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略论听力材料的口语特点和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英语论文对听力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听力 口语 教学 语言知识 非语言知识 Abstract:This paper,by analyzing the oral characteristics of Listening materials and the difficulties which listenersmeetwith in listening, presents some ideas about teaching listening. Key words:listening;spoken language;teaching;language knowledge;schematic knowledge 听力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除了学习者缺乏听英语的环境之外,尚有若干其它的因素制约着学习者听力水平的提高。本文拟研讨听力材料的口语特点、学习者在听力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听力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并浅谈述笔者对听力课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听力材料口语的特点听力教材以会话为主,而会话属于口语的范畴,因此,了解口语的特点以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听力课的重要任务之一。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其口语和书面语形式都有较大的差距。据说,阿拉伯国家的儿童在上学后所学的书面语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一种新的语言。英语的口语和书面语虽然没有如此大的不同,但两者之间的异同是明显的。国外许多的语言学家在论述听力理解和听力教学时一般都要提到口语与听力的联系以及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如Brown Yule(1983),Richards J(1983),Underwood M(1989)和Urp(1984)。根据他们的略论和探讨,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相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1)大多数的英语口语在句法上比书面语要简单得多,主要在于说话者很少使用从句。例如:(A)The plant died.They’ve been away.Nobodywa-tered it.They’d left in the sun,you see.(B)The plant,which they’d left in the sun,died be-cause nobodywatered itwhile theywere away.在(A)中,信息的载体是一些短句,结构虽然松散,简单,但并不比(B)中的语句更容易理解,因为,短句之间明显存在着各种联系,但这些联系并没有联系词来连接,所以给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在(B)中,全部信息集中在一个复合句中--—主句、定语从句、原因从句和时间从句。它们之前的联系由which、because和while这样的联系词来表示,结构严谨,意义一目了然。2)说话者经常使用不完整的或者省略的句子。 句子的省略指句子中某部分的略去,这些部分包括名词、代词、助动词、动词或定冠词。句子的省略在口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英语论文而且也是语言学家探讨的对象。在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中,列文森Leven-son(1983)的会话含意三准则很有作用,其中“信息准则”中的说话人原则解释了句子的省略现象。这一原则是“最小极限化。尽量表达最小极限的话语信息,只要能够达到交际的目的即可。”这是说话人以传达信息为目的,而信息的传达越经济简单越好,这是因为曾经提到过的词汇和短语成为赘语或多余的语言,如, “When will you be back?”“Tomorrow may-be.”整个答句应为,“Maybe I’ll be back tomorrow,”由于”I’ll be back”已经提到过,没有必要再说,所以出现了上面的省略现象。3)停顿和填充项停顿和迟疑是口语中常见的现象,可以说是口语的组成部分。Ur(1984)认为,口语具有瞬时性的特点,即是说,说话者所要说的或所要表达的都是未经过准备、随想随说的。在说话时说话者需要时间来考虑一下该说什么和如何说这样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停顿。按照Richards的统计,停顿和迟疑要占整个谈话时间的30%—50%。停顿分无声停顿和有声停顿两种。有声停顿包括以下这样的填充项:uh,oh,hmm,ah,well,say,sort,of,kind of,I mean,I think,I guess等。说话者使用填充项的目的在于避免因较长时间的停顿能造成的尴尬场面或者说话中尽量将句子拉长以争取多一点的思考时间,所以填充项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对于这一点,听力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清楚,在听力训练时不要给予太多的注意,而将注意力放在重点的信息上。 二、听力学习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听力是一种接受性的技能,学习者从听力材料中接收信息并利用自身知识去解读信息,也就是理解。理解语篇信息至少需要两方面的知识:1)语言知识;2)非语言知识,包括图式知识、认知能力、学习心理和习惯等。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直接作用着听力理解。一般说来,接受听能训练的学习者在此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外语语言知识,而听力材料语言比书面材料的语言要简单,按理,听力应相对容易一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方面,词汇有正式用语和非正式用语之分,学习者在阅读课上学到的词汇以正式用语为主,而听力材料中多是一些非正式用语,学习者尚需要将它们对应起来,如,raise one’s hand和put up one’s hand,两者意义相同,但前者几乎不用于口语。所以,学习者有必要注意学习非正式用语。另一方面,学习者阅读课上学习词汇时,一般只学习词汇的发音、定义和用法,但不能听到该词汇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如:是否与前面或后面的单词产生连读,是否有弱读等,因此,学习者学习过并且熟悉某个词不一定在听力中就能听出来。上面谈到,即使学习过的词汇尚不一定能够在听力训练时识别出来,如果遇到生词,则使听力理解更加困难。Underwood(1989)说:“一个词汇可以象突然落下的障碍,横挡在听者面前。”如果一个听力语篇有许多这样的障碍,听的过程中就象充满了沟坎一样,无法顺利进行。我们知道,语言中存在着某些词与另外一些词经常在一起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固定搭配的现象。例如,在圣诞节期间,人们说“Merry Christmas”而不说“Happy Christmas”;说“makea living”而不说“do a liv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