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研讨《论语・子路》中“亲亲相隐”问题背后的伦理传统基础,并从“亲亲相隐”问题入手,通过西方经典典籍的比较,和以往探讨中经典问题的不同研讨,比较中西方伦理传统的相通性和异同性。关于“亲亲相隐”问题,从法学角度的探讨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本文试图从另一侧面给出不同的解释。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亲亲相隐”;中西伦理传统;异同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子为父隐,“容隐”问题在现代展现出千年文化的张力,引发了法学、政治、伦理等等方面的种种解读。但归根结底,我们不能忽略的其背后的伦理基础,或者说中国人依已形成文化心理。正如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是其文明的源头,一个民族伦理基础与传统的形成,也是其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准则。 一、“亲亲相隐”与儒家伦理传统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子关系是“家”的核心,也是当时“政治”核心。儒家伦理传统便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以“人”与“家”为基础单位,并往外推去。 (一)“人”与“家” “人”:中国古代社会的人,不同于西方概念的人。中国古代的人,是“无个体独立我”的,你无法选择出生的家庭,无法选择你的父亲。当你落地,你便是有身份的一个人,一个宗族中的血脉,你会是一个父亲的孩子,将来会是一名臣子,一个女子的丈夫,然后你成为一名父亲。“人”是以家庭中的成员角色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与存在的。 “家”: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的基础。你在这里出生,安身立命,接受教育,培育德行,人一生所有的一切都与“家”脱不开关系。“国”不过是“家”的放大。在孔子的年代左右,“家”与国是同一的氏族、部落(到郡县时代,家与国大异),家聚集才成为国。 《礼记》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所谓理想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实现,便是从身到家再到国和天下层层递进,层层推出。以“人”“家”为基础的“政”的实现,西语毕业论文,便是道德的实现,伦理秩序的维护。 由此亲亲相隐维护的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是身份的确立与秩序的稳固。 (二)“礼”与“仁” 在“亲亲相隐”众多探讨中,许多学者都在怀疑的“亲亲相隐”的合理性,很多人在思考为什么在“家”中我们一定要“父子相隐”。但不能否认的是“家”这一观念上千年来依然存在于人们理念之中。无论政治制度或是社会形式如何变化,落叶归根已经变成了基本所有中国人的内在世界观的一部分。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都与以儒家“仁”为根基所形成的伦理基础有关。 “礼” “礼”是儒家思想的目的。孔子一直信奉周礼,坚持维护“礼”。 所谓“周礼”,其特征是将以祭祀(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以血缘父家长制为基础(亲亲)的等级制度是这套法规的骨脊,分封、世袭、井田、宗法等政治经济体质则是它的延伸扩展。① “仁” 孔子为了释“礼”维护“礼”而提出了“仁”。“仁”也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 在“仁”的种种解释中,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表达,史怀哲在遗作《中国思想史》中说“非常有趣的是‘仁’这个汉字在中文中是表达着人性的意义的。它的写法是由一个人字旁加一个数字二组成,由此表达出了人必须因其与他人在一起的这种归属感来定义其行为的基本准则。”②正如上文表述的“人”与“家”,人因其家庭角色及社会角色才有其存在感以及归属感,每个人都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这种与他人联系的归属感也成为他的行动基本准则。 “仁”的基础是“孝悌”这种家庭的血缘纽带。“孝悌”通过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造起来。这是从远古到殷周的宗法统治体系(亦即“周礼”)的核心,这也就是当时的政治(“是亦为政”),亦即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③这也是儒家伦理道德得以建立的根基。 “礼”与“仁” 孔子为释“礼”,而提出“仁”,却在发展中使得“礼”与“仪制”,内化成仁,仁成为了礼的本质。 史怀哲在《中国思想史》说“与这种高度发展的以完善的风俗的形式出现的伦理相适应的是,社会真正的秩序的实现并不在于期待每个人要服从伦理的权威,而是每个人通过思考以后的自然归属”⑤儒家将“礼”“仁”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融入了血缘这种不可斩断的纽带之中,它将那些繁复僵硬的规定与抽象定义,提升为生活的自觉,人情之常。例如古代在外做官,若遇丧,必须马上归家服丧三年,这是政治维护人之根本――血缘,也是反过来维护政治自身。宰我曾质疑过,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儒家思想,从一开始提出就与西方侧重不同,关于儒家来说“实用理性”是更为重要的,不重视纯思维的思辨,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妥善的处理它。而西方先哲重思辨,他们讨论世界宇宙有哪些元素构成,中国思考的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上述两种倾向的融合,便是儒家伦理道德,或者说文化心理的独特之处,也是其能包容其他“百家思想”和外来宗教的传入并且历经千年依然焕发活力的原因。哲学思想或是伦理道德,想让让广大普通民众接受并流传下去,其中的两种方式,其一就是提升到宗教的高度,例如西方统一神,重写圣经,提出原罪并且要禁欲。