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西方绘画在文化哲学背景以及外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异同,如何理解这些异同的产生,如何在现代文化背景下进行互相学习交流,达到融会贯通,是许多艺术家们长时间以来的追求。关于中西方绘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略论思考,有助于在对两种绘画形式进行现代化发展和认知扩展上树立坐标,形成理论认识的高度,为绘画现代绘画实践活动做出正确指导。通过这样的比较,理解中西方绘画的思想脉络;了解中西方绘画创作的基础、方式和格调;明确各自的特点,能为艺术创作理清思路。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造型;神韵;线条;块面;色彩 中国与西方各国相比较,由于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的异同,在艺术领域自然存在着诸多不同,长久以来,人们关于中西文化的比较探讨一直抱着非常大的热情。我们怎样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去保持和发展中华艺术,中西方艺术比较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美术是文化中最具有民族特性,最能代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分支之一。虽然有西方世界一直对中华古代文明不甚了解而颇多微词,但是关于中国美术却一直受到世界的追捧,乃至大名鼎鼎的毕加索也对远到巴黎求学的张大千说:“在这个世界上谈艺术,第一是中国人有艺术!”这话固然是一家之言,但是众多西方美术大家对中国美术的肯定和推崇却能从中窥见一斑。 西方社会的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取代之后,美术著作也被打上了商品的深刻烙印,与同时代的中国美术著作相比较,自然显得更注重买家的或者订购者的品味,与中国文人画“聊以自娱”,抒发个人情感的创作目的迥异。可以说,西方的美术著作创作目的更现实,受此目的的作用,故创作手段、技法也较平实,追求大众的认可,以期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西方的美术著作追求的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如实反应,所谓“形似”。 从吸引大众欣赏者的角度上来说,这种材料是非常成功的。当然许多西方的绘画大师也无数次提出应该从所绘人物的表情、动态来反应人物的内心活动,西语毕业论文,如俄罗斯著名的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绘画大师列宾的大作《突然归来》等,都忠实地实践着这样的艺术理论;荷兰的伟大艺术家伦勃朗的许多许多著作也体现了艺术家的风骨。但是关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关于所创作对象气韵风骨的表现,还是中国美术理论及其创作谈论最多。中国美术在其发展最初大抵也是追求形象的逼真的,所以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典故。中国美术一直在形与神的问题上进行研讨。随着古代文人画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大写意绘画形式的发展,中国绘画强调所描绘之物的气韵、精神、以及借助对象来抒发作者个人情感抱负的创作理想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倘若画作特别忠实于对象则被认为“媚俗”而评价为格调不高。中国绘画大家说绘画“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中国绘画的最高标准在似于不似之间。郑板桥“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心中之竹”是这一绘画理论的更清楚明晰的阐述。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曾经说过,自己作画的目的不是博取别人的欣赏称赞,完全在抒发自己情感“聊以自娱”。这样的绘画理论对其后的中国绘画从理论到表现手段,绘画技艺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作用。 在任何一项艺术实践的构思活动,都需要借助于某种哲学观念或者世界观来指导。中国绘画大部分的描绘对象是自然。这并不是说绘画中不关注人本身,而是以一种更含蓄委婉的方式关注人。关注的不是人的外形体貌特征,关注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人的灵魂。绘画艺术最大的目的并不是模仿或者再现自然,而是表情达意。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在道家以及禅宗思想的熏陶下,体会到人是自然中的一部份,是渗透在自然中的,即所谓:天人合一。他们所表达的,并非自然现实,而是外界自然的内化,是将主观思想融入自然而后升华的自然,是艺术家个人情操道德以及智慧修养的体现,是优化了的自然。1这个也许就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在中国的画家看来,没有情感的审美对象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画家在表达这种对象与自身修养的契合的时候,不仅仅是美的创造者,同时,他们自身也陶醉在自己的创造中,是著作的第一个享受者。绘画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发挥技艺,更重要的是抒发情感,在感动观众之前感动自己。这样的境界不可谓不高!中国绘画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画得是不是忠于对象的外在造型,而是对象蕴含的某种精神特质,是画家自身思想与对象产生的共鸣,是绘画的表情问题。