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隐喻能力是一种与语言教学尤其是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引导 学生掌握目标语言文化里的隐喻性认知机制 ,并在语言交际中应用隐喻和创造隐喻 ,符合外语教学的目标、 内容和层次。隐喻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在词汇教学、 阅读教学、 文化教学三个方面发挥主要影响。同时 ,隐喻的认知功能对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从隐喻的认知功能角度对学生进行训练 ,使学生透过表面的语言现象 ,捕捉其中的文化信息 ,培养学生对隐喻的认知功能敏锐的捕捉力和隐喻化的表达能力。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人们对隐喻的探讨突破了传统藩篱。本文从语言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出发 ,就隐喻思维与外语教学新思维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进行研讨 ,以探析一条对当前外语教学有所裨益的新途径。
一、 现代认知隐喻理论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形式上的修辞 ,是语言装饰的手段。然而近年来 ,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 ,一种修辞手段 ,它还是一种认知现象。Lakoff &Johns on在他们所著的将隐喻探讨真正纳入认知语言学探讨范畴的标志性作品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指出 ,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一种称为 “隐喻概念体系” 的本体思维方式 ,是人们认知、 思维、 语言、行为的基础。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不但在语言中 ,在思想和行动中 ,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 ,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Lakoff 进一步提出概念隐喻理论 ,应用源域 (s ource domain)与目标域( 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来解释隐喻。他认为隐喻表达是基于相似性基础上的跨域映射 ,即从人们比较熟悉 ,较为具体的源域 ,如时间域 TIME ,映射到一个不熟悉 ,较为抽象的目标域 ,如金钱域 MONEY。人们常常会说 “浪费时间 ,花费时间 ,节省时间” 是因为人们把金钱域内的概念投射到了时间域 ,把时间作为金钱来对待 ,即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Lakoff 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 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方式 ,是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基础。语言是隐喻性的 ,隐喻是人类拥有的最具语言生成力的力量 ,是词义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将隐喻认知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二、 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现代外语教学理念的角度看 ,在现代认知隐喻理论基础上形成的隐喻能力 ,即透析隐喻性语言现象其深层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掌握目标语言文化里的隐喻性认知机制 ,并在语言交际中应用隐喻和创造隐喻 ,符合外语教学的目标、 内容和层次。一方面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习目标语言达到了解目标文化 ,最终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隐喻的认知功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讲 ,处于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的隐喻认知机制就是连通语言和文化的桥梁 ,它使学习者透过语言符号洞察蕴含其中的目标文化内涵 ,在与母语文化的对照中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比如学习者通过 love is ajourney ,可以了解英语民族对爱情的认识观念。又如通过 Shakespeare 名句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中的隐喻可以了解英语民族对待人生的态度 ,并可以与汉语的 “人生如梦”, “人生是一场戏” 等概念隐喻进行跨文化略论。从这个意义上讲 ,通过辨析隐喻现象传授目标文化是在外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 ,外语教学要求通过传授语言知识 ,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技能 ,学以致用。我们认为 ,语言技能就是一种应用和创新技能。透析目标语言深层的隐喻性机制关于应用语言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习得这个机制有助于形成新的语言技能去创造性地应用目标语言。可见 ,隐喻能力是一种与语言教学尤其是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是必要的 ,也是重要的。
三、 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启示结合我国外语教学情况 ,笔者认为隐喻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至少应该在三个方面发挥影响。
(一)词汇教学 词汇学习是我国外语学习者普遍感到繁重而低效的一项学习任务。教师应该把隐喻意义的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一开始就用一种自上而下(top - down)的方式把隐喻的运作机制跟词汇语义的联想认知结合起来。由于基本词汇的隐喻意义很多 ,需要教师上课不断提及。例如 sur f一词 ,人们很难把冲浪运动和上网关系在一起 ,但自sur f the web ,sur f the net 出现以后 ,sur f 的隐喻性词义得到了有机地延伸 ,创造性地突现了网络世界的潇洒、 无拘无束、 新奇、 刺激、 为所欲为等特性。网络的以上特征是通过 sur f 一词隐喻式传感的。另外 ,隐喻认知理论关于一词多义现象(polyse2my)有着极强的解释力。而对多义词的掌握正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点。如 sharp ,学生多能记住其 “锋利的” 、 “尖锐的” 的意思 ,用来描述刀、 针等有边有尖的锐器 ,所以能够说出 sharp knife , sharp pin 之类的表达。但是关于 sharp 的其他词义 ,比如 “急剧的” (asharp drop in prices) 、 “清晰的” (a sharp contrast) 、 “刺鼻的” ( sharp taste of lemon juice) 、 “敏锐的” (a sharpmind) 、 , “严厉的” (a sharp remark) 、 “激烈的” (a sharpcompetition)等意义和用法一般知之甚少 ,不能自如使用。其原因就在于不能洞察 sharp 各义项之间的隐喻性跨域映射特征。殊不知这些意义分别 “受制于” intensity is force (密集是力) ,intensity is quick (密集是快)这两个概念隐喻 ,分别用 “力度” 和 “速度” 来理解“强度” 。又如 s oar 这个动词 ,学生读到 Thehawk s oared in the air 这个句子很容易理解 ,但关于s oaring price ,s oaring temperature 这样的表达就有些惊异了 ,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可以用具体事物的快速移动来理解抽象事物数量上的增长 ,即moving is ris2ing。隐喻是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词汇隐喻能力能够 “打通” 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壁垒 ,使貌似不相干的词义之间建立起概念隐喻机制 ,最终达到牢记词义和扩展词汇量的影响。 (二)阅读教学 当前非英语系学生所用教科书如 《新视野大学英语》 、 《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的课文语篇中隐喻或在词汇层面 ,或以篇章的形式出现。而这些隐喻多数是以相似性为基础 ,如 《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第二册第二课 “More Crime and Less Punishment” 一文中有这么一句:Our current crop of pris oners is an elitegroup , on the whole much more serious offenders thanthose who were once impris oned in Alcatraz。其中的 “crop” 使人不由得想起麦田里割了一茬又一茬的庄稼。而文中却用它来形容犯罪分子 ,这样就把社会上不断增加的犯罪人口巧妙地与长势旺盛的庄稼关系在起 ,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英语论文,英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