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论文写作/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举措》[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采取交际法与传统相结合,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并采取以写作促阅读的做法,英语论文是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对英语阅读的要求,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举措。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泛读; 交际法; 文化背景

英语阅读课是高校英语系在基础阶段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略论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尝试。

一、突破传统,加强阅读课的文化导入力度
在问卷中,对“你认为语法、词汇、文章略论、背景知识介绍、阅读技巧这些方面在阅读课上主次顺序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的回答,92%的同学将背景知识放在首要位置,排在第二位的则是阅读技巧,而只有2%的同学认为应把词汇语法放在首位。这一结果充分反映了一年级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需求。同学们普遍反映以死记硬背语法词汇为重点的传统中学英语教育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进入大学以来,尤其是以英语为一门专业来学习,这方面知识的贫乏严重制约着阅读速度的提高和阅读理解的正确性。在中学阶段,当然也不排除在某些大学,中国的外语教师往往喜欢在教室里花费很多的时间为学生讲解词汇的用法以及句子层面上的语法难点,试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则忙于背那些语法规则和单词。诚然这些无疑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而无论教者还是学者都极容易产生一种踏实的成就感,因为他们认为掌握了语法规则和一定数量的词汇就意味着掌握了英语;但是,这种孤立片面的学习一方面有碍语感的培养,另一方面有碍认知结构的形成。
从理论上来讲,随着英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各种阅读理解理论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使得人们越来越强调读者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是指读者的背景知识状况,也就是读者对文段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认知论的逻辑是:如果读者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就无法读懂文段;如果背景知识不充分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背景知识同输入信息的错误会导致误解,改善读者的背景知识就能够改善读者的理解力(罗竞1992)。再者,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外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Johnson(1982)在对英语阅读中建立背景知识的效果的探讨中指出,学生对背景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英语阅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这一以自觉学习活动为主的群体而言。这在客观上就对阅读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身既要有渊博的背景知识,又要摈弃那种逐字逐句讲解翻译的教学措施,以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

二、拓宽视角,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交际式课堂活动
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不能是一个被动的灌输的过程,否则教学就又会回复到填鸭式的老路上来。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交际法与传统法相结合的准则。交际教学法自诞生以来,便受到许多学者和语言教师的青睐。在中国,人们对交际法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这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讲解占去了课堂的主要时间,知识的传授完全是单方面的灌输;学生则被动地听,由于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语言实践,学习积极性和个性发展受到抑制,因而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教师应应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他们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并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注重启发式引导学生。
一般认为,交际法教学只适合于精读课或者口语课,而阅读课采用此法似乎有点“不务正业”,因为每周2课时的阅读似乎不允许教师开展阅读以外的其他的教学活动。然而实践证明,在阅读课上贯穿交际法不仅有利于调节阅读课上沉闷的课堂气氛,还能够使同学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弥补了课堂上时间不足以及教师一人知识面局限的缺点。在问卷中,85%的同学对阅读课上采取分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表示欢迎,6%的同学认为可有可无,9%的同学则认为在阅读课上开展交流浪费时间。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因为学生个性的异同而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但总体上来看,这种尝试应该是成功的,能帮助学生将输入的课堂活动变为纳入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就学习材料的内容提出有关文化异同的问题并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
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培养交际能力。人们往往存在一种偏见,似乎一提到交际能力,就应该排斥传统的教学措施,就应摈弃语言知识的传授。结果是在课堂上过分强调语言的“流利度”,而忽视语言的“准确性”;过分强调口头的训练,而忽视笔头的功夫;过分强调交际环境的营造,而忽视教材的发掘和外语信息的摄入量。这种偏见在阅读课上也同样应该避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授课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讨论;其次,师生互动要有趣味性,否则就会造成冷场;第三,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异同,平衡开朗活泼的学生和内向腼腆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时间,以避免个别积极学生“独揽江山”的局面。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