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不可否认来自外界的艺术因素,在艺术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在提到“中外艺术交流”时,呈现的概念通常是考察这些中国知识分子(作家)接受了哪些外来艺术的熏陶和作用,然后在他们各自的创作中寻找与那些外来艺术相类似的特征,以此作为中国现代作家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在“中外艺术交流”中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
但是,中国文学以开放的姿态走到今天,此种单向的阐释模式显然不足以概括文学交流的特点。且随着艺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艺术的自我独立精神和主体意识逐渐兴起。 2017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著作几乎可以算目前这一时期的典型。 其中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创作于 1985 年 4 月,被认为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多年来很重要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使莫言找到了“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舞台,打开了他创作的闸门。后根据 2017 年 9 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莫言小说精短系列》为原本,译者吉田富夫选译了部分著作,收录在《莫言自選短編集》中,并于 2017 年 10 月在日本发行第一版,此书得以与日本读者见面。 2017年莫言获诺奖后,印发了第二版。 早在 1989 年莫言的小说就开始在日本被翻译出版。此后,莫言的大多数著作开始在日本传播,成为继鲁迅之后,文学著作在日本被翻译出版最完整的中国作家。 莫言的著作受川端康成等作家著作的作用很大。在演讲稿《神秘的日本与我的文学历程》里莫言写道:“从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里读到了这样一个句子:‘一只黑色壮硕的秋田狗,站在河边的一块踏石上舔着热水。’我感到眼前出现了一幅鲜明的画面,仿佛能够感受到谁的热气和狗的气息。 我想,原来狗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写进小说,原来连河里的热水与水边的踏石都可以成为小说的材料啊! 我的小说《白狗秋千架》的第一句话就是‘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流传数代之后,再也难见一匹纯种。 ’这是我的小说中第一次出现‘高密东北乡’的字眼,也是第一次提到对于‘纯种’的概念。从此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我的小说就多数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了。 ”之后莫言在京都学院的演讲 《我变成了小说的奴隶》 中也提到:“我的觉悟得之于阅读: 那是十五年前冬天里的一个深夜,当我从川端康成的《雪国》里读到‘一只黑色而狂逞的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块踏石上,久久地舔着热水’这样一个句子时,一幅生动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明白了什么是小说,我知道了我应该写什么,也知道了应该怎样写。 ” 可以说川端康成启迪了莫言在《白狗秋千架》中叙述故事的方式,成为他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助力,以及构建他文学王国的基石,引发了他之后一系列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小说的创作和在日本的推广,并有了以吉田富夫为主的固定译者群。 可以说在创作上,莫言的小说受日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川端康成提供的诸多启发为他提供了一种新的令人惊喜的思路,也成为日后译介过程中的推动力。 2017 年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 其著作首先在国内网站上销售一空,短时间内通过了紧急增印出版计划,也受到了海外读者的关注和追捧,这带动了国外译者对翻译莫言著作的热情。影视企业对莫言著作改编的邀约也纷至沓来。 2017 年 《白 狗秋千架 》改编成电影 《暖 》(日文电影名为《故郷の香り》),由秋实(苏小卫)编剧,霍建起导演执导,日本演员香川照之参演,获得了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二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这些奖项在当时引起了日本从事中国艺术探讨者的关注,为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在日本进一步推广开了好头。这一方面说明莫言著作的叙事思维和写作风格受川端康成作用,很接近日本受众,其中打动人心的人类共通的东西迎合了当今成年人的怀旧情绪,改编过的电影亦更具观赏性;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莫言著作在日本的译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艺术作用力的推波助澜, 其艺术衍生物也在市场不断兴起。 一、莫言著作《白狗秋千架》在日传播特征的调查 奈达在作品中常提到读者反应,是否能使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是翻译准确的一个评判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