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悼亡诗的异同[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在诗歌中有一类特殊的以爱情和死亡为主题的诗歌――悼亡诗。悼亡诗是死亡主题与爱情主题的叠加。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悼亡诗的比较,略论中西方悼亡诗由于中西方的不同的文化所造成的异同以及原因。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悼亡诗;异同;原因;不同文化
  作者简介:袁丽丽, 西安翻译学院基础部英语教研室助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讨生在读。
  
  诗歌是对诗人情感的宣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着各种感情。爱情和死亡是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诗歌的永恒主题。在诗歌中有一类特殊的以爱情和死亡为主题的诗歌――悼亡诗。悼亡诗本是对逝者的追思、感怀、评价, 或表达思念感伤, 或倾注尊敬赞扬,等等。从广义上来讲, 所有对死者悼念的诗歌,都可以称作悼亡诗。从狭义上来讲,悼亡诗是指丈夫对亡妻悼念的诗歌,或妻子对亡夫悼念的诗。悼亡诗是死亡主题与爱情主题的叠加,爱情中既有甜蜜也有痛苦,然而最痛苦的却莫过于与至爱的人生死离别。逝者已去,生者痛彻心扉,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却也使爱情成为了永恒。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悼亡诗的比较,略论中西方悼亡诗由于中西方的不同的文化所造成的异同以及原因。
  对于诗歌中的悼亡诗, 中国的悼亡诗远多于、也早于西方的悼亡诗, 中国最早的悼亡诗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著作。《诗经・唐风・葛生》和《诗经・邶风・绿衣》被认为是最早的悼亡诗。但在中国古代,悼亡诗是有着特定的含义。自晋代潘岳的三首《悼亡》组诗之后,“悼亡诗”就成为悼念亡妻的专称。而词史上第一首悼亡著作就是苏轼的《江城子》,也被誉为历代悼亡诗词中的最上乘之作。从西晋潘岳开始,庾信、孟郊,元稹、梅尧臣、苏轼、贺铸、刘克庄、陆游、徐渭、李渔、蒲松龄、纳兰性德、龚自珍等三十几位文人都写过如泣如诉的悼妻诗。可见,悼亡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创下了较高的成就。
  本文就从三个方面来略论中西悼亡诗由于文化造成的异同及根源。
  一、爱情表达方式
  中西方在表达爱情的方式上大不相同。中国人重含蓄、委婉,西方人则奔放、热烈。在中国的悼亡诗中,诗人很少直接的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他们常常通过生活的细节来反映两人的深情,或者通过诗人无尽的悲伤,或者丧气后心灵所承受的创伤来反映两人的爱情。更多地,诗人常将情感蕴藏在自然景物中,以情景交融的方式来感怀。
  西方的悼亡诗与中国悼亡诗委婉含蓄的爱情表达方式极为不同。西方悼亡诗往往以热烈直白的爱情表达方式见称。这一点与西方人开放直白的个性极为相符。西方人的这种性格使得不管是关于生活还是爱情,他们都敢于表达。比如英国诗人拜伦在他的悼亡诗《你已经长逝》中写道:“我从前,今后,长期所挚爱,/ 像万物一样腐朽。/ 难道还需要墓碑来提醒 / …/ 一直到最后,我依然爱你 / 正如你对我情深 / 悠长的往日,你始终如一 / 如今更不会变心 / 死神把爱情严封密罩 / 岁月冻不冷,西语论文网站,情敌偷不掉 / 谎言也断难否认。”
  在诗中,关于死去的爱人,拜伦用了“从前,今后,长期所挚爱”的炙热字眼形容,最后又说“我所眷恋的已化为泡影”,突出了诗人无比沉痛的心情。直白炽热的语言不但表明了诗人对爱妻执著深厚的感情,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观能穿越生死的距离,正如是诗人所写“死神把爱情严封密罩/ 岁月冻不冷,情敌偷不掉”,他把爱情作为人生的信仰,这种信仰超越了生死的界限,获得了永恒的价值。
  从以上略论可知,西方悼亡诗关于爱情的抒发绝大多数是热烈直白的,而不像中国诗人那样委婉含蓄,更不会像中国诗人那样将爱情深藏心底。这就构成了中西方悼亡诗爱情表达方式的显著异同。这正是由于中西方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及文化决定的。
  二、悼亡诗的内容
  1.意象
  中国悼亡诗的意象选择和典故应用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 即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 如平淡无奇的家庭琐事,多是诗人妻子生前活动的闺阁庭院中的种种物象。如元稹《造悲怀》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还有潘岳《悼亡诗》之一“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等等,这些都是以亡妻生前的有关生活小事作为诗人情感寄托和书法的意象。
  这些意象的选择是有其社会原因的。这与中国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不无相关, 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尊卑有分,男女有别。在封建儒家礼教下,当时的女人大多被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和相夫教子、处理家庭内务的奴仆一般。“女子无才便是德”,故诗人要表现对亡妻的深情也只能做出如此的选择。
