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主体性思维下莫言《白狗秋千架》的日文翻译(5)[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翻译艺术是对目的语艺术的重要补充,在翻译策略中,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目的,适当地在译语中保留原语所蕴含的艺术异同性,可以起到弘扬本民族语言和艺术的画龙点睛影响。

  翻译工作者要对原作有充分的控制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人有现场感。 问卷结果表明, 读者希望看见的也正是源语艺术的实感,异艺术的直译造成的信息遗失和审美偏差会大大减少。 缺少了源语艺术语境,原作就失去了其吸引力和艺术竞争力,这对跨艺术交流是得不偿失的。 直译加注释的译介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作,体现了艺术的异同性和艺术的主体性思维。再者读者通过文本注释的阅读和体验,辅以想象力和经验,对艺术负载词造成的词汇空缺进行解读,才能达到与原作中艺术语境的融合,自行弥补了词汇缺失的部分,这必然是一番奇妙而有趣的艺术之旅。日本读者对这种异同没有胡乱曲解,体现了对中日艺术异同性的认可。

  (三)拓展艺术交流的网络渠道

  虽然网络已成为现代主要的传播方式,但网络艺术市场依然方兴未艾, 没有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系统。

  根据调查,当前日本的中国艺术市场远远无法满足日本读者的需求。 我们可以侧重网络传播,通过选拔培养中译日人才、网络编辑人才,在网络上开辟出日语版的中国文学相关网页,拓展传播范围。 纸质图书市场如火如荼而网络市场却异常冷清,能搜索到的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文学著作的日文页面很少,这使得日本读者接触到中国文学的机会寥寥, 这值得我们反思,艺术产品网络新渠道的开拓将是打开日本新兴市场的必要形式。

  五、结语

  在让艺术“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艺术主体性的新趋向愈发明显,通过译介构建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协调机制,与外界对话,加强艺术的沟通、融合与接受。

  无论是从文学本身还是战略意义来说,艺术不应该龟缩在一个小的圈子里,日语,艺术的意义就是被更多更广泛地接受,用自己的体验丰富读者的体验,用自己的状态映射读者的状态。 这是它存在的普世价值,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如何进行艺术身份的构建,如何在译介策略上找好平衡点,水平技巧成熟的译者以及艺术工作者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J].中 国社会科学,2017(1).
  [2] 王丹.奈达翻译理论综述[J].绥化大学学报,2017(4).
  [3] 费 孝通.对艺术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J]. 思 想战线 ,2017(2).
  [4] 苏昕.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艺术软实力提升———再谈李约瑟难题[J].科学技术哲学探讨,2017(6).
  [5] 金翰钧.艺术认识异同对翻译功能的作用[J].日 语学习与探讨,2017(1).
  [6] 包惠南,包昂.中国艺术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0.
  [7] 王 银泉.“福 娃 ”英译之争与艺术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17(5).
  [8]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学出版社,2017:10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