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没有有意识地高效地应用阅读策略。这是当今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必须认真面对,加以改进。
关键词:阅读策略;问卷调查;略论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探讨者们的注意力逐渐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的策略等作用学习成绩的因素而进行探讨。对语言学习策略的探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而来的。 阅读策略探讨是学习策略的探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所有第二语言习得者而言,阅读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虽然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在英语学习者中,阅读理解仍是他们的一大难题。各式各样的阅读试题铺天盖地,学生们也整日埋头苦读,但看不到明显效果。既然是普遍的问题,那么问题的根源决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掌握得不够。笔者曾询问过所教的学生是否在阅读过程中使用阅读策略,回答是他们从没考虑过策略的问题。笔者认为,虽然学生没意识到阅读策略的存在,但在阅读过程中肯定有自己的阅读策略。如果能把学生们从无意识地使用阅读策略引导为有意识地使用,他们的阅读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探讨揭示以下几个问题:(1)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的整体水平怎样?(2)哪种阅读策略使用最频繁?(3)哪种策略使用最少?(4)阅读策略使用是否作用阅读成绩?
一、探讨措施 (一)探讨对象 参加本次实验的被试者为我校中文系二年级42名学生。这类学生至少有9年学习英语的历史,并且在大学都学习了大学英语课程。除此之外,他们刚刚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一定的阅读经历和经验。
(二)探讨工具 本次探讨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阅读策略调查问卷,共9项,分别为:(1)是否使用材料中事件的逻辑顺序判断不明白的部分?(2)是否使用原先对材料中所叙事件的了解判断不明白的部分?(3)是否使用语法知识推测句子或句子成分的意思?(4)是否使用那些和自己母语相似的词语来推测材料中的生词?(5)是否依赖上下文猜测生词?(6)利用字典查生词时是否考虑上下文?(7)是否先浏览全文以了解整个材料的大意?(8)是否问自己问题来检验对材料的理解?(9)是否使用一些上下文线索(如标题、插图、版面布局等)推测材料大意? 每项有5个选项:A(从来没有)、B(很少)、C(有时)、D(经常)、E(总是)。如果学生得分在35—45间,这说明使用了高效的阅读策略;若低于25分,那他的阅读策略就有待改进。
(三)数据的收集与略论 调查问卷利用课堂时间发给探讨对象,并要求按规定时间完成。问卷收集后,对所得的所有有效问卷,应用SPSS(Statistic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得出所有学生的总平均分、出现频率最高(众数)分数、单项平均分、有效阅读策略使用者和需改进者的比例、以及须改进阅读策略的学生的单项平均分。
二、结果 4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30.60分,出现频率最高的分数(众数)为30分,35—45间学生5名,占12%,25分以下1名,占2%。 42名学生的单项平均分如下表1所示(小数点后两位)。 因为统计结果中没有出现25分,且25分以下只有1名学生,为了找出规律,笔者将26分以及26分以下学生的单项平均分统计。
三、结论 (一)探讨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或多或少使用阅读策略,但平均分仅为30.60分,出现频率最高的分数(众数)为30分,35—45间的学生只占12%。这说明学生们使用阅读策略的总体水平不高,主动性不够,同时缺乏适当的指导。 从整体来看学生使用最多的阅读策略是第5项,即依赖上下文猜测生词。这项策略应该是英语学习者在长期学习实践中自己形成的,英语论文范文,也是许多教师反复强调的阅读策略。说明学生在对待单纯的生词方面已经游刃有余。26分及低于26分的学生使用最多的阅读策略是第9项,即使用一些上下文线索(如标题、插图、版面布局等)推测材料大意。这一项其实与第5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依赖于文章的整体来作出判断。使用最少的阅读策略两个表都显示的是第8项,即问自己问题来检验对材料的理解。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平日所做的阅读往往是多选式的阅读理解题,只追求正确答案而不在乎是否真正理解。这应该是当前考试方式带来的弊端。这方面应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争取让学生真正理解所读的文章,而不是带着功利心去寻找正确答案。 得分26分及低于26分的学生,经过对照发现他们平时的阅读成绩不是很理想,英语整体成绩也比较靠后。由此可见,阅读策略的使用对阅读成绩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而阅读水平又会作用到整个英语的学习。 总之,通过探讨发现,得高分者和低分者在阅读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异同。得高分者,他们的阅读观念正确,能积极主动地利用词典、参考书等资料,对新知识比较敏感,并且能灵活恰当地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