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欧洲曾经历过百余年的“中国热”,时间大致相当于中国清朝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时期,其主要内容是中国文化西传,以及欧洲人关于中国文化的接受,我们不妨称之为东学西渐。在这次“西渐”过程中,语言作为引领时代风尚的“风向标”,忠实地记录下了那段中西文明交通的历史。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做一探讨,以管窥当年的东学西渐历程。一、Chinoiserie--欧洲劲吹“中国风”17—18世纪,欧洲进入了启蒙时代,人们怀着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开始倾心于科学与艺术。而此时的中国,正值康乾盛世(1661—1796),稳定、富饶、繁荣。其主要出口的商品有茶、丝、土布、瓷器、药材、皮革、白糖、纸张、书籍等,其中,茶叶占据第一位。在此背景之下,来华传教士的著述和译作,外交官、商人的回忆录和游记,当时欧洲作家对中国的评述等等,更加激发西方人对中国的关注和想象,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他们在艺术与生活中,模仿中国,歌颂中国。一时,欧洲大地兴起了程度不等的“中国热”。在法国,“中国热”背景之下诞生的一个词就是chinoiserie。据维基百科辞典说,这个词出现在17世......(论文页数是:6页) ,西语论文题目,西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