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向图式。隐喻探讨的重点应是如何利用隐喻的认知功能帮助学习者利用已知的知识求解未知隐喻中的概念。从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这样隐喻就充当了学生学习较深奥知识,理解较抽象意义的桥梁。教师在教学当中有意识地讲解和灌输隐喻观,培养和诱发学生的隐喻观,对英语学习无疑会起到重要的影响。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常常会发现学生的作文语言枯燥、或不知所云等种种情况。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建立良好的隐喻观。平时对一些词句的理解不透,自然无法在写作当中灵活应用。一些学生的作文还缺乏逻辑性,常常本末倒置。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整体谋篇布局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多从图式理论和认知模式等方面多对学生进行篇章结构的略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与认知语言学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应该多关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关于英语教学不要只停留在公式化的结构转化的训练上,应该多从心理、认知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探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2]莱考夫.女人、火和危险事物.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7. [3]周红辉.认知隐喻能力与二语习得.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1.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5]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