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哲学的基础上对汉字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了宏观的比较,指出它们在结构、形体、空间模式、表意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旨在理论上有所发现,能够更加深入地展开文字的比较探讨,更期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对比来阐发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汉字;西方拼音文字;比较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7)-18-0081-01 一、中西文字概述 众所周知,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为记录语言而服务。语言是用声音区别概念的符号系统,如果没有书面记载,语言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或消失,而文字正好打破了时空对语言的限制,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了语言的声音符号,所以有的学者说,跟文字比较而言,语言本身是所指,而文字是语言的能指。 文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这三个阶段十分漫长,是文字从图画线条逐渐演变成现代文字并能完整、全面地记录语言的一条轨迹。文字最先起源于图画,以简单的图画或是线条勾勒实物的外形,因为受农业社会作用,所以那些图画文字跟农业密切相关,还有一些人们日常可见、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如汉语中“水、日、牛、鱼、月、山”等等。起先,这些图画象实物之形,所以也称为“象形文字”,但人们发现很多思想和观念难于用图画来描摹,所以图画文字逐渐演变成简单的线条,已经改变了实物之形,甚至用任意的声音来表示各种意义,这就是意义和声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汉字就属于这一类。但是,纯表意的文字毕竟是有限的,它容易加重记忆负担,也不利于传播,相比之下,声音不会打乱文字表意的系统,也能记录更多的语言符号,容易传播,所以文字又逐渐向表音的方向发展。印欧语系诸语言都是表音文字,即记录屈折语的拼音文字,很多黏着语的文字也表音,如韩语、日语、越南语等。中国的汉字比较特殊,它是语素――音节文字,声音和意义相结合,这也符合汉语意合的特点。 二、汉字“观物取象”,西方拼音文字表音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汉民族思维和交际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系统。”汉字从产生之初就走上了表意的道路,从象形、指事到会意、形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它始终都没有抛弃表意的成分。图画是象征性的,它描摹的是客观实物的外形或是轮廓,如以弯月的形状代表月亮,以不同的头角代表牛和羊,以车轮的形状代表车,以水纹的线条代表水等等。在指事字中,特殊符号更能体现汉字“观物取象”的特点,会意字跟指事字有着同样的思维特点,它所表示的意义也是合成的,如两个人走在一起就能表示“从”字,而三个人叠在一起就能表示“众”字等等。 根据世界语言的分类,记录屈折语和黏着语的都是拼音文字,如印欧语系诸语言大都由拉丁语分化而来,有丰富的外部形态变化,所以记录它们的文字就能以形态变化反映语言中语音和句法关系的变化,所采用的就是拼音文字,即以拉丁字母的组合表示音节,能准确地读出发音,表示的就是语音的面貌。如英语中的“women、men、children、doctors”等。概括地说,西方拼音文字采用拉丁字母的组合表示语音面貌,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等都是由拉丁语分化而来,虽然字母的组合及形态变化不尽相同,但都是如实地记录语音特征,表现语音面貌。 三、汉字平面铺排,西方拼音文字线性展开 汉字俗称方块字,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笔画和部件,笔画是指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的连笔单位,部件是指由笔画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汉字从产生之初由象形到形声的发展和演变就是汉字由图画线条逐渐演变为横、竖、撇、点、折五种基本笔画的过程,线条越来越清晰,笔画越来越简单,因为象方块之形,所以方块字由此得名。在用汉字记录汉语时,方块字占据的是书面的空间位置,所以是平面铺排。因为汉字的每个字都是方块之形,字与字之间没有任何牵连,所以可以直接相连,如“我是中国人”、“他叫李辉”等等,汉字直接相连,记录了汉语在时间顺序里的流动性。 相比之下,西方拼音文字表现出不同于汉字的特点。印欧语系诸语言大部分都采用拉丁字母的组合来表示音节,拉丁字母虽然也有形状的区分,但它不象汉字的笔画那样清晰可辨,它也没有汉字的方块结构特征,所以西方拼音文字在书面上采用分词连写的形式,象一个链条,每个单词代表一个链节,呈线性展开。虽然印欧语系诸语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变化,如语音变化、词的形式及句法结构形式等,但用拉丁字母来记录语言这条基本准则并没有改变,有的单词在线条上变短了,有的变长了,但这没有从根本上作用拼音文字线性展开并分词连写的规则。从根本上来说,汉字的发展历程体现了逐渐简化的趋势,而拉丁字母本身并没有变化,它也没有汉字那么复杂的笔画和部件搭配。 四、汉字重意象与平衡,西方拼音文字重语音连接 汉字是汉民族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反映了汉民族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对世界万象的理解首先是图象化,即把观察到的事物用抽象概括的图象和线条描摹出来,这中描摹不是具体事物的还原,而是汉民族对事物外形的内在逻辑理解。 汉字呈方块之形,所以也称为方块字,除了在逻辑意义上有意合的特点之外,汉字在形体上还注重结构的平衡。这种结构的平衡跟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密切相关,尤其是建筑的布局,每个汉字都象是一个平面的建筑,如何布局,如何匀称得当,这都是汉民族创造艺术的独特手段。 跟汉字不同,西方拼音文字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它们大都采用拉丁字母的组合来记录音节,在语音拼读上按线性自然连接,更能表现出语言符号的链条性。在书面上,拼音文字采用分词连写的形式,即单词与单词之间有明显的间隔,以表示字母组合所记录的不同音节。 综上,本文从总体上比较了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的差异,汉字是音义结合,而西方拼音文字表音,在结构和形体上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课堂教学,有关汉字的产生、演变与发展及结构、形体等方面的探讨都显得尤为重要,这关于了解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及文化特点也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3页. [2]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 ,西语论文范文,西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