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诗歌之比较[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诗歌通常以情感取胜,主题是诗歌的核心,以歌颂的主题为辅,诗歌通常以爱情、自由、死亡和志向等等为主题。一切情感的展开和运动都要时不时地围绕着它,就像太阳系行星必须围绕着太阳的运动一般。很难想象一首诗歌没有主题,但主题仅仅是诗歌的第一动力,诗歌的主题好似骨架,诗歌的情感则是灵魂。那么现在问题的核心是情感如何表达才能为人所理解?对情感而言所谓的“理解”就是让他人体验到艺术家所体验过的某种或某一系列的情感。我们在现实中常常喜欢对他人抱怨说“很痛苦、很孤独”,这时作,为聆听者来说他并不能理解你的痛苦和孤独,他只是从自身已有过的痛苦、孤独的情感体验来理解,这时他理解的不是你独特的痛苦和孤独,而是他自己的,那么如何让别人来理解你的独特的体验呢?这时我们常常又会更进一步、更具体地对他人描叙“我几个星期以来都是单独一个人在家,身边没有一个朋友,手又受了伤,又没有人关心”如此等等,其实人们在做这些解释的时候就是对自己感受的一个论述过程。作为旁听者,他只有把自身置于论述者所描绘的情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论述者所体验到的那种独特的情感状态。这时候他的情感才能为人们所同情、所理解,这就好比数学上的那些定理一般,我们在接受某一定理之前常常要考察其论证过程,否则我们就不会对它产生真正的信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诗歌的本质或者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家以某种材料为载体并应用这些材料最大限度地把自身体验过的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全面、客观地表达出来,并能让他人能同样限度地理解和感受到它。那么要如何表达呢?于是我们就必须探讨和熟习从古到今、古今中外那些最伟大诗人的表达手法。只有向这些伟大的诗人学习,我们才能把人类的整体文明推得更向前去,我们才不至于犯一些低水平的、重复性的错误。荀子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伟大的集科学和哲学于一身的牛顿说过同样喻意的话,“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我常常疑惑于中国的诗歌和西方诗歌之间的巨大异同,并苦苦思索不得答案。在茫茫迷雾中长期寻找答案的我突然发现了一把钥匙,打开迷宫的钥匙,通过它,我才得以打开东西方之间这道厚厚的、从没有打开过的差距之门。那么这把钥匙到底打开了什么呢?回答是:对生与死的不同思维和态度决定着中国和西方的诗歌乃至艺术的区别。中国哲学主流的源头大致可追溯到老庄思想,而其中又以庄子哲学最为系统和宏大。在我看来,他的哲学最伟大的贡献是对生与死这一根本矛盾的独特解决,这一解决措施是人类历史上对生死问题作出回答的最为伟大的尝试之一。在他看来道是万物的根源,万物生于道,最后又必将归于大道。于是就有了“道――万物――道”这么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在《齐物论》中,无与伦比的庄子对这一哲思有着极为生动、有力又充满诗意的论述。这样生与死这一矛盾被巧妙地解决了。宇宙是一大熔炉,万物在其中沸腾、翻滚最后以某种形态被铸造出来,而人只是其中无数类别中的一种,是整体的一部分,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决定和作用着中国人。综观中国文人,还有那些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西语论文题目,他们很少把目光投向那被西方人认为是虚无、空洞的死之彼岸,而是把焦点放在了现实的此岸。这一点在中国的山水画中最能得到体现,中国的山水画往往强调和谐,以山水为主,人仅仅是一种点缀,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西方的哲学思想自柏拉图以来就认为在人的理智之上有一个更高的存在,人类位于万物的最高层,人类是宇宙的目的和意义。基督教文明更是如此,基督教强调的是天国与末日的审判,它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同时灵魂是永恒存在的,这类主体的文化不是建立在思维之上而是建立在思维之外,它们不可能被理解只能被信仰。但人性又是多么依赖于自身的理性啊!以至19世纪的存在主义先驱克尔凯郭尔说道:“人类最大的悖论是试图用思维去论证不能被思维到的存在。”一语道出了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关系,那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我们还可以很好地从文艺复兴运动中发现这一矛盾是怎样进一步演化成最为激烈的现实斗争的,这一矛盾的斗争不可避免地作用和表现在诗歌创作中,我们几乎很容易就可以在西方的任何诗人的作品中发现对死亡的思考和恐惧!由此我们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之间主题的异同,那就是:中国诗歌习惯表达的是现世的志向、爱情,还有一些社会的运动,再就是一些由现实的得意和失意所勾起的情绪和感情。我们可以举一些为人所熟知并有典型性的诗例,如曹操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驾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有着深沉死亡意识的诗歌最后矛盾的化解依然停留在了现世,希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反抗可怕的死亡所带走的一切;还有李白的《将进酒》开题的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此寥寥两句即把生命的实质表露无遗并由此所激起的情感反应就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撒尽还复来”,这类有着痛苦消亡意识的诗歌依然是通过现世的消极或者积极方式进行解脱的,更不用说其他诗歌了。