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从整体性教学模式改革教学高职高专英语系基础英语[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根据高职高专英语系的特殊性、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特点,应改革传统的课程安排,研讨从整体性教学的角度改革英语系基础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实施整体性教学的具体途径。

  
  高职高专英语系近况

  高职高专英语系的特点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英语课程与普通本科院校所教授的专业英语不同。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属于学术英语(EAP)范畴,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则应定位于职业英语(EOP)范畴。与高职院校的理工科专业相比,高职高专的实用英语系不具备纯高职性质;与普通高校的英语系相比,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又不够精深。高职高专英语系学生学制为三年,根据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的实用英语系教学大纲要求,大一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基础技能的培养,从大二开始到大三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大三第二学期为实习时间。
  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高职高专英语系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没有掌握学习措施,不能进行自主学习。高职高专生源一般来自普通高中或中专、中技、职高。来自普高的高职学生经过了六七年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与非普高毕业生相比较而言,普高生源为第五批录取学生),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观念与传统教学措施的作用,听力和口语能力极为薄弱,一方面听不懂,另一方面不敢讲、讲不出、讲出来别人也听不懂,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对口招生的“三校生”基础也相当薄弱,学习习惯差,有的学生英语入学考试分数非常低,听说能力几乎为零。
  高职高专英语系教学近况受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法、教学理念的作用,高职高专英语系教学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学生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之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没有显示出英语系学生与其他非英语系学生相比应有的口语上的优势。据有关人员在2017年8月对国内几十所高职高专及部分地方大学的150名非英语系与部分英语系毕业生进行的调查,84%的受访者在英语实际应用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听、说,70%的受访者在实际工作中,最能派上用场的是听、说、译三项技能。这表明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在毕业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要改变近况,需要对高职高专英语系的教学做出合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实用英语训练》大纲要求遵循“打好基础,强化能力,立足实用”的准则,把英语知识的学习寓于大量的听、说、读、写的教学实践中。高职英语系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重点,特别应注重大一阶段基础英语教学的开展。要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对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造一个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从课程安排上明确英语系各门课程的影响、地位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使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施整体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课程安排改革的必要性高职高专英语系开设的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精读(6~8课时/周)、泛读(2~3课时/周)、语音(2课时/周)、语法(2课时/周)、听力(2课时/周)、视听说(2课时/周)和口语(2课时/周)。这样的课时比例分配很容易误导学生,大多数学生认为精读课最重要,其他课程处于次要地位,于是将学习精力和重点放在精读课上,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口语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语言的最为本质的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就英语而言,口语技能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技能之一,居于说、听、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之首。对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听、说、读三种技能的提高上,因为在实际应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时,这三方面的能力是基础。根据Correll的观点,听读的技能为“接受技能”(receptive skills),说的技能为“生产技能”(productive skills),这三种技能之间的联系应该是以听读技能为基础,以说的技能为培养目标。毕业后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说英语的能力的高低应该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精读、泛读、语音、语法、听力和视听说的教学都应该定位为口语课程的预备课。口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尽量使学生应用在其他基础课程中学到的单词、句型和信息就某个话题进行口语表达,是其他课程的提高课。课程安排应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在进行口语输出能力培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准备。
  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现行的课程安排容易导致教学出现真空或重复的现象,英语毕业论文,一周内各门课程涉及的话题可能都不一样,使得学生每门课所接触的表达措施彼此独立,毫无关系,每门课的教学效果都只停留在接触某个话题单词和理解文章的初级层面上。有时由于课程之间涉及的话题一样,学生就可能重复劳动,比如完成查找与话题有关的信息这一类相同的作业。泛读课程每星期只有2~3个课时,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延续要以周来计算,学生的学习就会出现断层,致使在一次课上学到的新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巩固与深化,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还是不能就某个话题侃侃而谈,达不到实际应用的培养目标,这样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到毕业时口语水平仍然较低。要使学生在一定学习时间内可以就一个话题用英文进行交际,要求对各门课程的教学从整体上加以把握,除了从整体上把握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延续性之外,还应该在局部上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设置理论,在非单一性的语言培训项目或教学机构里,各单科课程的设置目的必须是单一的。多层次应该体现在机构内整体课程的设置上,而单课目标越明确单一则越好。英国语言学家耶登(J.Yalden)在《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原理》一书中将课程设置定义为“简化某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范围”。单课的设置目的性越单一,教师对教材的重点越容易把握,在课堂上的操作方向性越明确。单课重点突出了,才能起到强化语言学习的效果。单课内如果同时有多个重点的话,只可能导致蜻蜓点水般的肤英语论文,于学生并没多大好处。指望一门课程能囊括语言学习的各个领域是不科学也是不实际的。因此,要明确每门课程在教学中的影响、地位与教学内容的重心。
  实施整体性教学的可能性英语系课程基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目标,分别开设了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语法与翻译等课程,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没有本质的不同,不涉及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只是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安排上应该按照“一个整体的几个方面”的思路,使各门课程的教学具有整体性,不至于彼此割裂。
  

基础英语的整体性教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