而另一种就是孔子,除了抽象的理性的定义之外,我会告诉你在现实中这一个问题,你应该怎么去做,如何做的更好。说的多,做的多了,习惯成自然,“礼”渐渐已经融入了人的生活,成为人情之常。而且仁的基础是血亲关系,也就是家,父亲若如此做,儿子自然如此,一代又一代,如此循环。于是这所有便在生活、经验、习惯之间自发地传承下去。 所以“亲亲相隐”其中子为父隐瞒,若我们不从现代的角度考虑腐败或者其他,便可理解为什么之后虽然“国”的地位已超过“家”,但是历代的法学中仍有这样一条法学一直存在,而在人们心中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二、西方的“容隐”问题? 在“亲亲相隐”讨论中,很多人都将中西法进行了比较,在此本文会从中西伦理基础方面尝试着研讨几个问题。 (一)《游叙弗伦》中的“容隐”问题 在各种讨论中,有关西方,西语论文网站,最多出现的例证就是柏拉图的对话《游叙弗伦》。但《游叙弗伦》其中所谓苏格拉底关于游叙弗伦的非难,是很值得研讨的。阅读全文,苏格拉底自己并没有明确表示出他反对游叙弗伦去告发他的父亲,相反,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传统礼法受到了民主革命的冲击,游叙弗伦关于“父权”的挑战就是一个例子,但苏格拉底自身与传统礼法之间也是很紧张的关系。而且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学者将这篇对话一直视为《申辩》的内在根据,“柏拉图的《游叙弗伦》完成了《苏格拉底的申辩》最为迫切却未能实现的目标。为苏格拉底的不敬神――关于雅典正统神学的拒绝――作了一次充分的辩护。”⑤其重点是研讨虔诚观的基础问题。所以笔者认为以此为中西先哲“亲亲相隐”观念契合的最早例证还有有其不妥之处。
(二)黑格尔与《安提戈涅》 《安提戈涅》的悲剧发生在底比斯。克瑞翁在俄狄浦斯垮台之后取得了王位,俄狄浦斯的一个儿子为保护城邦而献身,而另一个儿子波吕尼刻斯却背叛城邦,勾结外邦进攻底比斯而战死。战后,克瑞翁将波吕尼刻斯暴尸田野。克瑞翁下令,谁埋葬波吕尼刻斯就处以死刑,波吕尼刻斯的妹妹安提戈涅毅然以遵循“天条”为由埋葬了她哥哥,于是她被克瑞翁下令处死。而克瑞翁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 《安提戈涅》被黑格尔视为最高的悲剧。从伦理方面黑格尔对《安提戈涅》从另一角度进行了解读。 黑格尔认为,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与忒拜国王克瑞翁分别代表一种实体性伦理力量。安提戈涅代表家庭伦理, 克瑞翁代表国家伦理。在这场悲剧之中,国家的公共法学与家庭职责相对。 黑格尔把支配家庭伦理的规律称作“神的规律”,而把支配国家伦理的规律称作“人的规律”。这主要是就死亡这一事件而言。 在黑格尔看来, 一个人活着时, 他更多作为公民而属于城邦,受“人的规律”支配,但是作为死人,已经摆脱了偶然生活的喧嚣扰攘而上升于简单的普遍性的宁静,属于家庭,受“神的规律”支配。此处支配家庭伦理的神主要是阴间的神,与死亡有紧密联系。通过对死者的埋葬,死亡不再仅是一桩非理性的自然事件, 它回归到理性、精神的领域。⑥ 在上述叙述中,可以说中西伦理都与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关联,在死亡面前安提戈涅的“家庭伦理”意识与中国的“亲亲相隐”不能不说有着一丝异曲同工之妙。但也可清楚地看出,其基础的不同。 首先黑格尔强调了生时更多作为公民,受“人的规律”支配,而死之后才属于家庭。这是西方市民伦理传统。人是独立的个体,“我”是分“我”与“非我”的,我与非我要了解需要求知,我与非我的联系便要通过契约。 其次,家庭伦理是“神的规律”,这是西方的宗教性伦理传统。永恒的正义要在认罪中实现。“个我”之外有个超越的神的存在,这与儒家有着根本不同。 西方伦理探讨主题包含在亚里士多德所说“对人而言何为终极善的或可欲求的”,在苏格拉底那里认为,正义和其它所有的德性,都包括在智慧或对于善德知识之中。关于古希腊哲学来说,在一个建立在苏格拉底的准则基础之上的有着良好秩序的社会中,人人得以尽其用,对每个人而言,其生活的实质就在于做他擅长做的那件事。⑦ “人―人”“家―家”这种中西伦理传统的不同,笔者在这里并不研讨原因,其形成原因有着历时和共时的复杂性。但人之为人,人在群体之中,伦理便不可缺,伦理便是融入血液的,正因为中西这种传统的不同,所以也作用了中西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等等各种方面的异同性。随着全球化趋势,学术探讨也越来越重视中西理论的融合和种种问题的比对,特别是用西方理论体系来解释中国文学或是思想的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中西最传统的东西的不同,这种“根”上的不同。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 注释: ①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三联书店 第4页。 ②【德】阿尔伯特・史怀哲 《中国思想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54页。 ③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三联书店 第12页。 ④【德】阿尔伯特・史怀哲 《中国思想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99页。 ⑤【古希腊】柏拉图 顾丽玲编译 《游叙弗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8页。 ⑥张振华 《浅谈黑格尔解释》《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8月第18卷第4期 第4页。 ⑦【英】亨利・西季威克 《伦理学史纲》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12页。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17。 [2]【德】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顾丽玲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 [5]张振华,《浅谈黑格尔解释》,《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