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空间表现比较探讨[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中西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审美理想的发展不同所产生中西审美趣味的不同。正是观念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不同题材绘画绘画空间上的表现有着显著地异同。并举例中西人物、静物、风景画的具体画作说明中西绘画空间表现手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国绘画;西方绘画;绘画空间;题材;表现形式
  1 中西绘画创作的观念和思维特征的区别
  山水一直作为纯粹而且重要的精神象征存在于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生活中。古人认为,自然山水在空间形态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在时间状态上也是无比生动千姿百态的。从山石、树木、水泽、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正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创作山水画本源的真实意图。关于山水画创作来说,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特征,更接近于一种时空的转换,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见了什么,西语毕业论文,更关心人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用生命的状态表达对象。由于没有像西方绘画中光影、质感、透视的约束,中国山水画更多地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而使得对自然的表现更加肆意、主观、淋漓尽致。此中反映着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异同。
  产生中西审美趣味的不同原因要从中西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审美理想的发展演变来看。儒家作为孔子开创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意识形态,对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些思想不但内涵丰厚,同时还具有深厚的美学意味,对中国书画美学产生极大作用。对照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造型艺术就是以模仿自然为目的,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自然界事物存在就是“数理”的存在。艺术家在模仿事物外在形象的时候,通过比例、对称、完美、表现存在的本质和规律,从一个物体美的认识到集体的、全部的美的认识,从美的形体到美的制度美的知识,一直到彻悟美的本体。比较中西美术,如果说中国古代哲人对美的认识,主要侧重于审美的“心理”方面,那么西方则重于对象的外在形式。
  2 中西绘画空间题材表现形式的比较
  探讨中西绘画审美异同可以让我们把绘画鉴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把经典著作的理解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上。在探讨中、西绘画艺术异同的选题上,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2.1 人物画
  绘画艺术关于人的教育功能是自古就有的。南齐画家、画论家谢赫在其著名的画论《画品》中开篇便提出“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来强调绘画艺术的政教及德教功能。因此,人就成为造型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人物画便顺其自然的成为中西方绘画最早形成的画科。
  在欣赏中国画早期人物画发现一个特点:无论多么复杂的人物安排还是复杂的故事情节,画的背景却很少描绘,甚至不描绘。这种措施来体现空间,就突出了主体人物。初唐的阎立本,他的《步辇图》把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全卷设色浓重纯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传统中国人物画不设背景的名作还有很多,这种绘画形式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程式。相比之下,西方画的背景是必不可少的,更能突出主题。但这些背景大都是画家虚幻出来的,有梦幻的感觉。如同,桑德罗・波提切利的《春》。在构图上采用了平面的装饰手法,将众多的人物安排在了适当的位置上。画面上一共九人从左至右一横列排开,没有重叠、穿插,并且根据他们在画中的不同影响,安排了恰当的动作。画面像一幕正在上演的舞台剧,布景是一片带金色的暗褐的小树林。这几幅画拿来作比较,做明显的区别就是背景的安排。通过这种措施可以看出中西方绘画的在处理空间上的不同。除了背景的安排不同,人物的安排也是有不同措施的。
  2.2 风景画
  山水画的独立较人物画稍晚这一问题傅抱石先生也曾提过“早期的人物画一般很少使用背景,西语论文题目,道具也比较简单,从而所构成的空间问题不会怎样大,所产生的问题也并不怎样严重。山水画则不然,我以为中国山水画的发生所以较人物画为迟,主要是这个空间的问题没有得到适当的解决。如此看来山水画独立较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画面空间的处理问题。
  北宋画家郭熙总结了前人绘画创作经验和自己的绘画实践后,在思想理论上创立了“三远论”。“三远”中的“平远”这三种视觉效果通过画家对画面位置的经营,创造出了有别于真实自然的意象空间。西方绘画的空间意识依据是科学透视法,15世纪,一位名叫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的,在艺术领域中的另一重大发现看来也是出自他手,那就是“透视法”。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绘画发展马萨乔最早在画面上应用透视法来处理空间关系的画家。马萨乔的《逐出伊甸园》中画家使用复杂的透视缩减法画天使,使其有深远处向着亚当、夏娃追逐而来的空间感觉;同时,画家开始应用光的投影。这是一个创造,开辟了近代绘画的先河。西方风景画则是依靠科学的透视原理真实的再现出画家眼前客观景象的立体空间。
  2.3 花鸟静物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范围比较广泛,有传统意义上的花卉和禽鸟,也有走兽、虫鱼等。观其所表现的这些物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生命的”。要欣赏中国绘画,对中国画中有名的“四君子”是不可不进行了解和探讨的。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花鸟画中,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竹子坚劲挺拔,气势逼人,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在画面上方中间还有几节枝叶,让我感到竹叶在随风摆动,声声作响;左边的竹节茂盛,画家通过对竹子左右的稀疏对比,显得更生动。而西方绘画却恰恰相反,偏重于物质性,西方画采用静态的处理手法,偏于精细的画法,来表现对象,这就体现了“模特”。如夏尔丹的这幅名为《静物》画中描绘的是打猎归来的战利品,三只死去的野鸡,一把猎枪,一只号角等。画家为了突出画面空间的纵深度,在深色的衬布上躺着一只僵硬的浅反色野鸡,将另两只已经死去的野鸡吊挂在靠近前景的位置,并以野鸡羽毛的浅色,帷布的深色和背景墙面的灰色,三个调子来拉开画面的空间关系。我们在传统的西洋静物画中会经常看到被画家刻画得熠熠发光的金属器皿、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等,还有那看似凌乱却有着疏密节奏感的水果。拿17世纪荷兰画家考尔夫举例,他的画大都是静物,这些静物空间分为了三个空间:黑、白、灰。所有的设计都是画家精心安排好的,应用透视创造画面的空间感。既然中国花鸟画摇绘的是有生命的动植物,那么这些物种的生长活动当然离不开自然空间。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讲求“天人合一”、“心物相映”,因此传统的中国绘画是一种朝着广延的心理意象空间发展的艺术。传统西方绘面体现的是科学精神。通过这些著作的比较,也折射出各自文化的根深与博大。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中国美术史教程[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傅抱石.中国的人物嘶和山水画[M].四联版社,1954.
  [4]负布擘希(英).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作者简介:李柳漫(1990―),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艺术,探讨方向:油画。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