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北京。通红通红的灯笼,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宵节。挪威王国驻华大使携夫人来到保利剧院,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的一场中西合璧的生态文化盛会――“呼唤绿色中国”专题晚会将在这里上演,由此拉开了本年度中外文化交流的序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中外艺术家联袂 演绎环保话剧 “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时刻,建设一个与环境相和谐的新文化,是和建设新制度同样重要的事情。环境文化无国界,环境事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环境文化的广泛传播。在这一领域,中国需要和在环保方面表现卓越的国家有更多的交流、学习和借鉴。此次与世界银行和挪威王国的合作,就是中外环境文化交流的成果。”演出开始之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致辞时这样讲道。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也发来致辞表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利用中西方最优秀的“艺术宝藏”,表现出人类艺术在推动环保事业需要的奉献和参与方面所能发挥的强大作用影响。 由挪威剧作家比约恩,海默尔先生根据易卜生的原著精编而成的音乐话剧《人民公敌》,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奏出的沉重乐声中拉开了序幕。剧中主人公斯多克曼医生,从兴建中的疗养区矿泉里发现了危险的传染病菌,他希望在媒体上公布这个发现并主张改建矿泉管道,而疗养区小城市的居民却都依赖矿泉为生,无论是医生的发现还是改建管道的建议,西班牙语论文,都会让他们的利益受损。因此,从市长到报界到房主,有产者与无产者都联合起来抵制医生,甚至宣告他是“人民公敌”。最后,斯多克曼医生孤独地离开了。离开时,他说:“世界上最强而有力的人就是最孤单的人。”此时,竖琴的声音由近及远,一下、一下、一下……敲打着人们的心灵。 挪威王国驻华大使馆大使赫图安说:“《人民公敌》可能是最早研讨环境问题的话剧,虽然它更侧重于政治层而。但令人遗憾的是,话剧中所描述的情况至今仍旧存在。”挪威作曲家艾文德,索拉斯特地为《人民公敌》谱写了背景音乐。当被问及是什么启发他谱写了这样的背景音乐时,他回答:“精神和物质的污染阻碍了人们拥有自由和实现自由。这就是当前的现实状况。我试图通过音乐来描述它。” 著名演员韩童生、冯宪珍、王玉宁、李金哲等担任了这部话剧的主演。其中,韩童生将斯多克曼医生的正义和无助刻画得惟妙惟肖,王玉宁又把印刷厂老板的摇摆不定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观众称道不已。饰演市长的冯宪珍与剧中弟弟斯多克曼医生的激烈争执更是将整个话剧推向了高潮。 多媒体双钢琴 合奏交响乐 正当人们还沉浸在话剧《人民公敌》激烈的冲突中,钢琴协奏曲《黄河》那熟悉的旋律如暴风骤雨般席卷了全场。《黄河》的风起云涌、跌宕起伏加上《基思・埃默森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急促紧凑、低沉厚重烘托出了多媒体双钢琴协奏曲《呼唤》的三个乐章:自然的孕育和美丽、自然的威胁和破坏、自然的愈合和恢复。国际著名青年女钢琴家陈萨担任第一钢琴演奏,音乐艺术史密斯担任第二钢琴演奏。 伴随着音乐,大屏幕上出现了奔腾的黄河、秀美的山川;进而是断木满地,洪水、泥石流肆虐,污水、垃圾、浓烟横行;终于,人们觉醒了,开始注意呵护地球家园了,祖国的大山江河重又生机盎然。这部影片囊括了导演刘登立20多年来搜集到的环保影像资料,由环境教育媒体项目和世界银行共同制作而成。 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当年,一曲《保卫黄河》激起了多少勇士为国捐躯的壮烈;而今,《黄河》的曲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保卫黄河,保卫我们的家园不再受污染的侵袭和伤害。 协奏曲在《东方红》那充满生机的旋律中进入了尾声。观众们热烈的掌声直到演员二次谢幕还无法停息。 为了感谢观众们对演出的喜爱,指挥家泰尔杰,密盖尔先生再一次拿起指挥棒,中国国家级交响乐团的演员们再一次拿起手中的乐器,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轻盈的乐曲从每一位演奏者的指间流出,流入每一位观众的心里。指挥家泰尔杰・密盖尔先生潇洒地挥舞着他的指挥棒,仿佛正描绘着一幅美丽的绿色的蓝图。 散场后,很多观众迟迟不肯离去,三三两两地聚集在大厅里讨论着晚会的内容。一位观众说:“去年,我就看过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出品的《圆明园》,很不错。这一次,说实话,有点沉重。本来是要拯救大家的,转眼却变成了‘人民公敌’。医生最后的话给我的印象很深,看来要想搞好环保,牺牲是在所难免的。”另一位观众也凑上来说:“牺牲是肯定会有的,不过也没那么悲观,不是还有‘强而有力’嘛!我倒是很痛心现在的环境状况,你看大屏幕上放的影片,有音乐那么一烘托,越发让我觉得时间是如此地紧迫。如果用抗战的时间就能够挽回现在环境污染的局面,那《保卫黄河》也不白唱一回呀!看来,把这个协奏曲的名字定为《呼唤》是有它的道理的。”大厅另一侧,一位外国女士正在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对她的朋友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外国人演我们国家的话剧。演得好!”边说着边竖起了大拇指。 (责任编辑 元 元) ,西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