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对比略论[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数字不仅是数学符号,还有主吉凶的宗教迷信色彩,不同的文化数字有不尽相同的崇尚和忌讳。本文对中西方的数字文化进行了对比,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略论,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数字;文化;对比
  众所周知,数字一般是人们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和顺序的。但在古老的传统中,数字还具有神圣的意义,它有主吉凶的宗教迷信色彩。由于语言、宗教信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异同,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对数字的喜恶也不尽相同,一个民族往往崇尚某些数字,西语专业论文,认为它们神圣、吉利,另一方面厌恶、忌讳某些数字,认为它们不吉利,这就形成了一个民族独有的数字文化观,它深深地作用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一、中国文化里的幸运数字
  中国人向来有追求对称、平衡、和谐和稳定的心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事物都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只有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周易》认为“宇宙起源于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这种文化关照下,事物都是从一化为二、二化为四、四化为八的几何梯级发展的。因此,双数在汉语中蕴涵着吉祥的文化内涵。[1]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从老百姓门上的对联到文学著作中的修辞格上的对偶,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双数“二”的情有独钟。除此之外,双数四、六、八、十在中国文化当中也被认为是吉祥的数字。汉语习语中形容处事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六六大顺”意味着百事顺心。数字十意味着圆满和完美。人们称美不可言的境界为“十全十美”,极有把握为“十拿九稳”。由此可见人们关于双数的崇拜。
  幸运数字一直以来在中国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挑选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的时候,吉祥的数字是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二”意味着“和谐”,“六”寓意“顺利”,“八”是最为吉祥的数字,与广东话中的“发”谐音,意味着繁荣、财富和地位。很多宾馆酒店为了图吉利,把所有的房间号前都加上“8”字。将重大事项安排在谐音讨彩的日子,更是常见的数字迷信。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就开幕于2017年8月8日晚上8时整。2017年1月4日,因其谐音“爱你一生一世”,成了许多中国年轻人扎堆登记结婚的首选日子。据媒体报道称,当天全国各地普遍出现“春运式结婚”热潮,很多城市都创造了单日婚姻登记新纪录,甚至有不少人提前到民政局通宵排队。
  除了双数以外,“九”也是富有神秘色彩的数字。汉语中有很多带“九”的习语,如“九霄云外”、“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一言九鼎”、“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在中国文化里“九”被认为是数之极,由此引出“无限”之说,既而演化出“神圣”之意。中国帝王都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西语论文范文,称自己为“九五之尊”。如天分为九重,即言其高;天庭日为九月初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皇宫殿宇的建筑也与“九”有关。如“九龙壁”,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紫禁城房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宫内三大殿的高度都是九尺九,宫殿和大小城门上金黄色的门钉都是横九排,竖九排,共计九九八十一个,宫殿的台阶都是九级或九的倍数。在民间,人们也将含“九”的日期为结婚吉日,与“久”谐音,寓意天长地久。
  二、中国文化里忌讳的数字
  在中国文化里“四”被视为一个不吉祥的数字。因为在汉语里“四”的发音与“死”谐音,所以车牌号码、电话号码等尾数有四的就不受欢迎。人们尤其要避开“14”(谐音“要死”)、“514”(谐音“我要死”)、44、444、4444等数目字。在习语中,数字“四”常常与“三”在一起,常带有贬义。如:七个铜钱放两处--不三不四;七个仙女争面脂--香三臭四;七根竹竿掉进猪圈里--横三竖四。
  “七”在中国文化中是个具有两面性的数字。首先“七”常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如《黄帝内经》中说女子发育七年为一个周期,七七四十九年就会经血衰竭;孔子作了一个噩梦,七天之后便一命归西;中国民间丧葬祭祀活动七天为一个忌日,七七四十九天为止。阴历七月七日为凶日,忌婚嫁,民间有“七月初七,迎新嫁女避节”之说。这一天也是牛郎织女会面的日子,每逢这一天总要下雨,以助悲怜凄切之情。所以词语“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乱七八糟、七窍生烟、不管三七二十一”,等都有消极意义。因而数字“七”多有阴冷、衰败、悲切的意象,不过“七”也有神圣的意蕴,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上帝用七天完成了开辟鸿蒙和创造万物的伟大事业;东、南、西、北各有七位神灵合称二十八宿;玉皇大帝有七个仙女,太上老君炼丹需要七七四十九天;佛塔都有七层,所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释迦牟尼面壁七天则修成正果,他在菩提树下冥思四十九天则佛身显现;人头上有七个孔窍,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中国传统“五男二女”为理想数字。《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率兵七出祁山,七擒孟获,最后使他心悦诚服俯首称臣。因此“七”也有“长久”、“庄严”、“神圣”的涵义。[2]
