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尝试-----西班牙语论文
摘要: 文章报告了中国大外学生和美国修西班牙语大学生通过E-mail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略论了两国大学生互通的电子邮件和小结报告来考察通过E-mail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价值和意义。论文略论结果表明,用E-mail进行跨文化交流不仅能为我国大学生习得目标文化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也能为学生学习语言营造一种真实的环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E-mail; 跨文化交际; 目标文化;外语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英语语言知识与运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国内外学者也把跨文化学习提高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贾玉新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且,语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育”[1]。“如果要让学生从外语学习经历中持续得益,学习目标语文化必定是外语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 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习得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究文化习得的途径。自从E-mail问世以来,人们通过E-mail进行国际交流,促进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许多外语教师也认为E-mail特别适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通过给生活在目标文化(target culture)中的个体发E-mail以及阅读他们的回文,文化习得者可直接了解目标文化。他们不再完全需要依赖教师或教科书获得文化体验和进行文化对比。通过与说目标语的个体进行自发的和自导的(self-directed)E-mail交际,学生可自己探究文化定势(cultural stereotypes)、文化起源及性质,并体验到与目标文化的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兴奋。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们利用E-mail进行了许多跨文化交流的项目。例如:Sanaour and Lapkin组织一批多伦多学法语的中学生与Montreal的法国人通过E-mail就文化相关的主题进行交流,以此来促进学生法语写作技能。他们发现,“这些说英语的学生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法语水平,而且增强了文化意识和对学习的责任心”[3]。又如:Meskill和Rangelova报告了保加利亚学生与美国TESOL探讨生之间的远距离合作。保加利亚学生向美国TESOL学生请教他们在阅读当代美国短篇小说中所碰到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的问题;而这些TESOL学生也从解决语言学习者的实际问题中得益匪浅”[4]。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作者利用在美访学的机会组织了一些中美大学生通过E-mail进行交际,做了一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尝试。 一、措施 1•参与者 中方是江南大学主修国际贸易专业的10名学生,美方是乔治亚大学主修西班牙语专业的10名学生。这些学生是美国本土人,西班牙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之后,他们都非常乐意参加这个项目。他们保证按照要求把他们互通的E-mail转发给作者,并同意在项目结束时写一篇他们互通E-mail的报告,谈谈他们的感受。 2•数据收集 该项目持续三个月,共收到参与者的邮件138件,其中20件是项目结束时所写的互通E-mail的感受报告,5件是他们在碰到交际问题时请求帮助的邮件,其余113件都是中美学生间实际交流的邮件。 二、结果与讨论 1•E-mail是学生了解目标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中美大学生借助E-mail进行交流以获取对方的文化。中方的10名学生都是第一次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E-mail交流,而10名美国学生也是第一次与中国人进行E-mail交流。他们都利用这次机会就他们所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以获取各种文化信息,其中许多信息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1)地理历史信息。学生们首先谈论的是地理历史信息,这也许是因为他们首先需要介绍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所有中方学生都自豪地说自己住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并且介绍无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一些名胜古迹。而美国学生则介绍他们住在美国的南方城市亚特兰大,既是著名小说《飘》的故乡,又是可口可乐总部的所在地。接着他们互相交流了彼此想去参观的地方。几乎所有美国学生都梦想着参观长城。有一位学生写道,“我的梦想是参观中国的长城。”他的笔友写道,“我的梦想是参观美国的大峡谷。”学生们的交流都非常友好,他们都相互邀请对方来旅游,等等。 (2)学生生活。由于交际双方都是大学生,他们都对对方的大学生涯很感兴趣。他们讨论的主题有上课模式、考试制度,学校设施、校园生活、学生打工、奖学金、学费、就业等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美国学校的上课模式和考试制度对中国大学生触动很大。一位美国学生说他一个学期上四门必修课,每门课程的总成绩为100分,期末考试只占40%,其余60%都是平时的作业。所以,他们的学习非常紧张,课后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做作业;吃饭就在图书馆的小卖部买点面包和饮料,累了就在图书馆的沙发上休息一会。他的笔友回复说,跟你相比,我浪费的时间太多。以后,我要努力。 (3)假期。学生谈论的另一个热门话题是节日和假期。双方学生都介绍了本国的法定假期,传统节日以及学校的假期。有几位中国学生详细叙述了在中秋节的夜晚,人们在明亮的月光下,吃着月饼,喝着美酒,对歌吟诗,思念家乡的情景。美国学生对此非常好奇,他们称中秋节是浪漫的节日。通过交流,学生们达成共识,即美国的感恩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谈论最多的是圣诞节。这也许是圣诞节对两国年轻人来说都是件大事。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在圣诞节,他们要举行聚会,互赠礼物,与朋友约会等。美国学生对圣诞节在世界各地庆祝方式的不同感到非常惊奇。 (4)语言。谈论语言时主要是中国学生向美国学生请教怎样学好英语。有些学生还就学习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向美国学生求教。例如:有个学生问如何巧记英语单词;另有个学生问I wish--—与I hope--—的区别。有三位学生问,要掌握多少单词才能进行一般的交流。另一些问题像“美国北方和南方讲的英语有哪些不同?”、“西班牙语难学吗?”、“汉语有多少词汇?”、“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差别大吗?”等等。有些学生还相互介绍了中美著名的文学著作。 (5)业余爱好。由于他们都是大学生,他们有许多共同的业余爱好。例如:他们都喜欢体育、音乐、电影。男生们就美式足球和英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乔治亚大学的学生自豪地告诉中国学生他们学校有三个大体育场,亚特兰大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许多项目都是在他们学校举行的,其中Sanford体育场可容纳九万观众,他们的校足球队叫Bulldog,每年秋季进行全国比赛。他们为自己的球队感到骄傲。他们还给中国学生发比赛的照片。一位中国学生说:“尽管我不太了解美式足球,但看了你的信和照片后,我跟你一样兴奋和激动。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参观你们的学校。” (6)社会问题。学生们关心的社会问题有环境污染、就业、暴力、腐败、AIDS、SARS等。他们对各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都坦率地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对方社会存在的问题表示理解和同情。 跨文化E-mail交际使参与的学生对目标语国家、文化以及人民有了更深的了解,两国学生之间也建立了友谊。即使在交际中碰到误解或交流障碍,学生们都表现出高度的谅解。由于文化异同,交际中有时出现一些敏感主题,两国学生都很礼貌地采用回避或正面解释的策略,使得双方的交互活动得以持续进行。 2•E-mail是外语学习真实性体现的重要途径 这个E-mail项目给参与者提供了一次全方位、高质量的真实交互机会。由于交际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这种东、西方的文化异同和信息缺口(information gap)本身就给参与者提供了人际交往所需的信息缺口和物理场合(physical settings)。我国学生从小学学英语起到大学毕业能与目标语本土人进行交际的机会几乎是微乎其微,他们的英语都是书本知识。尽管他们具有一定的词汇量,能应用一定的阅读技巧理解笔友的邮件,但如何礼貌、得体、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以便达到成功的交际是每个参与者感触最深的地方。他们必须克服文化异同,揣摩交互伙伴的目的和实际意图,,西语论文范文,西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