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听是十分重要的技能。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费斯(W.M.Rivers)和坦珀利(M.S.Temperly)的统计,听在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45%。英语听力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英语系基础教学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口译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技能,也是英语系高年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由于口译过程的第一环节是听的能力,听懂是口译的关键步骤,对源语的听辨理解成为整个口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具备良好的听力水平是培养良好听辨能力的基础(王燕,2017:12)。但与普通听力技能相比,口译听辨的难度更大,对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要求更高,因而给基础阶段的听力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尝试从口译听辨的角度,借鉴口译听辨训练的理念和措施,研讨如何改善英语系基础阶段的听力教学,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为高年级口译听辨能力的培养和口译技能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梅德明,2017:6)。作为口译的前提和基础,口译听辨理解技能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日益得到重视,许多口译专家和教师对口译听辨的培训理念和策略进行了研讨,使其在理论和措施上不断成熟和发展。国际著名的口译专家Gile(1995:162)将口译中的听力活动定义为“所有与听力理解有关的活动,包括译者对语音符号的辨析、识别字词的涵义到最后决定讲话人所表达的意思”,并提出了经典的口译理解方程式:C(理解)=KL(语言知识)/EKL(非语言知识)/A(略论)。刘宓庆(2017:87)指出口译听力既包括“听”(接收、理解),也包括“力”(加工、产生),涵盖了从信息的捕捉分解、综合到理解的全过程。王燕(2017:12)认为口译“听辨”(Listening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不仅要“听”还要“辨”,即思考、略论,在听辨过程中我们接收到源语信息,并通过种种略论手段把接收到的信息纳入到我们的理解范畴。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研讨了提高口译听辨技能的措施,如刘伯祥(1999)、王永秋(2017)、李学兵(2017)、姜海红(2017)、卢信朝(2017)、徐然(2017),这些措施主要围绕口译听力的内容和技巧展开,包括选择各种题材和形式、不同口音和语速的材料进行听力练习,抓住源语意义和逻辑联系,把握句子的核心结构,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预测,分配注意力,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等。
三、英语系听力教学的近况及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往往只重视视觉输入(阅读)技能,英语论文范文,而忽视听觉输入(听力)技能,从而导致英语学习者(包括英语系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较弱,听力整体水平偏低。这从每年的全国高校英语系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成绩中可见一斑。以2017年全国英语专四考试为例,在总分30分的听力成绩中(含听写和听力理解两部分),考生的平均成绩仅为14分,这足以说明当前英语系学生的听力近况不容乐观。虽然听力已成为大多数英语系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中最迫切需要提高的技能,但由于听力课时较少(一般为每周2课时),课堂教学内容和训练技巧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限,因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提高慢,不少学习者对听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降低,甚至出现对听力学习的负面情绪,如厌倦、沮丧、恐惧等。因此,如何改善英语系的听力教学,树立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为高年级的口译课程学习进一步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已成为高校英语系教学所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口译听辨训练给英语系听力教学的启示
结合上述口译听辨训练的理念和措施,并针对英语系听力教学的近况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口译听辨训练在听力材料选择、听力技能训练、听力习惯培养等三个方面给英语系的听力教学带来如下启示:1.拓宽听力材料的范围,激发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传统的听力教学内容较窄,往往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练习,课堂上教师通过反复地播放课本上的听力材料来进行听力教学,虽然这些材料都是英语原文,但大部分内容还是属于非真实录音,缺乏日常英语的特点、时效性和现场感。因此,口译听辨训练给英语系听力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在配合使用听力课本的同时,应尽量拓宽听力材料的范围,选择真实的听力素材并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事实上,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种类繁多的影视音像英语、新鲜快捷的广播新闻英语、真实生动的演讲访谈英语都不难寻觅,它们将为听力教学提供丰富的语音资源。这些风格各异的听力材料具有原汁原味、自然纯正的特点,教师既可以在听力课堂上使用,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听力练习。这样的听力材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能营造更活跃的听力课堂,使他们在课后更积极主动地练习听力,熟悉富于日常英语特点的现场有声资源,为高年级的口译听辨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2.强化听力微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具体的听力技巧。传统的听力教学中往往采取“听录音-讲答案-复听录音”的模式,通过让学生完成大量测试形式的练习然后讲解答案来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由于大部分训练的题型是选择题和判断题,很多具体的听力技能就无法进行强化和提高。口译听辨训练的启示给英语系听力教学的启示是:听力教学中应该强化全面系统的听力微技能训练,如预测联想、辨认关键词、把握主要观点和大意、短期记忆、记笔记等,教师可以突破课本练习的局限,采取让学生模仿、跟读、解释、复述、听写、笔记等多种形式来强化听力技能,提高学生具体的听力技巧,从而达到《高校英语系教学大纲》(2017)设定的目标“,英语听力课程应在听力理解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初步克服听力障碍,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在一般社交场合的交谈和相当于中等难度的听力材料,英语论文网站,能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略论、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并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3.兼顾语言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学生在接受传统的听力训练时,注意力往往放在语言形式上,对源语中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措施过于关注,而忽略上下文、语篇逻辑和话语内容及说话人表达的真实意图。此外,由于听力训练的材料通常是标准的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且很多情况下是为了照顾听者而故意放慢语速的录音,造成学生对包含连读、弱读、同化、省音等动态的英语语流,以及不同口音、不同语速的英语材料听力理解的困难。因此,借鉴口译听辨训练的措施,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语音语调等语言形式,还应将听力理解定位在对语篇逻辑意义和原话意图的把握上,同时兼顾语言形式和内容,还应训练他们有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现实交际场合下那种不间断、不重复、前后关联的动态语流上,逐渐适应不同口音、不同语速的英语材料,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为顺利实现向高年级口译听辨技能的过渡夯实基础。
五、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