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西语论文网站,世界文化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交接状态。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在全球化背景下被并置一起,产生了冲突、追逐、相融、转化等多种模态的交织。可以说,跨文化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自我言说和他者言说难以逃脱的潜在语境。在这种跨文化的美学对照中,作为世界主流的西方文化又一直是中国美学学人言说美学最重要的参照系。正是主要在中西美学比较的跨文化语境中,中国现代美学诸多理论形态得以建构。上世纪初中国现代美学的初创、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四派、80年代的实践美学、90年代以来的新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等,无不主要是在与西方美学的对照中出现的。正因如此,中西美学比较的学科意义、措施论就不仅仅只关涉该学科本身,而且关涉到整个中国美学诸方面的探讨领域。所以,中西美学比较的展开应具有自觉良好的问题意识,否则既无法取得令人信服的比较结论,更可能误导中国美学其他领域的探讨。在众多的中西美学比较专著中,张法先生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不仅给中西美学比较呈现了一种灵性的结构内容,更给中西美学比较展现了一种清醒的问题意识。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中西互看中的去中心化 中西美学的相遇正如同两个持不同论点、论据的人之间的辩论,其结局主要有三:一是其中一个人的论点、论据征服另外一个人,导致另外一个人放弃自己原先的观点去信任和皈依对方的观点,从而采用对方的观点置换自身的理论言说方式;二是两人各持己见、固守阵地,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导致自说自话的论点冲突;三是两人据理论争,相互理解,在一种同情互看的视角中彼此吸收,达成共识。 这三种比较路数,最终导致了中西文化、中西美学比较论著中三种不同的学术面貌。第一种比较路数的结局就是把西方美学看做是优越的理论模式,并意图援用这种理论模式来改造提升中国的美学理论资源,构建起一套以西方美学写作范式、概念体系为标准的中国美学探讨模式。中西美学比较中出现的以西方感性学对中国美学的置换就是这种路数的体现。这种比较路数,高扬了感性力量的同时却遮蔽了中国文化最鲜明的审美超越性。应该说,这种以追逐心目中的世界先进文化为目标的美学比较面貌表露了中国学人意图摆脱落后面貌而快速使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急切心态。但这种泯灭自我、牺牲本国美学特殊性而换来的美学理论注定会产生一种水土不服而无法立足生根。这种比较措施论的实质是一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第二种比较路数的结局就是完全无视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和优秀成果,甚至采用中国的优秀理论来批判西方文化的糟粕以固守民族文化的本位。中西美学比较中出现的二元对立思维其实就是这种路数的体现。在这种二元对立比较中,就极易得出一些诸如中国美学是和谐的美学,西方美学则是冲突的美学、中国美学注重写意,西方美学注重写实、中国美学注重美善合一,西方美学注重美善分离等等简单式的规约化结论。“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贻害无穷。应该说,这种美学比较面貌表露的是中国学人面对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攻势而采用的自我防御机制,其结局必然让自我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种比较措施论的实质是一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 第三种比较路数的结局是从同情的相互理解视角出发,彼此换位思考,以促成中西美学的互补兼容。“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以西方的眼光来看中国同时又以中国的眼光来看西方,这样就既能看到中西美学的优势又看到各自的问题所在。在此比较视域中,就能获得以一种清醒的文化自觉态度去面对彼此的美学,取长补短,相互综合,以期达至一种基本的普遍认同。这种比较措施论的实质是一种彼此去中心化的中西互补。 显然,张法先生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更侧重于中西比较的第三种比较路数。张法先生的探讨摆脱了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两种极端,意图在互看中寻求横跨中西美学范式之间的共同规律。这种共同规律的获得既不是以西方美学为中心总结出的规律,也不是以中国美学为中心总结出的规律,而是在中西美学各自规律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融合。正是出于这种学术意图,张法先生的比较美学探讨对西方中心和民族本位都保持了一种谨慎态度。因此,在展开中西文化精神、美学具体问题、美学体系等层面的比较中,作者以去中心化的态度既论述了中西美学的各自优势又指出了中西美学的各自问题。这正如作者在书中引言中说的:“从美学的具体问题、美学体系、文化精神这相互关联的三层中来研讨中西美学的特色,就会在认清中西美学这两种不同范式的封闭、固定结构的同时,把它们置于一种开放的、可变动的场地之中,一比较,各自结构的建构性就突出来了,同时结构的可解构性也显出来了。”而中西美学各自结构的建构性和解构性一旦被通盘托出,西语专业论文,既符合中西、古今,又代表人类审美发展方向的新的美学理论也就有路径可寻了。 二、中西异同中的求同 目前在学界流行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即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种观念看似是在为中国民族文化张本,其实也隐含了一种坐井观天的思维偏执。试想一下,裹小脚是民族的,难道它也是世界的?即使在中国文化中认为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好的东西,如果无法得到世界性的普遍认同,其世界性又何从谈起?所以,是否具有世界性,主要在于这种民族性中是否具有体现人类基本认同的精神价值。民族性的东西只有与其他民族性的东西有交集的存在,它才可能是世界性的,否则它有可能仅是本民族的。