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翻译批评;对话理论;对话 [论文摘要]:翻译批评的发展对推动翻译探讨发展有重要影响,它经历了从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再到读者中心的阐释模式,却无法摆脱独白的色彩。文章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从翻译批评的本质、功能、准则、规范尝试构建翻译批评的理论框架,以期在认识论上为翻译批评带来启示。 一、国内翻译批评近况 翻译批评,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与翻译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各种翻译理论的出现,都会为翻译批评带来新的理念和变化,如对等理论,读者反应,阐释学和解构主义均为翻译批评的发展拓宽了探讨的视野。翻译批评随着翻译探讨范式的演进而演变,亦出现了几种翻译批评探讨模式。 作者中心论以忠实于作者的原意为标准,文本不过是独特个体的表现形式。文本中心论将“忠实于原作”作为首要责任。读者中心论将读者的反应被视为译作的标准。尽管他们更新了自身的探讨视角,却切断了翻译活动过程的链条作者——文本——读者(译者),英语论文题目,进行的是独白式的探讨,满足不了翻译批评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前苏联哲学家巴赫金•米哈伊尔的对话理论提倡参与者之间对话,因此文章以其为理论基础,以期促进翻译批评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话理论概述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英语论文题目,从1920年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1935年的《小说话语》,到1961年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经过逐步的补充、深化和拓展,最终构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文章将集中研讨对话理论的几个核心问题: 1. 对话与对话性 巴赫金称文学著作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为“纯对话”。文章讨论的是对话理论意义上的对话:“同意或反对联系、肯定和补充联系、问和答的联系”。[1] 对话性指“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的特殊形式”。基于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略论,巴赫金得出结论:“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对话渗透到人们最深层的精神领域。 2. 对话生存的时空 对话生存的时空包括共时性和狂欢化。 同时存在和相互影响即共时性。对话语言在共时性的影响下,在一句话中表现两种不同的声音——双声语,而且,各种声音、各种意识,在对话中同时出现,必然产生争论、交锋。狂欢化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在狂欢化的时空里,每个参与者都积极参与和交流。 3. 对话联系:自我与他者 针对自我与他者的联系,巴赫金认为,我之存在是一个“我之自我”,我以外,皆为他者“于我之他”。自我意识的加强只有建立在与他者意识的对话联系上才能成为可能。没有他者,自我就不能生存和掌控自己。只有建立在互相反映,互相接受,互相认可的基础上,自我才能获得本身的完整性。 三、对话理论关照下翻译批评理论的框架 文章作者采用对话理论进一步对翻译批评理论的内部框架尝试进行重新透视与构建,包括本质,功能,准则和规范,以期获得一些对翻译批评理论框架的新认识。 1. 翻译批评的本质 1.1 翻译的本质 鉴于翻译批评是在翻译活动之后进行,作者将从对话理论角度审视翻译活动的本质。 文学著作一旦产生,与读者相遇,在其能动参与下,著作就被不断地诠释并经历着多重考验。作为原文本的第一读者,译者发挥他的主动性创造性地完成译作。在这其中,他不止是与原文本或者原作者相遇,还与心中假想的读者相遇。译者与目的语读者对话不可避免。译本在进入目的语文化的过程中,经受各种质疑与考验,使得译作与读者之间的对话不断循环。 由以上可看出,翻译是一场主体间对话的综合体,它不是单纯发生在原文本产生的空间或目的语文化的空间,而是译者在发挥主动性的同时,游走在原作(作者)和读者之间,来回调解,平衡,以期奏出和谐的乐章。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