内向的人有更多的心理活动。这是自然界的平衡法则。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画家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模拟和再现自然,而是反映我心中的自然,是外界物体在我心中的表达,是审美的客体的内化,以画家所需要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代表了画家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画家的自觉意识更强。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画家要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事物,或者按照事物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去模仿事物。2可以从这样的描述可以看出,西方绘画开始的目的就是模仿自然,是再现。从这个目的出发,衡量绘画优劣的标准就是是否与对象近似。西方的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光学,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发展,把绘画自然引向了一个讲究立体感,真实感的方向。中世纪后期西方世界或多或少的受到来自伊斯兰教的现世享乐主义思想,或者可以说是某个层面上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刻作用,对绘画主体的人本身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所以在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绘画的主要对象选择了人本身。当然,文化有承袭或者延续的特性。西方世界大多继承了古代希腊的绘画思想以及审美观点,勇于从一种审美的角度来欣赏人体本身,从各个角度来讴歌人体本身的美,以及进一步来表达对人类力量的颂扬和崇拜,这是西方人定胜天,人类为万物主宰的世界观的体现。西方各种美术形态均是围绕着建筑所展开,所以西方的美术著作一直受到建筑学的作用,格致规整,讲究一种精确的科学的态度。西方的画家关于绘画的学习,大多从素描开始,一开始就强调必须了解物体的结构、体积关系,“知其所以然”。从一开始,西方绘画著作就一直力图真实合理地表现物体与光影的关系,直至印象派的产生,西方绘画著作关于自然对象的描绘终于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说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中国的各种美术则是与中国的书法艺术有紧密的联系的。中国文字许多是象形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是一种抽象的视觉符号,中国文字的书写,强调的是气韵生动流畅,整理艺术效果动人,而并不追求每个字的规矩合乎规范。而且从一开始,中国绘画就受到了中国书法的深刻作用,所以中国的各类美术大多不推崇造型的绝对精确,有时候甚至能为了达到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大胆地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著作中总充满着一种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色彩和奇妙的想象力。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和艺术理念走到极致也就走进了一条死胡同。西方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作用技术的发展,使得一直以精确再现为艺术标准的西方美术重新寻找自己的出路,而近代中国国势凋零也促使中国的艺术家们不断审视自身。于是,西方现代艺术开始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学习借鉴,而众多的中国美术家们也开始了向西方的学习。东西方的互相融合与取长补短,成为一种潮流。 中国传统绘画大多数采用的是黑白的水墨,少部分用一些矿物颜料渲染,而且颜色也不是为了在线物体的真实颜色,而是具有强烈的指示意义。所谓“大象无形”。与颜色的简练和指代相对应的是线条的丰富多彩。一部分是由于中国绘画与中国的书法艺术的渊源关系,另一个方面是由于中国绘画的抽象性和被赋予的超越绘画本身的深刻的内涵,而线条这样的形式语言正是在这种抽象以及包含意义广博的特点上于人们的要求达到契合,所以被充分的利用。西方绘画大部分的时候所采用的是以油或者胶作为介质的油画颜料。油画的特点是颜色鲜艳,西语专业论文,能较好的反映对象的真实程度,同时,也能收藏一定的时间。 希望通过关于中西方绘画的比较,略论中西方绘画的思想脉络;了解中西方绘画创作的基础、方式和格调;明确各自的特点,能为艺术创作理清思路。艺术,特别是美术著作的意义是为了愉悦人、教化人。艺术著作能唤起人们一定的联想,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愉悦精神的同时发人深省。在这一点上,中外艺术的起点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异同,中外美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异同,若能将外在的表现形式予以合理梳理归类,归纳出共同的文理脉络,必将对美术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启亚.《中国画的灵魂哲理性》,文物出版社。 [2] 杨身源、张弘昕.《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3] 俞剑华注译.《中国画论选读》,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