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高职院校资金来源思考[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学生人数,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在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也获得了超常发展,其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资金需求这与其生具来的问题越来越显得的突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是萦绕中西部地方政府领导者、高职教育承办者、管理者头脑,挥之不去,理之不清的“老大难”问题。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从国内外的高职教育政策、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认为高职院校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这就是国家、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学校自身。
  
  一、国家方面的资金来源
  
  从国外和我国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主要是通过立法和制定有利于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确定国家、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及其家庭对高职教育的负担水平、实施办法等,从而以法学和政策的形式确立高职教育的资金来源。
  例如,美国在1862年通过《第一莫而利法案》兴办“赠地学院”,1917年通过制定《职业教育法》确定辅助金、教学人员工资、教师进修培养、管理机构等。英国1890年通过《地方政府税收法》规定了职业教育的资金来源。1974年又通过制定《工业训练法》确定教育者、受教育者、组织管理者、教育费用等细节。法国1971年制定《雇主分担基本职业技术培训费用法》,1985年制定《职业教育财政拨款法》。德国则以私营公司与公共财政的双元经费投入,去保障职业教育的经费需求,作为公共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学校所在州的公共财政投入。[1]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也是比较可观的。在那里,地方政府、金融部门和工商公司,通过多种方法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如对学校无偿划拨大量土地,银行大额、低息、长期贷款,支持学校购地、建房。一些地区甚至无偿地对学校提供土地、道路、水电等公共设施和教学用房等,办学单位不进行硬件投资就可以把学校建起来。与此相比,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可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鉴于上述情况,国家应适当调整高等教育政策,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地位,建立科学的高职教育投资体制,保证高职教育的经费来源。那么,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投资体制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项方法。
  第一,调整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结构,提高高职教育投资比率。提高高职教育投资比率,不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都是勿庸置疑的。从实践上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地市州高职教育,从国家得到的投入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西语论文范文,真可谓少得可怜,再加上其面临的建设任务却比其它普通高等教育紧迫的多。只有加大国家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费困难的局面。从理论上来说,根据教育的四种类型(科学类、工程科学类、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或分为理论探讨型、工程技术型、技术运用型和技能型)[2]学说,高职教育包括了后两种类型,如果没有高职教育培养的后两种类型的人才,其它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理论家、设计家再多也是无用的。因为他们的理论和设计成果不能变成实用技术和技能,只能作为美好的理想束之高阁,永远形不成新的生产力。同时,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高等技术型、运用型人才,我们产品的工艺、质量就很难达到先进的设计要求。
  第二,通过设立职业教育税来建立职业教育基金,实行职教基金专款专用,以保证高职教育资金有稳定的补充。职教税征收对象应是使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生产、经营及事业性单位。其税率可按使用技术人员的层次高低、人才培养成本的大小以及技术人才市场的供求情况来确定。职教基金的分配使用应根据各地、各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需求状况来确定。从总体上说,应该侧重支持中西部地市州高职教育的发展。因为中西部地市州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卡脖子工程”。
  第三,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鼓励金融公司积极向高职教育投资。如金融公司直接参与办学、学校财产抵押贷款、政府财政担保贷款等,从而使高职教育有坚强的金融支撑。
  
  二、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
  
  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使用情况来看,高职教育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然而,我们的地方领导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领导者却没给高等职业教育以应有的重视。他们往往只看到高职教育占地方、占资金、占资源,把它当着地方经济的袍袱。却看不到高职院校给地方带来的远远高于地方对其投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在资金的分配使用上,总是将高职院校的需求排列在较后的位置。其实,只要认真算一算账,我们就会发现,举办高职教育对地方来说,是一项效益颇丰的事业。在中西部地区,在校生15000人左右的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大概生均千元,计1500万元左右。而年收入学杂费按每生5000元计算,可创收7500万元左右。再加上交通、食宿、娱乐等各项生活消费按年生均4000元计算,又可增加地方收入6000余万元。两项之合可达13000多万元。这关于中西部地级市财政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收入。该项收入也可对拉动和搞活地方经济起到一定影响。此外,学生家长和亲朋好友的关注、探访也可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其中也潜在着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与1500乃至2000万元的投入相比,直接和潜在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3]
  上述略论表明,高职教育关于地方经济发展来说,不仅不是负担,而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它给地方创造的经济效益,是中西地市州的许多企事业单位所难以比拟的。因此,中西部地市州政府在财政资源的分配中,应把高职院校排在前列,起到高职院校财源供给的中流砥柱影响。
  
  三、用人单位的资金来源
  
  用人单位负担人才培养费用,本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且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早有范例。如前述法国的《雇主分担基本职业技术培训费用法》,德国职业教育的私营公司与公共财政的双元经费投入等。但是,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人才国家培养,企事业单位无偿使用的惯例至今统治着人们头脑,再加上目前国家对此也没有明确的政策和法学,因此形成了人才教育成本负担者部分缺位的局面。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方法,以规范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人才使用标准及其教育培养费用负担办法。关于用人单位对人才教育培养费用负担的水平,不少专家学者曾提出过一些比率指标,比如三分之一左右。
  关于人才使用培养费的征收和分配使用,鉴于我国人才使用跨地区流动性强,应当由国家统一征收,然后按照各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合理分配。
  
  四、学校自身的资金来源
  
  学校通过自身发展筹集办学资金,一是靠提高办学水平、扩大教育规模以扩大资金来源;二是靠充分利用知
  识和技术密集的优势,结合教育发展产业,实行产教结合,以产养教。
  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较大程度市场化的前提下,靠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能力和扩大教育规模去扩大资金来源,是学校靠自身力量筹集资金的主要办法之一。这主要是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教学内容,建立领导生产技术潮流的专业教师队伍和技能训练基地,切实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的运用型人,在全国范围内的受教育者和用人单位中,形成较大作用,从而扩大招生规模,建立稳定增长的资金来源。
  专业技术知识密集,劳动力充足,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一大优势。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长处,结合院校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开展技术服务,大力举办科技产业。在满足师生进行专业技术实践的同时,通过生产和服务,创造资金收入,以资补充办学经费。
  
  参考文献:
  [1]许英.德、法等国职业教育的立法比较[J].职教论坛,2003,西语论文,(9):60-62.
  [2]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职教论坛,2003,(5):53-55.
  [3]杜家龙.地方高校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45-46.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