交谈,通常要经历三步话语交流:
  第一步,发起邀请,对方婉拒邀请(给出拒绝的理由);第二步,再次发起邀请(反驳B的理由,并口头上表达邀请对自己不会有多大麻烦),对方再次婉拒(为自己的理由辩解);第三步,坚持对B的邀请(反驳、劝导,在口头上再次表达邀请对自己不会有太多麻烦),对方接受(有条件或无条件)。然而,在现实邀请中,人们并不总是亦步亦趋地遵从这一模式,上述模式只是中国邀请活动的一般模式或公式。
  2.交际导向
  如前所述,西方邀请话语注重信息传递,参与者不但关注对方的需求,也关注自己的需求。西方邀请话语主要以事务为导向,因为贯穿整个商讨过程的是对时间、地点等与邀请相关内容的详细讨论。中国的邀请话语似乎和美国一样,都注重信息传递,试图说服潜在的受邀请者接受邀请。
  中国的邀请话语虽然貌似拉锯战,但在相关各方的眼中处处体现着礼貌。在交流过程中,邀请者和受邀请者都在极力为对方着想,相关各方更多的是作为听众,人们忙于建立和颂扬和谐的社会关系,而且中国邀请关注参与者的内心情感共鸣,即邀请者和受邀请者的关系。
  三、结论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中西方实施邀请的方式各异,而受邀请方的回应策略也各不相同,所以邀请话语实际上是以社会规范为特点的。因此,当邀请发生在这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之间时,就有可能产生误解。
  本文通过对比略论,希望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误解,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致力于更深入、更广泛的中西方文化对比探讨工作。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国际合作中心)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