如杜甫、白居易、李清照和苏轼等等这一长长的名单上的人物,他们大都只停留在一个时代、一时的失意和相对来说比较狭隘情感的表达,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进入,中国人才打破那已有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局限,他们的诗歌充满了对死亡的拷问、对孤独个体存在的感受等等,如二三十年代的冯至的《十四行诗》到当代的海子就是这一改变的具体表现。而西方诗歌则习惯于表达人类对死亡的思考和恐惧并由此歌颂、追寻某种不为死亡所带走的永恒存在,他们表达的主题因此往往带有某种普遍性和永恒性,死亡、爱情、自由和英雄是他们最喜欢也是最擅长表现的。我们常常能在莎士比亚的著作中发现不绝于眼的死和存在之主题,如《麦克白》节选中的:“入土的道路/熄了吧,熄了吧/短蜡烛!人生只是个走影,可怜的演员/在台上摇摆了,暴跳了一阵子以后就没有下落了/这是篇荒唐故事,是白痴讲的。充满了喧嚣和骚动,没有任何意义。”再如其戏剧中普洛佩斯罗台词:“热闹场结束了。我们的这些演员/我有话在先,原都是一些精灵。现在都隐去了/变空无所有,正像这一场幻象的虚无飘渺/高耸入云的楼台、辉煌的宫阙/庄严的庙宇、浩茫的大地本身/地面的一切。也就会云散烟消/也会像这个空洞的洋洋大观/不留一丝的痕迹。我们就是,梦幻所用的材料,一场睡梦/环抱了短促的人生。”更不用说以后的如索德格兰、爱伦坡、布莱克等等长长的一串名单了。同样上述的那对根本矛盾也决定和作用着中西方表现手法不同和区别。我在这里把中国诗歌的表现手法称为“偏重被动的表达”,而称西方的表现手法为“偏向主动的表达”。主动和被动这一矛盾两个方面的性质差别对中西方表现手法的对诗歌造成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让我们先从中国诗

歌方面进行考察吧。中国诗歌常常喜欢写意地刻画某种情景,西语论文题目,并由此情景烘托某种情感。如柳宗元的那首《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刻画的是一种孤独而不寂寞,人与自然相容,悠远而深沉的情感。但全篇不带一点感性的描写,很难想象这样的一种情感和哲学思想要是让西方人来写将会是一种怎么样的场景。这首诗很好的显示了中西方表现手法上的根本区别,即中国人常常喜欢用材料来烘托、渲染情感,这时候由情境决定了的情感相对来说比较温驯、含蓄和安静。这些是只要对中国诗歌有所熟知的人都能发现,以至于像奥古斯都《忏悔录》那类个体的内省、忏悔、矛盾和追寻的精神运动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而西方诗歌的表现手法常常是由情感的不安的运动所决定,他们的情感是激烈运动的、是不安的、是追问的、是探求的,所以他们的表现手法总体上说比较多样和丰富,或夸张,或拟人,或比喻,或直白等等的统一应用和穿插,他们是情感出于自身运动的需要而主动去寻取载体的。如莱蒙托夫的《帆》,诗人让自身情感内化为一只帆船,于是情感的运动有了载体,情感在运动,帆在追寻,追寻一种最高的存在,而随着帆对已有存在的不断否定,最后在不断否定中肯定了一种“仿佛只有在风暴中才能得到安宁”。还有被称为俄罗斯太阳的普希金在《致大海》中,诗人要表达的是由于对已有平庸存在的不满和压抑,于是痛苦地追寻和歌颂英雄人物。但最后又在失落中结束了全诗,这首诗表现手法不管是内容还是措施都堪称典范。很难想象这样的诗中国人能用惯用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唯一的例外就是天才的、神一般的李白了,他的那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致大海》不管是主题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着惊人的神似,可以说这种相似性是由于一种例外,个性的例外。他的个性几乎独立和例外于中国的民族个性,甚至是背道而驰。这正好印证了赫拉克利特的那句箴言:“性格即命运”。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越是伟大,他就越能超出整个时代、国家和民族,甚至超出整个时空,游离于流失之外。可以说伟大的诗歌永远是自然运转的高贵精神,他们不去刻意寻找表达手法,而是让表达手法主动找上门来,就像蜜蜂无法抵挡花儿对它的吸引一般,在这些伟大的艺术家眼里,世界如此生动、深刻而灵动。以至于无一物不具生命和个性,他们的创造好比女子的生育,十月怀胎好比情感的酝酿和积蓄,一朝分娩就好比著作的诞生,而她们是不会知道自己是怎么生育的。据说柯勒律治在《忽必烈汗》写成时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而关于那些庸俗的所谓的诗人来说,世界是如此单调,既没有生机也没有韵味,甚至谈不上痛苦,更不用说具有生命的灵动。他们写诗不是出于精神上的需要,而是出于人世的单调、无聊和可怜的虚荣,他们往往事先想好一个观念,然后在自己那乏味的、纷乱和骚动的生活体验中寻找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生硬的合接,在他们的诗中我们发现不了生动的精神,他们只是让各种观念和情景不断地刺激自己的情欲和感受,对一个有洞察力的人来说。一瞥之下就能发现隐藏在那些奇怪、怪异、华丽的辞藻之下那些渺小、可怜而又狭隘的灵魂。向最伟大的人物学习吧!诗歌的本质既不是语言、也不是措施,而是伟大的、不为时间所磨耗的精神。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