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问题在听力测试中的可操作性[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真实性问题听力测试中的可操作性          
本文正是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入手,研讨其真实性问题听力测试中的可操作性和深远作用。英语听力作为“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之首,在涉及英语语言学知识之外,还涉及心理学、神经学、社会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国内外英语教学与探讨专家普遍认同语言有声、听说领先的情况下,英语听力测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英语语言测试理论经历了变化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语言测试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结构主义测试法。这一时期最广泛的听力测试题型就是多项选择题。自70年代中期起,出现了综合测试法,该措施采用综合方式从整体上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测试,其代表题型是听写和填空。此后出现了交际语言测试法。所谓交际语言测试法,就是要测试在语言交际场合中“怎么用”,而不是脱离语言交际功能来测试“用什么”〔1〕。
交际语言测试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真实性。我国教育部从2017年开始推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其中一项重大的方法就是加大听力考核的分数额度,由原来的20%上升为35%。同时,听力题材选用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等更具有真实性的材料,目的在于测试学生真实的听力理解能力。这意味着大学英语听力测试必须能反映测试对象的语言交际能力。关于英语听力测试而言,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有助于打开测试的思路,转变测试的角度,提高测试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提出,让测试的关注点,不再仅仅停留在测试者所掌握的英语知识,而是更多地投向测试者能否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正是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入手,研讨其真实性问题在听力测试中的可操作性和深远作用。
一、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核心是交际能力的学说。这一学说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ellHymes)首先提出的。8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卡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对该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延伸,认定了语言作为单纯知识体系以外的社会交际工具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运用语言学家巴克曼(Bachma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交际语言能力测试模式,引起了语言测试界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对于语言能力学说中最全面、最完整的学说”〔2〕。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强调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和交际性而非某个语言技能或某个语言点的掌握情况〔3〕。巴克曼在《语言测试要略》(1990)一书中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测试模式,即说话人的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加上生理心理机制在特定场景中共同影响,达到交际目的。该模式如图一。巴克曼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应当包括: (1)语言能力,即组织篇章能力(如词法、句法、衔接)和语用能力(如言语知识和社会语言知识); (2)策略能力,即在具体情景下应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心理能力(如评价策略、确定目标策略、制定计划策略、执行计划策略); (3)心理生理机制,即语言交际中的神经和心理过程(如在接受语言过程中使用的为视听技能,在产生语言过程中使用的为神经肌肉技能)。
巴克曼所提出的语言交际能力测试模式,更加客观全面地阐释了交际能力各个构成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联系。从简单的并列到复杂的互动,语言的使用过程被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模式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环境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关系在一起,强调的是测试要再现交际场合的真实性。同时,重视语言在具体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使用,突出语言能力的掌握和运用。与传统测试中绝对的、静态的、抽象的和理想化的概念相比,以测试交际能力为宗旨的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以其相对的、动态的、具体的、可比的特点,将测试内容与语言实际应用紧密关系,重语言宏观交际效果,轻语言微观成分。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提出,不仅是语言测试理论的革新,同时也为语言测试的探讨和实践拓展了道路,为语言测试探讨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            
语言测试是受试者应用语言知识或技能完成测试任务的过程,是一种受试者在特定情景(测试)下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交互过程。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指受试者在测试中使用目标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相似程度。换句话说,是语言测试与语言交际的统一程度。测试的真实性,意味着考试的语言行为要复现真实生活中而不是考试中的语言行为〔4〕。
(一)听力测试材料的真实性。真实听力材料指现实真实交际环境中所使用的自然语言,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口头交流材料,而不是专为语言学习者设计经人为加工而简单化的语言。言语理解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而听力理解是言语理解的最普遍的形式〔5〕。听力过程是听者对听觉器官收到的信号进行略论、辨别、归类,同时和已有的言语信息建立关系,从而在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次感知和理解言语信号所表示的意义。由此可见,听力理解包含两个过程:言语知觉和言语理解。“言语知觉的基本任务就是从语言信号中抽出语音切分成分,然后组织音节等较高级的单位。言语理解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对所感知的言语信号即词语进行解码而揭示其思想内容。”〔6〕只有信息接受者和发出者在语音、语法、语义等层次上拥有一致的语音解码,才可以顺利完成听力理解。
由此可见,在听力测试中采用真实性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熟悉现实语音弱化、重音、连读、停顿、节奏等语言特点,而且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拓展现实信息输入,增强语言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真实听力测试材料来源很广泛,有电视广播节目、网络资源、录像节目、原版电影等。与专门为测试而设计的听力材料相比,真实听力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语速自然化。真实听力材料语速自然,在交流过程中时快时缓,与传统听力测试材料相比,整体语速较快。(2)表述口语化。真实听力材料中交际者口音不一,并难免出现犹豫、反复、中断、简化、省略、修正、重复、插话等情况。(3)交流背景化。真实听力材料往往包含嘈杂的背景声音,弥补了传统材料中真空的现象,再现了交流情景的真实性。(4)信息复杂化。真实听力材料是交际者在即兴说话时的语言交流,结构松散,在交流中有不少冗余的话语,信息量较大、较杂乱。(5)内容多样化。真实材料题材丰富,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语言形式,融合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资源,内容丰富多样,是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6)语言时代化。真实听力材料时效性强,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社会和语言的变化。
(二)听力测试任务的真实性。测试任务的真实性是指测试任务与现实中语言交际任务的相似程度,为了实现测试的真实性,测试任务就是要与现实交际任务一致〔7〕。真实的测试任务可以有效地避免测试构想代表性不足的状况。如果测试有较高的真实性,即测试任务特征与真实生活中使用的任务特征有较高的一致性,那么对测试任务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能力的评价就可以推断出测试者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语用能力。巴克曼和帕默(Palmer)在所编著的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中对“语言使用任务”进行了定义, 英语论文 即在特定的情景中个人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或者目标而使用语言的活动〔8〕。
测试对象能否完成测试任务就代表是否具备在真实生活中应用语言的能力。即使是具有真实性材料的测试,如果测试任务不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测试结果也不可能真正反映测试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听力理解能力。为了保障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其任务设计需要兼顾:(1)针对性。依据听力测试的对象和测试内容来确定测试任务类型,如列举型任务、整理型任务、比较型任务、解决问题型任务、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项目型任务等。(2)可操作性。测试任务应该难易得当,时间合理,信息工具充分,太难太易或者时间工具不充足,都会作用测试者真正水平的发挥,不利于测试的目标。(3)系统性。测试任务的设计取决于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训练的要求。所设计的任务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个任务可以衔接起来,形成“任务,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