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理论是世界诗坛的一支奇葩。现代英美意象派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学意象理论的作用。本文在肯定中西诗学意象和会贯通的同时,着重从中西哲学思维方式对中西诗学意象的作用进行略论研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西意象;哲学思维;差异比较 一、中西诗学意象渊源踪迹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但是它却没有一个明确而固定的涵义和规范一致的用法。诸如:在古代,有些意象是指意中之象,即意念中的形象(刘勰、司空图等);有些是指意和象,即意和象、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王昌龄);有些等同于境界,即人境之外的境界(姜�);有些是指艺术形象(方东树等)。从上述古人的用语观点中,我们可以理出这样的理据:意象最基本的存在要素是象,是物象。诗人在物象的基础上注入赋予自己的主观思想情感、审美理念、人格情趣等因素以后,就形成了诗学意象。中国古诗中的意象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涵量大、韵味深,体现了物我一体,水乳交融的意境。 1914年,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兴起了意象派诗歌运动。英美意象派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作用,英美意象派诗人把东方的诗艺(如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俳句)与西方经验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同时借用现代绘画和雕塑技巧,直接描写客观事物,采用乐句的韵律,不用呆板的节拍。英美意象派诗歌虽有用最简明的语言对几个意象进行白描,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的特点;但也存在容量不大,涵量肤浅,缺乏立体感和思想力度的不足。 二、中西诗学意象相异相同的哲学思维探索 (一)中西诗学意象的和会相通之处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文学之母,它是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外化的过程,这个外化的过程既是“意与象俱”的意象构造过程,更是“思与境谐”的意境营造过程。中西诗歌同为诗,同为诗学意象,从根本上是有其和会相通之处的。主要表现在: 1、两者都存在着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契合交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云:“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意为诗人在创造活动中“心物交融”,“情景交触”,达到内意与外象契合交融的境界。西方意象派诗歌运动领袖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一刹那间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情感的复合物”。 2、两者意象都有叠加并置现象。 因为,意象是诗歌创作的焦点,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有意象就有诗味,无意象就无诗味。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如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而庞德《诗章》中的诗行:“Rain; empty river; a voyage. (雨,荒江,旅人。); Fire from frozen cloud, heavy rain in the twilight. (冻云,闪电,豪雨,暮天。)”中西诗歌意象叠加并转现象由此可见一斑。 3、两者诗歌语言都讲究简洁凝练。 我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等等,就是对诗歌创作中的炼字所作的理论概括。“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以动态写静态,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美好享受。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的“见”字体现诗人采菊时,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而英美意象派诗人“绝对不用无助于表现的词语”;庞德也说“与其写万卷书,不如一生只写一个意象”。庞德的《地铁车站》,初写是20行,半年后缩减为15行,一年后凝炼为两行: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地呈现);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总而言之,中西方诗人在创造诗歌的过程中,对语言、意象、意境和风格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循。 (二)中西诗学意象的分歧异同之处 虽然中西诗学意象有着和会相通之处,但是,由于东西方民族习俗、哲学思维方式等的作用,也存在着不少的分歧异同之处。主要表现如下: 1.中西诗歌“意象”之旨:中方以“意”胜,西方以“象”胜。 中西诗学意象概念中,都含有“意”与“象”两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虽然两者都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意与情志,但是中国古典意象理论强调的是“意”: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庄子》)。象关于意,只是从属的地位。英美意象派则偏重于“象”:意象是“一刹那时间中理智与情感的复合体”,“意象本身就是语言”,他们坚信客观、明晰而具体的意象包容一切,提倡“直接处理事物,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强调客观性,要求“客观再客观”。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土地和农业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命脉所寄,因此,中国人常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的一体,主张人与天地万物融合贯通,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宇宙哲学观。