这一对于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判定应用到中西美学比较中来的话,即表明中西美学的比较除了应该凸显中西美学的异质性因素外,更应该凸显中西美学的同质性因素,两者不可或缺。就两种因素的关系而言,异质性因素当为同中之异,同质性因素也该为异中之同。中西美学比较中异与同的凸显,其学术目的不在于对同和异的因素简单罗列,而在于在差异中看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解释学视界。中西美学异质性因素的凸显说明完全用西方美学范式来衡量剪裁中国美学是不合适的,而同质性因素的凸显则说明了中西美学虽然有异同,但这种异同并不作用彼此的对话交流。 显然,在中西美学比较中,过分的求同和刻意的求异都无助于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中西文化交流平台本就是在承认中西文化异同基础上为谋求对话而铺设的,如果台上的演出者都在自我的民族语言中独白,观众无疑看到的是一场滑稽荒诞的闹剧。所以,中西美学的比较一方面要做中西美学异质性因素的梳理、清查任务,从而为自身定位和参与演出做准备;另一方面更应该站在同质性的立场以自身的独特魅力开始与其他演员同台演出。只有这样,才既不破坏剧情又能让观众感受每个角色独特的演技。可以说,后一方面的演出阶段远比第一方面的准备阶段要更具有意义。这似乎也说明了在中西美学比较中,求同比求异显得更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比较学科的意义所在问题。 中西美学比较的求同是一种异同中的求同,这
就意味着这种同不可能是完全的一模一样。西方谚语说:“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中国孔子也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西美学中的求同实际讲的是异同中的求同,是一种和同。这就要求在中西美学比较中,应从中西美学资源中提炼出一些共同关注的命题、范畴、具体问题来进行或宏观或具体而微的讨论。首先,这些命题、范畴和具体问题应该是中西美学中都具有或者有相似的意义指向,具有可通约性;其次中西美学对这些命题、范畴和具体问题的论述是允许存在异同的,而这种异同在交流中是可以被双方理解的。在中西互看的视域中,通过对这些共同关注的美学命题、范畴、具体问题的比较,就能看到各自文化对该美学问题的论述,从而打开了对该美学问题扩展理解的可能性。比如,关于一个中西都关注的美学范畴,西方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而中国文化又有着另外一种理解,相互一比较,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就得到了扩展和延伸。这种扩展和延伸既有助于中西美学发现各自理论的局限性,又能促进中西美学借助对方唤醒和突破自身,去开拓新的审美形态而走向进一步的互补融合。 异同中的求同是张法先生《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一书内容体系建构的基点。作者在中西美学可资比较的众多美学问题中拈出了和谐、悲剧、崇高、自由、审美对象、创作论、灵感论、美感主体、审美方式等几个中西美学共同关注的命题、范畴和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比较,既展现了中西方关于这些问题的不同理论略论,又在这种理论略论中指出了各自理论的合理因素和局限所在。如作者在中西美学和谐理论的比较中,既指出了作为中西文化共同审美范畴的和谐的共性(中西文化的理想追求),又指出了中国美学和谐(整体规定个体)与西方美学和谐(个体形成整体)的异同所在。在这样的比较中,我们就看到了中西和谐理论的同和异以及各自理论的局限,其结果就是启发我们通过个体和整体的多重关系来掌握和谐这一审美范畴。 三、世界性美学的愿景 胡适有句名言:“多探讨些问题,少谈点‘主义’。”但在学术的探讨中,问题和主义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个学者基本的价值立场。在美学的问题探讨中,离不开“主义”的定位,同时,“主义”的定位也离不开具体问题的设置。否则的话,问题就成为了价值真空的问题,“主义”亦沦为空泛无根的“主义”。“主义”和问题应是相互绾合、连贯一体,共同达成学术探讨的最终目的。不管是“主义”上的去西方文化中心和民族文化中心,还是“问题”上的异同中的求同,其学术目的只有一个:即世界性美学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的问题。世界性美学是指涵盖了世界文化审美异同性后构建而出的带有人类共有审美精神气质的美学体系,它代表了美学比较学科的最终理论诉求。 世界性美学作为立足于探究人类共同审美精神气质的宏大叙事,虽然在目前这个后现代文化氛围包围之中好似有点不合时宜。事实上,只要不僵化、不固守,保持着自身的开放性,宏大叙事一样可以做到与时代精神的相互契合。正如张法先生在书中引言结尾说的:“更高层次的融合,只是对迄今为止的历史作一次暂时的总结,创造出一套既符合人类从古至今的审美实践,又能代表人类审美的发展方向,而且能根据未来的发展不断自我调节和自我否定的美学理论。” 要获得美学比较学科最终的世界性美学诉求,就目前国内的美学比较探讨近况而言,可谓任重而道远。张法先生在《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新版附录四写道:“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比较美学尚处在中西一一对比的形态之中,也可以说,只是处在比较美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之中。由于没有世界美学的多边比较……对某一美学理论、观念、范畴进行较全面的跨文化比较,关于中国比较美学来说,还是空白。”世界性美学的可能源于对世界文化的全方位理解,除了古今中西文化这条大线,还有印度、俄罗斯、阿拉伯、日本、巴西、土耳其、非洲等非西方文化这条大线。所以,世界性美学的可能除了各文化之间、各文化圈之间的一一对比之外,更要求展开世界美学的多边比较。只有在较全面的多边跨文化比较中,世界性美学的轮廓才有可能逐渐清晰。就此而言,《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虽然依然属于作者所说的比较美学发展的特殊阶段之中,但其在中西美学比较中透露出的意识自觉可谓目光高远。正是有着这种美学比较的自觉意识,张法先生近年来对印度美学、伊斯兰美学也展开了理论探求。 应该说,世界性美学的学术愿景需要全世界美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能达至。可喜的是,近几届国际美学大会都围绕着跨文化语境的世界美学比较在开展会议论题。相信,未来的美学发展格局呈现的应该是世界各文化的美学体系多元共存图景,而共存图景中的交集重合部分则是最为精粹灿烂的理论之花。这种愿景,此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