  中国还有不少地方最忌讳的数字是“三十六”。在很多人心目中,“三十六”是个“劫数”,甚至连3斤6两、3元6角、3尺6寸等数字亦在禁忌之列。如记序号,当排到35后,便又从第一开始记。一生中,最怕三十六岁生日。届时,要穿上红布内裤,或扎一条红腰带,据说如此可以禳解掉三十六岁所带来的煞气。民谚云:“三十六,接跟头,人到三十六,不打官司要卖屋。”不少人到三十六岁这一年,邀请亲友,摆设宴席,提前贺生祝寿,来宾们要在主人屋内放鞭炮,以避煞气,席上,亲友们还要向过生日者祝贺一番,以求吉祥。
  三、西方文化里的幸运数字
  相比之下,英语国家的人们则往往视单数(13除外)为吉利。数字“3”在西方国家备受尊重,它象征着神圣、尊贵和吉祥。莎士比亚说过:“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一切好事以三为标准)。古希腊哲学家毕哥拉斯把“3”看成完美的数字,说它体现了“开始、中期和终了”,说它具备着神性。基督教也很喜欢“3”,圣经《新约》里有“three wise men”(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基督教也认为美德有三:忠诚、希望和仁爱。人们喜欢说“The third time is the charm.”(第三次定会有好运),“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3号运气一定好)。所有这些都赋予了“3”这个数字美好的感情色彩,使其得以在西方文化中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西方“7”也是个神圣的数字。由于《旧约》中说上帝在七天时间内创造了世间的万物,因而“7”也被认为是幸运数字,用七天表示一周已成为世界通用的计时措施英语民族的美德、善事、罪恶都要凑足“七”件。如:seven virtues(七大美德)、seven deadly sins(七宗罪)、the seven gifts of the spirits(七大精神财富)、the seven corporal works of mercy(七大肉体善事)、the seven spiritual works of mercy(七大精神善事)、the seven sacraments(七大圣礼)。此外,人们也视“七”为吉数,在生活中有“lucky seven”的说法,即“幸运之七”。英语中有“seven”的习语也很多,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 Seven hours’sleep will make a clown forget his design.(睡七小时的觉,小丑把花样都忘掉。) A man may lose more in an hour than he can get in seven.(得之艰难失之易)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等。
  四、西方文化里忌讳的数字
  英语文化中人们把“13”看成是头号大忌,这也自然有其文化渊源。中古时代的西方,绞人的绞环有13个绳圈,绞台有13个台阶,刽子手薪金是13个钱币。《圣经》中说道,耶酥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时,由于13人中有一个叛徒的出卖,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西方人忌讳13就像逃避瘟疫一样。高层建筑隐去第13层的编号;医院不设第13号病房;飞机、火车、剧场等都无第13排、13座。有的以12A代指12,12B代指13;就餐时一桌不坐13个人,不能上13道菜;每个月的13号是许多西方人所憎恶的日子,一些重大的事情也都不在13号那天去做,就好似中国古历法中的“黑煞日,诸事不宜”。即使非要提到13这个数字,英国人还创造出了baker's dozen这一短语表示13。
  五、中西数字文化比较
  数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是各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的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思维观念、地理环境等作用,数字在中西文化中产生了不同的象征和联想意义,在这些数字的不同涵义背后,人们可以发现数字文化形成的各种起因。
  汉民族讲究对称,注重成双的审美心理以及讨吉避凶的文化心理,形成了自觉有意识利用谐音、谐义求取吉祥,或刻意躲避因语音相似或构字相关造成不祥意义联想的习惯。汉语拥有着极其丰富的谐音、谐义文化,其中以数字体现最充分,最淋漓尽致。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种语言像汉语那样有如此众多的数字谐音、谐义及其类比互渗的数字文化。如“8”谐“发”音,故“8”成了最走红的明星数字,“9”谐音“久”表示长久,所以也是一个深受欢迎的数字。但同时有的数字由于其谐音不好而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如“4”因谐音“死”而成为公众心理上之大忌。[4]中国数字文化也到处体现着儒家、道家思想的浸透。
  英语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则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两者都对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深远的作用。由数字产生的联想大多与圣经和神话故事密切相关。
  中国人对数字禁忌的习俗虽没有西方人那么多,程度不如他们强烈,方式措施也迥然不同,但殊途同归的是中西方都忌讳同“死亡”有联系的数字,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对死亡的恐惧。
  数字的基本功能是计算,除了表示事物的数量和顺序外,数字还承载着许多的文化信息,被广泛用于民俗活动和民俗语言中,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数字文化。因此,探讨数字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文化异同,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殷莉,韩晓玲.期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数字习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2]胡建华.中西文化数字的性质、涵义之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3]曹容.中西数字的文化观比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17(2).
  [4]胡国强.浅谈东西方数字文化异同的成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7(3).
  作者简介:向岚(1974—),女,湖北五峰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探讨方向: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