从中国先民小农经济意识、《易经》六十四卦、儒道两家自然与人性论、董仲舒”天人感应”、理学家理气论到两汉宇宙论、魏晋玄学、佛教本体论直至宋明理学体系,形成了中国的有机整体性思维方式。认为人与自然应是“物我一体”,自然有我心,我心有自然,使客观主体化,自然人性化,达到情景交融,情感与理性合一。与中国文化天人交贯、物我一体、主客交融的天人和谐思想相反,西方文化强调天人对立、征服自然,从柏拉图“主客二分”思想、培根实验科学论到笛卡尔二元论世界观直至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西方形成了略论性思维方式。略论性思维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两者分离、对立起来;排除主观因素,强调客观性,使客体客观化,“物事物,我是我”,物我二分,以客观和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追求的是认识的客观有效性。 2. 中西诗歌“意象”之形:中方以“朦胧”胜,西方以“精确”胜。 中西思维方式存在有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之分。中国的悟性思维借助形象,应用直觉、灵感、联想、想象等思维形式,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构成有条有理的知识。悟性思维强调思维主体对客体对象或主体自身的本性与内蕴的直觉洞察和领悟。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虚虚实实,朦朦胧胧,欲辨难明。在悟性思维方式的导引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形以“朦胧”胜,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水乳交融,虚实相生,物我难分;其次是意象隐秀含蓄,意蕴幽远,神韵悠悠。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西语论文网站,充分应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去咀嚼体味那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情思和意趣,即真正领会到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艺术真谛,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西方的理性思维借助逻辑,应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探究、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客观性、略论性、确定性等特征。西方人的理性思维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程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理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因此思维方式带有精确性。英美意象派诗人意象派诗人认为精确是对所写的东西高度精神专注的产物,在创作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精神专注,对“事物”进行直接处理,杜绝抽象概念的侵入。“精确”地呈现给读者的物体感受恰似诗人写这首诗时,物体在诗人头脑中呈现的那个样子(陈良运,1991)。意象派侧重的是象中之感,追求意象的硬朗清晰之美,强调直陈客观、求真求实、“精确”地描摹事物而不加任何解释或评论,创造硬朗清晰与严谨的诗歌。
3. 中西诗歌“意象”之言:中方以“模糊”胜,西方以“精确”胜。 中国人的模糊性思维使中国人在汉语语言表达上,只讲究“设象喻理”、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缺乏略论实证和逻辑推理,描述事物不甚求其精确、清晰,往往带有朦胧、粗略、笼统甚至是猜测的成分。而作为中国人思维的主要工具汉语,经常采用意合法,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正是汉语具有象形会意、语法自由超脱、词性灵活多变,加上诗人思维的意向含蓄,因此,中国古诗的创作极富语言简洁而凝练、意象紧密而高远、意境空灵而幽远。从而达到古诗所追求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艺术境界,真正体现出中国古典诗歌朦胧、曲幽、空灵的“模糊美”。而西方的精确性思维使西方人在英语语言表达上与汉语有以下不同的特征:英语经常采用形合法,英语语法呈现略论性、清晰性,以形驭意;英语的组织形态表现为空间核心框架;英语是“法”治语言,有着极强的系统规范性,但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汉语言相比,英语语言使用各种形合手段限制多义现象,用词造句遵守严格的词法和句法,构篇成章服从逻辑推理规则,西语专业论文,模糊性较小,歧义现象较小,精确性较高。意象派诗歌创作的语言运筹所受的限制过多,简直就是带着枷锁在跳舞,诗歌的自由度、想象力难以与中国古诗媲美。至于中国古代诗歌中严谨的平仄对仗、合辙押韵,更是英语语言所望尘莫及的。 四、结语 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意象派诗歌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作用,中西思维方式呈现出整体性与略论性、悟性与理性、模糊性与精确性的不同,继而在诗歌创作上显露出意象之旨的“意”胜与“象”胜、意象之形的“朦胧”胜与“精确”胜、意象之言的“模糊”胜与“精确”胜之别趣。正是由于中西诗学文化意象异同的存在,才使得世界诗坛之花争奇斗艳,丰富多彩;才使得世界诗歌文化呈现出冲突、互补、共存的循环互进历程。 参考文献: [1]李小平.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探讨[J].中州学刊.2017第1期(总第175期)。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探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 [3]左飚.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3。 [4]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7。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