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文化二者之问相互依核,相互制约。在商校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相互结合是外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英语论文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外语人才基本素质的客观需要。在外语教学中只有把语言与文化紧密结合才能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结合 一、语言、文化的概念及相互联系 文化是个广泛的概念。它来源于社会,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属于文化的范畴。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是: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二者是部分和整体的联系。学习一种语言,其实也是在学习一种文化。人们在学习应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才能了解语言。这正如Juri Lotaman所说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 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1. 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关系。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满足学生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需要,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文化学习和专题探讨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合格外语人才的需要 曾经做过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的吴亦先生认为,外文系学生应该:(甲)成为博雅之士;(乙)了解西洋文明的精神;(丙)熟读西方文学的名著;(丁)创造今日的中国文学;(戊)交流东西方的思想。外语本来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与该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场景相关系的文化。然而,在现在的外语教学中却被曲解为一种纯粹的语言,一种失去了内在灵魂的工具性的语言。一个托福考600多分的外语系学生竟然对英美的历史文化借然不知,一个满嘴洋文的高级白领竟然只读《文化苦旅》、《丰乳肥臀》,而不知洛克、休漠为何方人杰。几十年来形成的外语教学弊端,是他们只识语言,不识文化,或者只晓得文体之美妙,却无法领略个中哲理之奥妙。 在中国改革开放,加人WTO的新形势下,猫要大批优秀的外语人才。对英语教学来说,为达到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外语人才,除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其它业务素质外,对英美文化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应当说后者比前者更难。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的异同,其中包括句法、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语境、得体性等。不下功夫了解这些异同,适应这些异同,就很难学好英语。人们常说的要用英语进行思维,实际上是用英语文化进行思维。实践证明,英语系的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时,交际的主要障碍已经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文化及交际模式的适应性。因此,我们要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了解和适应英美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在增加英语语感的同时,提高英美文化感。 3. 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在中国,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学习外语的问题。他们觉得,只要会外语,剩下的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解决。然而,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换在某个外国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成为不合常识的行为;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为一句带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去套外语,英语论文网站,有的时候套的对,有的时候则会套错。有些人将跨文化交际等同于外语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四会”能力当然重要,它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但它远不是问题的全部。仅能够应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并不能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 高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外语的第二课堂里反映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