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新闻语篇中隐喻的对比[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隐喻探讨已经从语言学转向了思维和认知领域。新闻语篇中充满了大量的隐喻表达,对新闻语篇中的隐喻进行解读能够深入理解新闻语篇背后的文化。本文以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为主题,选取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通过构建语料库和采用批评性隐喻略论措施,对比略论了中西方新闻语篇中隐喻的共通性和异同性。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隐喻 新闻语篇 中西方对比 批评性隐喻略论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为了应对这种挑战,2017年12月7日至19日,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汇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了“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一时间,哥本哈根成了全球新闻界关注的焦点。探讨中国和西方主流媒体对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新闻报道,为充分理解中西方对于此次大会的认知方式、思维特点、行为特征乃至文化异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新闻与隐喻
  西方对于“隐喻”的探讨历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传统上,隐喻被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段,属于语言学的探讨范畴。进入20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将隐喻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联系起来,认为隐喻是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对隐喻的进一步探讨发现,隐喻具有浓厚的文化属性。在此基础上,先后出现了隐喻的“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映射论”和“概念合成论”等观点和理论。①其中,较有作用力的是Lakeoff和Johnson(1980)等提出的概念隐喻“映射论”。
  正如Lakeoff和Johnson所说,“隐喻是无所不在的”,新闻语篇中大量存在着隐喻。同时,新闻是一种文化产品,有其文化责任。②新闻通过报道手段来重构、传播事实和信息,进而理解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本身反映了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认知方式。隐含在新闻话语中的隐喻必然反映了一定文化背景中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以及该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主导性认知。因此,运用隐喻的视角探讨新闻中的文化本质,具有天然的便利性。对新闻隐喻的解读有益于新闻的纪实性、事实性、真实性和主体性的理解,有助于重构和理解读者所面临的文化现实。
  新闻隐喻的探讨措施
  目前,我国针对新闻隐喻的探讨刚刚开始,但发展却十分迅速,已逐渐成了探讨热点。从已有的探讨来看,其略论措施大多是建立在新闻语料的基础上,或从文本着手,或从标题着手,进行新闻隐喻的理论略论。但很少有专门针对特定主题的新闻语篇,从隐喻的视角进行跨文化对比的运用性探讨。本文的探讨填补了这一空白。
  针对中外对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报道,本文选取具有广泛作用力的中文媒体《人民日报》和英文媒体《金融时报》作为中西方媒体的代表,采集两家媒体于2017年12月1日至31日的有关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报道作为语料建立语料库,包括中文语料库(CCC)和英文语料库(ECC)两个分库。然后依据批评性隐喻略论措施,③建构出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新闻隐喻表达内容,略论、对比其差异,进而解读中西方文化对全球气候问题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异同。批评性隐喻略论措施是一种基于语料库的隐喻略论技术,该措施旨在综合应用语料库略论、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探讨措施略论隐喻的语言、语用和认知特征,揭示话语群体的信仰、态度和感情。批评性隐喻略论措施包括隐喻的收集、辨识和解读三个过程。
  经过收集、整理,CCC包含中文报道51篇7.4万字,各类隐喻520个;ECC包含英文报道46篇,3万余字,各类隐喻547个。其中,CCC中子隐喻7个,依次是旅途隐喻、战争隐喻、建筑隐喻、家庭隐喻、圆圈隐喻、人体隐喻和宴会隐喻;ECC中子隐喻8个,依次是旅途隐喻、战争隐喻、圆圈隐喻、宴会隐喻、建筑隐喻、人体隐喻、宗教隐喻和家庭隐喻。
  中西方新闻隐喻的相似性和相异性
  从整体上看,无论《人民日报》还是《金融时报》的新闻报道,每篇都有大量的隐喻出现。这也初步印证了Lakeoff和Johnson对于“隐喻是无所不在的”的判断。就具体的隐喻类型来看,中西方媒体的新闻篇章中都使用了诸如旅途、战争、建筑、家庭、圆圈、人体、宴会等隐喻类型,只有宗教隐喻是西方媒体特有的,从而使得中西方新闻隐喻类型呈现出相似性和相异性共存的特征。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在认知方式上存在共通性和异同性。
  在具体的隐喻类型构成上,中西方新闻语篇中的旅途隐喻和战争隐喻都排在前列,且都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这表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长期性、艰苦性得到了两种文化的认同。建筑隐喻、家庭隐喻、圆圈隐喻、人体隐喻、宴会隐喻在中西方新闻文本中都得到了体现,说明了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历史性任务已成为人类大家庭的共识,其协同性、中心性、人格性和参与性都得到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认可。
  就异同性而言,家庭隐喻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排在了第四位,宴会隐喻排在末位;而《金融时报》则恰恰相反,家庭仅出现了7次,排在末位,排在第四位的却是宴会隐喻。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的重视要高于西方文化,认为此次气候峰会是人类大家庭的家庭事务,各方具有受约束的义务。而西方则更倾向于凸显这次气候峰会与“宴会”之间的关联,意在强调与会各方的独立身份和差别特征,以及会谈的潜在难度。此外,西方媒体还使用了宗教隐喻,反映出了西方文化浓厚的宗教传统。
  在具体的概念域使用上,中西方新闻隐喻也存在一些异同。如在“宴会”隐喻中,中文使用了“鸿门宴”、“新瓶装旧酒”、“荤菜”、“素菜”等有强烈中国文化背景的概念结构,而英文则使用了“咖啡”、“熏肉片”、“汉堡包”等典型的西方食物作为隐喻的结构映射内容。这些不同的隐喻结构同时出现在相同的隐喻类别中,既体现出了新闻隐喻的文化共通性,也印证了新闻隐喻的文化异同性。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主要新闻隐喻对比略论
  鉴于旅途隐喻和战争隐喻是中西方新闻语篇中最常见的新闻隐喻,本文着重略论这两个隐喻的具体表达,并进行中西对比探讨。
  第一,中西方新闻“旅途”隐喻的对比略论。“旅途”隐喻的基本表达式为“目的性的行为是沿着路途朝向既定目标的旅行”。在本文的探讨中,“旅途”隐喻是通过将“旅途”这一概念域的有关结构特征,如“目的地”、“道路”、“障碍物”、“旅行者”、“行进”、“停止”等内容,映射到“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这一概念域中来完成隐喻构建的。所以,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背景下,新闻语篇的“旅途”隐喻被理解为各参会方为完成会议的议题任务(目标)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旅行)。例如,CCC和ECC语料中分别有这样的句子:
