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东西方绘画艺术在对时空观念在认识上存在着异同,造成了东西方绘画艺术语言在空间表述上形成巨大偏移。中国传统绘画始终保持这样一种平面的方式,而西方传统绘画由于科学的介入,西方绘画找到了透视的法则,走出了平面。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进程,人们的宇宙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到对时间、空间的认识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现代绘画摒弃了传统狭隘的时空传达样式而揭示出了一个无比宽阔的艺术创作时空新领域。当代绘画艺术的革命首先就是空间革命。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时空;形式;表现;平面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193-01 由于东西方绘画艺术对时空观念在认识上存在着异同,造成了东西方绘画艺术语言在空间表述上形成巨大偏移,由于科学的介入,西方绘画找到了透视的法则,走出了平面。而中国传统绘画始终保持这样一种平面的方式,区别于西方绘画的一个“灭点”,在中国传统绘画样式中,却完全找不到一个统一的“灭点”。这就意味着中国画面的物像,都是在或左右,或上下的近乎平面式的推移中展开,自由自在,全无自然客观物像透视规律要求下的秩序可循,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前后关系的统一图式。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彩陶纹样、帛画、画像砖、绘画等所有绘画样式著作中,都可以找到“平面”性的“时空合一”的整体印象。自然客观物像在中国画中所呈现的时空观,只能说是一种会意、一种暗示的艺术感悟。 东西方绘画艺术语言在空间表述上形成巨大偏移画面物像的平摊式布局,以及来自不同时空物像的多重组合,形成一个特殊视觉感应。使得我们的视线很难在“平面”中找到一个“视觉中心”,而只能随着画面“平面”的平摊式,边行边看,随着画面物像、时间的移动而移动,在往复和循环中,完成这一次次的鉴赏和审美的过程。这时的空间,早在时间的流程中失去了意义,空间融入了平面之中。因此中国绘画的平面的语言样式,更多的是“时空合一”的心灵感悟。 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进程,人们的宇宙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到对时间、空间的认识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彻底发生了变化。西方绘画找到了透视、解剖、比例等艺术创作法则,绘画就此走出了平面。这里主要是指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利用几何学来产生空间感,给人们一种纯属视觉的深度错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度空间”。直到塞尚“立方体”言论的产生,绘画艺术发现了“形式”,再由“形式”引发“发现”的语言革命。在马蒂斯看来“绘画即意味着脱胎于平面的形象描绘”,更是直截了当地将平面视为现代绘画的精神空间。在他看来,西语论文题目,平面有一个固定的价值,它是一种能将思想理解为色彩和线条的抽象价值因素。这些,彻底摧毁了“几何学”的透视、比例、结构、质感所致等三度空间的游戏规则。在形式时空的包容下,“表现”的语言革命变得尤其的奋进而努力寻找不同满足“形式”需要的可能性,这种绘画在西方现代绘画史的流派与大师中达到了顶峰。反之,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在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中,没有“平面”这个时空平台,“形式”就无法产生,“形式”不复存在,“表现”就无从谈起。没有对“形式”的发现,“平面”也许是永久不解的迷,“形式”、“表现”、“平面”相互制约又息息相关,西方现代绘画流派的每一次的交替更迭,就意味着新的形式语言、表现手法、平面时空的再认识和在产生。 众所周知,塞尚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它推翻了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确立的定点静态的观察方式,用几何形和色彩以自己的方式去重新创造自然,自然客观事物被归纳为不同的“立方体”这就为两度空间的平摊布局找到了形式重组的绘画元素,打破了画面数百年一贯的统一的时空观,实现画面自身单纯形式与色彩结构关系而完成的平面时空样式,成为现代意识时空观念革命的先驱。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们》被看作是对20世纪艺术起了关键性影响的著作,物像的自然空间在画面中已被完全打乱,人物和环境同被形态元素被分割、重组交织在一起,西语论文网站,成为众多零碎的局部空间,这种以几何形分割和重组新型体的平面自由空间表现手法在以后的立体主义绘画中走向巅峰。保罗可·克利是20世纪最为活跃独特的艺术家之一,他把艺术定义为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性。认为画面空间不是预先设计好了的,而是随着图像的生成而生成这使得克利的著作在没有任何限度的平面空间中,用一根根线牵出的一个个不同的时空。他说过“艺术不是复制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而是怎样去表现我们所见。这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有着某种贯通。 站在当今的视角看待平面,平面概念的视觉造型艺术语汇已被延展和扩大,现代绘画将平面视作一个理所当然的行形式因素,客观物象可以视作不同的“立体感”、线条、色彩、体积、平面等变成绘画艺术表现形式的语言要素。当代绘画艺术中的空间概念已经在艺术家与艺术评论家的思想上引起了震动,现代绘画摒弃了传统狭隘的时空传达样式而揭示出了一个无比宽阔的艺术创作时空新领域。当代绘画艺术的革命首先就是空间革命。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