  而西方的意象选择和典故应用则不限于“身边事, 儿女情”,而多用幻想、想象性意象。意象的选择也较为自由、广泛、具想象力。它们往往绵延古今、心游万仞。比如托马斯・哈代的悼亡诗《逝》: “是你等候在遥远的西方/靠着那红色纹理的岩石/是你骑马奔在险峻的比尼山/恍若长颈的天鹅扬起了羽翼/然后在我的身旁羁我挽缰/若有所思地向我凝望/当生活把最美好的一瞬向我展望。”
  诗中“遥远的西方”、“红色纹理的岩石”、“骑马”、“险峻的吡尼山”、“扬起羽翼的天鹅”等,想象丰富、美丽瑰奇。诗中的美丽和面向未来的幻想是由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西方社会中,女性能够参与社会活动,地位较高,所以西方诗人在表达对妻子的思慕之情时,选择意象的范围自然较广。
  2.妻子的形象
  中国大多数悼亡诗的诗人都将妻子的角色定位为“贤内助”,诗歌中侧重突出女子的“善”。即歌颂妻子美好的品德,比如善良、勤劳、贤淑,以及与自己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同甘共苦等品德。比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妻子死后写下的悼亡诗《伤逝》中写道:“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 提携属时屯,契阔忧患灾。/ 柔素亮为表,礼章夙所该。/ 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这短短的四十个字足见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深厚情谊。
  西方悼亡诗歌颂妻子,侧重突现的是一个“美”字。不仅歌颂妻子的德美,更注重歌颂妻子的貌美、才美。诗中对妻子角色的定位不是注重伦理道德方面,而是将妻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加以美化。对外表美和内心的纯洁、高贵予以凸显。例如拜伦的《你已经长逝》中所提到的妻子的美:“你已经长逝―年轻、美艳 / 人世间谁能比拟 / 那绰约的倩影, 那绝代的芳颜”。在这里拜伦用诗句勾勒了爱人风华绝代的美。又如爱伦・坡的《安娜贝尔・丽》:
  诗中反复出现“美丽的安娜贝尔・丽”、“聪明于我的安娜贝尔・丽”的字眼,突出安娜贝尔・丽的美丽、聪慧。
  三、生死观
  悼亡诗中的死亡意义体现在死亡的情感倾向上。死亡是我们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现象, 因为中西方关于死亡看法的不同,使得悼亡诗在死亡情感在诗中的流露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悼亡诗体现出对生命和人生强烈的欲求和留恋,在面对死亡时,情感上流露出来的是无法排遣的悲伤和沉痛,未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惑。悲哀情感尤其强烈深刻。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又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两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而西方悼亡诗中,也不乏悲伤情感的流露,但是人专注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再加上基督教的作用,使得诗歌的基调并不像是中国悼亡诗那么感伤。对待比如弥尔顿的《梦亡妻》中, “她穿着她心地那样纯净的白衣, / 正如我相信我会无拘无束, / 有一天在天堂里面遇见她那样。” 诗人悲伤的同时,流露了一种安慰、一份宁静,一线希望。认为妻子死后已升入天国,短暂的生命已上升到永恒的新生,肉体原罪已被洗净,圣洁的灵魂透出一种高贵。爱伦・坡的《安娜贝尔・丽》中:“无论是遨游天宫的天仙, / 还是藏匿海底的鬼怪, / 都不能把我的灵魂和她的灵魂分开, / 那是我美丽的安娜贝尔丽。”更是在悲伤中显示了一种超脱,一种幻想的乐观。
  由以上略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西方诗人关于这个死亡和爱情主题的不同看法, 这种相异的认识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 即西方的宗教作用与中国的儒道作用是有很大关系的。不同的生死智慧孕育出不同的文化, 而不同文化的异同根源正在于生死智慧的异同。然而异同的存在并不能掩盖爱情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都是人们心灵的美好寄托这一事实,而真挚的爱情永远为人们所传诵。
  
  参考文献:
  [1] 潘宁宇,司洁.《爱的绝唱――中西方悼亡诗之比较》. 科教导刊. 2017(5).
  [2] 姚春美.《香魂一缕随风散 愁绪三更入梦遥――简论中西悼亡诗之差异》. 梧州学院学报.2017. 19(4)
  [3] 黄柏青.《中方方悼亡诗之异同及文化根源》.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22(1)
  [4] 康梅林.《悼亡深处见真情》.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4
  [5] 蒋梅玲,黄丽.《浅论中西悼亡诗死亡意义》.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3(3)
  [6] 蒋倩.《从和的对比看中西悼亡诗的异同》.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7] 刘薇.《千呼万唤总关情――几组中西悼亡诗的比较》.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2(12)
  [8] 刘包发.《文化视域_中西悼亡诗的_爱_与_死_》

西班牙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