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一种特殊的思考路径、一种审视语言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或观点 , 就是当代最为盛行的现代学习理论 — — — 社会建构主义。它揭示的思想 , 在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形势下 ,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面对社会发展和教改提出的新挑战 , 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涨呼声 , 作为外语教育的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学理论储备 ? 除了那些已熟知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技术外 , 外语教师还需要哪些对学习过程更本质的理解 , 从而使外语教与学更具有教育性、更能促进学习的成效和学习者全面素质的提高 ? 西方的一个心理学重要学派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视野。社会建构主义教育学家格拉塞费尔德 ( G laser field) 认为: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个体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 , 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其模式的要义为: 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 ,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 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 , 是补充互动的结果; 该模式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的作用 , 而处在中心位置的是知识建构的主体 — — — 学生 , 后三者则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 , 对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建构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该理论还汲取了人本主义的思想精华 ,特别注重学习者的全人发展 — — — 除认知发展外 , 还有以元认知为特征的学习能力的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和个性品质的发展。
一、社会建构主义的教育观
建构主义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学习者独立思考的权利。教师对建构主义教育学的最好实践是使用对话而不是向学生灌输信息; 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概念、论点等 , 问题留待他们去探索。问题解决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胜任感、成效感和快乐 , 这对促进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 , 教育要能丰富人的经验 , 其意义必须具有个人性 , 即对个人生活是重要的; 意义还必须实际可行 , 即有用和有效。建构主义不注重回答教学怎样才能有效 , 也不试图寻找优秀教师的共性 , 而认为没有任何两个教师或两种教学情况是一样的 , 因而重视对教师思想的个案探讨。一位建构主义学者认为: 高成效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分享他所发现的对他具有个人意义的东西。因此 , 教师本人与其所教是难以分开的。在教师和学生互动中 , 双方都在重新建构自己的认识措施、建构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是教师人格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认识世界的措施、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措施有更多的自我意识。
二、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试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不同的个体怎样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的 ? 他们怎样建构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 个体学习者总是要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带入学习中 ,因此学习本质是个人化、个别化的没有任何两个人会完全一样的学习。个体怎样看待世界、他们怎样理解在这个世界中的自己将会在个体学习和知识建构中起重要影响。卡尔• 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 , 是人格的发展 , 是自我的发展。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机械连结 ,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 因为具有不同经验的人在感知同一事物时 , 他的反应是不同的 , 因此 , 学习者了解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的本质在于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做出的一种自主、自觉地学习 , 它包括了价值、情感色彩设计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单纯的认知成分的参与 , 而且它是以个体的参与和投入为特征 , 是一种自发、自觉地学习 , 是从自我实现的倾向中产生的一种学习 , 学习者可自由地去实现自己的潜能 , 求得自己更充分的发展。由此可见 , 该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参与 , 认为没有感受的学习不是人的学习。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的自然结果 , 没有使学生投入学习任务中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三、建构主义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 — — — 反思性探讨者
教师 , 首先是“反思性从业者” (希昂 Schon) , 从业期间既是探讨者 , 又是中介者。作为探讨者 , 除熟悉专业知识和教法外 , 对学生 , 应积极钻研并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内在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 , 关键是营造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的心理氛围 , 包括和谐的师生联系、学生的安全感、教师对学生内在情绪的敏感度 , 倾听并接受学生的意见 ,非评判性的师生交流 , 自尊心的保护以及权力的合理分配等 , 以呵护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教师本人 , 教学中应注意反思如下问题:l) 反思自己在课堂上听学生发言时的方式、措施和态度。2) 反思自己在课堂上讲话的方式、措施和态度。3) 反省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力分配措施。4) 关注课堂活动 (尤其是小组活动) 中的学习过程和感受。5) 反省自己的态度和观念。6)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7) 调整自己内在的情感状况。探讨性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倡导的 , 探讨性教师应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所在。一个合格的探讨性教师 , 目标旨在于培养出出色的能够真正会“渔”的探讨性自主式学习者。教师是中介者 , 费厄斯坦认为自出生起 , 儿童的学习就受到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成人的干预和作用。他把这些在儿童学习中起重要影响的人物叫做中介者 (mediator) 。中介者与教师 — — — 仅仅作为信息传递者 , 其根本区别在于: 首先 , 中介影响是赋予权力 — — — 帮助学生获得发展、学会学习、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文化情境和社会变化 , 以及应对各种挑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中介影响联系到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的学习; 还联系到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第二 , 中介影响涉及中介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第三 , 强调相互影响 , 即学生对教师或中介者意图的反馈影响。中介者应具备如下导向:1. 重要性: 教师须使学生认识到某个特定学习任务的意义 , 让他们明白该活动对他们个人以及对社会的价值。2. 超越目前的目的: 学生还需要了解某个学习经验除了达到眼前目的外 , 还有更深远的意义。3. 让对方明白意图: 在呈现某个学习任务时 , 教师必须有清楚的意图 , 并让学生明白这个意图 , 并对意图做出反馈。4. 胜任感: 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完成所面对的学习任务。5. 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使学生有能力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学习、思考和行动。6. 确立目标: 使学生有能力制定现实的目标和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7. 挑战: 使学生需要挑战、寻求挑战 , 满足他们对挑战的需求。8. 认识变化: 使学生理解人是不断变化的 , 使他们有能力认识和评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9. 相信积极的结果: 使学生相信即使面对困难 , 也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10. 共享: 使学生理解合作 , 使他们懂得合作可以使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11. 个性: 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12. 归属感: 使学生感到自己属于一个团体和一种文化。我们知道 , 中介影响主要是借助语言实现的 , 作为英语教师 , 在多大程度上你可以用英语实现这些影响或功能 ?笔者认为 , 非带上教育改革的意识去教学 , 才有可能逐步实现。然而当前 , 为数不少的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形式主义的作用 , 循规蹈矩 , 滥用专门术语和教学技巧 , 陷入了职业性的专断 , 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只是空谈。
四、社会建构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传统课程和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 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外语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引发的思考和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 塑造自主、 “放任的”外语教师 &n,英语论文,英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