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莫言著作在日本译介的具体情况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对之做出客观评价,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制定问卷的基础上,日语论文,对《白狗秋千架》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负载词做了细化探讨,将文本中具体的翻译也加入了问卷。 并随机抽取 30 名日本学院师生作为调查对象, 他们分别是 18 名本科生、7 名探讨生、5 名老师,30 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了解中国文学的三个主要途径是影视、报纸杂志和网络,并且 65%的被调查者渴望通过网络的方式来了解中国文学。被调查者基本没有读过莫言著作,也没有看过改编的电影。 获知莫言获诺奖的消息的也只占 35%。 在回答艺术交流方面的建议时被调查者都表示读中国文学著作的机会较少,希望有机会可以接触这些著作,也希望看到更多被翻译成日语的中国著作。 由此可见,《白狗秋千架》在日本传播的大致特点有:(1)小范围传播。接触到中国文学的受众分布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感兴趣的探讨者、诺贝尔获奖文学探讨学者或是文学专业的师生等人群,普通日本人即使是受过高等教学的学院生也对此非常陌生。 (2)网络传播为主,传播各具特色。虽然有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但无论从基数还是从趋势上看,还是网络传播更具广泛性。(3)有潜在的读者基础。被调查者普遍表示希望通过翻译看到更多中国文学。 二、艺术主体性的诉求略论 可见,在中外的艺术交流中,随着国际视野的普及,我们已经从过去的大量接受外来艺术并被之作用转变为本民族的艺术主体性的诉求愈发强烈。费孝通在《对艺术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中提到:“艺术自觉”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艺术主体性”,即对现代化的“自主的适应”。 《白狗秋千架》的日译本译介就是其自主性适应的一个例子。 李怡在《“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中说过, 因为精神产品的创造归根到底并不是观念的“移植 ”,而是创造主体自我生命的体验和表达 ,作为艺术交流而输入的外来因素固然可以给我们某种启发,但却不能代替自我精神的内部发展,一种新的艺术与文学现象最终能在我们的文学史之流中发生和发展,一定是因为它以某种方式进入了我们自己的结构,并受命于我们自己的滋生机制,换言之,它已经就是我们从主体意识出发对自我传统的某种创造性调整。 在艺术创作或是传播的过程中,任何一种依赖外界模式漠视自我精神独立的思维都是走不长远的。艺术有了独立意识,才会有魅力和感染力。 当代中国艺术是在工业文明及全球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对话中发展的,传统艺术以何种形式存在要取决于它能否适应工业化在中国的发展,取决于它与全球艺术的互动。 因此以艺术主体性构建新的译介思维,才能有一个与现代工业化文明相匹配的机制,实现与外界对话协调。从译介观点来看,语义包含了语言本意和艺术意义。 语言本意是从认知角度来揭示语言与事物的联系;艺术意义是从功能的视角反映语言、事物及语用制约因素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语义的传递,既受语用规则的制约,同时也受语境和语用目的的制约。 在翻译过程中,照顾其词汇和句子的内涵及外延,必须重视其包含的源语艺术信息。因为艺术不仅作用到语义的规范,而且制约了语义的表达形式。在文学的译介过程中,在对目的语艺术抱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努力保持本民族艺术的特色,使其负载的艺术信息能够忠实有效地传递出去,这也是艺术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责任所在。 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接触到中国文学的受众大部分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感兴趣的探讨者、诺贝尔获奖文学探讨学者或是文学专业的师生等人群。将中国的文学著作译成日文时, 若一味地考虑阅读的可读性,将一些词汇转化成目的语中对应的本土语言或是丢弃源语词汇进行创造性翻译,不利于这些读者的阅读和文学探讨。 同样,较少接触中国文学的师生在问卷中也表示希望在著作中看到更多原汁原味的中国艺术的东西,因为即使难免因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译介时发生冲突,也不足以引起很大的排斥。 或者说,这种冲突正是艺术魅力的一种体现。由此可见,适当地增减和改动是必要的,但必须保留源语艺术的特殊性, 以帮助中国文学更好地植入世界文学的土壤,民族的即世界的。 这是艺术主体性的读者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