  从谈判的荆棘中一路走来,哥本哈根峰会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断增大。(《人民日报》2017-12-07)
  哥本哈根不是终点,而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民日报》2017-12-07)
  欧盟主张把……谈判合并成一条轨道,试图彻底抛弃为其规定的具体目标。(《人民日报》2017-12-09)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他对此次气候变化大会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本次会议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但他也承认,过去13天的谈判进程相当复杂,进展非常艰难。(《人民日报》2017-12-19)。
  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人民日报》2017-12-19)
  Talks have so far proceeded along a “two-track” process. (迄今为止,会谈都沿着“双轨”前进。)(《金融时报》2017-12-14)

  Copenhagen then would only be a beginning.Yet Copenhagen seem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After ten days of little progress on the two negotiating tracks……(哥本哈根可能只是个开始,也似乎是开始的结束。在两条谈判的轨道上,10天的谈判只取得了很小的进展……)(《金融时报》2017-12-18)
  可以看出,汉语新闻中使用了诸如“目标”、“终点”、“路”、“里程碑”等词语以体现“旅途”的基本特点,而“荆棘”、“任重道远”等语词则突出了“旅途”的复杂和艰苦。由于多使用名词性和形容词性于此,其总体的倾向是描述,意在提醒和警示。其思维特征在于提醒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苦的过程,是从整体思维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
  而英语新闻在使用“target”(目标)、“goal”(目的)、“pathway”(通路)、“end”(结束)、“beginning”(开始)、“progress”(进程)、“track”(轨迹)等基本名词性语词以便将“旅途”域的基本特征映射到“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概念域的同时,还大量使用“move”(行动)、“reach”(到达)、“proceed”(前进)、“start”(开始)等动词性语词,凸显的是“旅途”行进的动作感,其总体倾向是引领,意在强调行动和使命。其思维特征在于指引人们投入到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行动中来,是从具体思维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
  第二,中西方新闻“战争”隐喻的对比略论。“战争”隐喻其基本表达式为“冲突性行为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战争”。在本文的探讨中,“战争”隐喻是通过将“战争”这一概念域的有关结构特征,如“战场”、“对阵”、“交锋”、“冲锋”、“胜败”等内容,映射到“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这一概念域中来完成隐喻构建的。例如,在CCC语料中有以下这些句子:
  目前的谈判正徘徊在成功和失败之间。(《人民日报》2017-12-17)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项最迫切的挑战。(《人民日报》2017-12-07)
  在这场博弈中,工业发达国家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人民日报》2017-12-07)
  12月8日,峰会刚进入第二天,谈判会场早已经“硝烟弥漫”。一些人甚至认为,这可能导致一场“传说中的气候战争”。(《人民日报》2017-12-12)
  总之,汉语新闻中大量使用了“战争”概念域中的“阵营”、“旗号”、“战略意图”、“对手”、“伙伴”、“成败”等名词性语词,以及“捍卫”、“挑战”、“保卫”、“拯救”、“鏖战”等动词性语词和“硝烟”、“火药味”、“最后一次机会”、“最迫切”等渲染性语词,映射到“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这一概念域中。这种积极性的概念映射使得“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战争”特点显露无遗,有效传达了本次气候峰会的各方利益激烈博弈的特点。
  相应地,在ECC语料中的“战争”隐喻体现在以下这样的句子里:
  …… a UN summit in Copenhagen failed to reach a deal to combat global warming. (……一次为了抗击全球变暖而举行的联合国峰会失败了,没能达成协议。)(《金融时报》2017-12-17)
  We may need allies……(我们可能需要同盟军……)(《金融时报》2017-12-15)
  总之,在英语新闻语料中也广泛使用了诸如“success”(成功)、“fail”(失败)、“allies”(同盟)等名词性语词和“break”(突破)、“attack”(攻击)、“combat”(搏斗)、“argue”(争论)等动词性语词。同汉语新闻语料一样,这反映了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博弈特征。但是,无论其名词性语词还是动词性语词,都没有汉语语篇中的丰富,而且也很少使用渲染性语词,这反映了西方文化对此次峰会的斗争激烈程度与中国的媒体存在认知上的异同。
  结语
  从以上略论可以看出,隐喻是思维和文化的反映,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语言和思维中。不同文化环境对隐喻的使用既有共通性,又有异同性。因此,对隐喻的解读是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一种有效方式。中西方新闻语篇中对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隐喻使用方式更是集中反映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中西方人民对共同关注的气候问题的认知异同。同时,从更深的层次上看,这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对相同事件的认知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而隐喻正为正确解读这一异同提供了良好的视角。
  注 释:
  ①王文斌:《西方隐喻探讨理论视点述要》,《宁波大学学报》,2017(2)。
  ②王海妹:《从跨文化角度看英语新闻中的文化误读》,《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2)。
  ③纪玉华、陈燕:《批评话语略论的新措施:批评隐喻略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参考文献:
  1.Lake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Chicago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运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83~86页。
  3.省略
  4.省略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编校:赵亮

西语毕业论文西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