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异同形成的中西谚语特点与谚语互译》-----外语论文网
[摘要] 谚语作为特定的词组或短句 ,是一种语言的精髓 ,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 在翻译谚语时 ,谚语译者应忠实表达原文谚语的意义,注意谚语中文化内涵和异同,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特色和意境。 在中西谚语翻译的过程中,西班牙语学习者应结合中西文化异同形成的中西谚语特点,熟练使用不同的翻译技巧,以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 西班牙语 ;汉语 ;谚语 ;互译措施
一、引言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留传,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西班牙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谚语,它们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能使语言更加凝练、更具表现力。不同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谚语,而不同的谚语所表现的文化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谚语时,译者要充分考虑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谚语,重视表达原文谚语的精神和思想,以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最终达到开阔文化视野,丰富自身词汇知识,促进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功能。
二、中西文化异同形成的中西谚语特点 (一)中西风俗习惯异同 中国和西班牙风俗习惯不同, 这种不同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如饮食习惯、对动物的喜好倾向等。因此, 在这种异同背景下就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谚语,如西班牙语中的 a punto de caramelo, 焦糖时刻,用来表示做事情的最好时机。 这是因为西班牙厨师们公认最考验厨技的两项手艺是煎鸡蛋和熬焦糖。何时让焦糖离火是非常难以把握的。谚语特点所以用焦糖离火的时候来比喻做事的最佳时机恰如其分。 中国也有句谚语叫“春雨贵如油”。 在过去,油关于普通人家来说算得上是贵重的食材了,因此价值较高。 而春雨关于农民的耕种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就出现了用油来比喻春雨的说法。 在对动物形象的喜好上, 一个典型的区别就是中国的图腾--—龙,关于西方人来说,却是邪恶的象征,如圣经中,撒旦就被称为 dragón(龙),这一点与中文含义是大相径庭的。
(二)宗教信仰异同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宗教文化传承、特色、背景都不同。中国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出现了很多跟佛有关的谚语、俗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而在西班牙,人们大多信奉天主教, 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对于上帝的谚语,如“al que madruga, dios le ayuda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等。
(三)历史典故异同 来源于中西历史典故的谚语大都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并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翻译。如中文里的“东施效颦”、“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以及西班牙语中的“a cada cerdo le llega su San Martín(善恶终有报)”等等,都不单是人名,而是有象征意义的。上面这句西班牙谚语的意思是“每只猪都能等到自己的圣马丁”,每年的 11 月 11 日是圣马丁节,关于西班牙人来说这个节日一过天气就要凉下来了,类似中国的立冬,到了腌制腊肉的时节。 所以圣马丁节历来作为大量宰杀猪的开始。 指对每个人来说最后的审判时刻终会到来,意在说明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迟早会有付出代价的一刻。 就如同猪的命运注定是被屠宰一样。 中西方在意识形态和生活习俗上有着成千上万异同,这些异同不免使人们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异同。 然而,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西语专业论文,因此在对一些客观事物的观点上,中西方人民是基本一致的。 所以,在谚语这个领域里,虽然两种语言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大多数的俗谚都有相应的另一语言的对照版,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谚语的特点可以归结为既有异同,又有统一。 异同性体现在用词和比喻的事物有所不同,统一性体现在对客观事物的观点保持一致。
三、谚语互译的准则和技巧 综观中外翻译理论,许多翻译家或翻译理论家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说:“翻译就是从语义到风格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 ”西班牙翻译理论家加西亚•耶夫拉说:“我认为一切翻译的法则是:说出原文所说的一切,不说原文没说的任何东西, 用译语所允许的纯正的、 自然的方式去说。”再如严复所说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以及傅雷说的“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对照中外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的观点,可看到翻译活动所呈现的多面性,这些观点虽然视角和侧重面不同,但都认为翻译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翻译的最终目的都是译文忠实原文,保持原文风格。从此层面出发,可归纳以下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