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创新,促使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二级要求课内阅读量为25万词,课外阅读量为50万词。四级要求课内阅读量为37.5万词,课外阅读量为62.5万词。”而每周2节课时,教师的重点则全放在所选用的教材之上,这不仅导致课内阅读量无法完成,课外阅读量更无从谈起。所以,广大的阅读任务应该是课外的自觉的活动。司托茨基(Stotsky)在1987年综合了有关阅读与写作的联系的调查后发现:写作活动对提高阅读理解非常有用,反之,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的措施也证明很有效的。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认为阅读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创造意义的行为。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把对一篇阅读材料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完成“创造意义”这种行为。“读写结合”的教学措施能使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大量接触语言材料。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紧密相联,语言的输入靠听读,语言的输出靠说写。输入与输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输入的越丰富,输出的就越准确、流利。 因此,读写结合的措施如果在泛读课上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则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教师应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读物并写出读书报告。笔者要求本班学生自选所感兴趣的书籍材料,阅读并写出读后感,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以及阅读的用心程度。此外,写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和使用英语的能力。 阅读课一向被认为是一门难以把握的课程,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惟“读”字才能解决。但是通过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尝试,在阅读课上强调文化导入可以置学生于真正的外语语境,交际法的使用有利于改善传统上阅读课沉闷乏味的气氛,读写结合不失为检测课外阅读的有效手段。三者相辅相成,课堂内外互相补充,能使阅读课成为信息量大但不枯燥的一种课型,并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对英语系阅读课的要求,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 1 ] Krasheo,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 Longman, 1988. [ 2 ] Littlewood, 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 [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 桂诗春.认知与外语学习[J].外语教学与探讨,1992,(3). [4] 何兆熊.语用、意义和语境[J].外国语,1987,(5). [5]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措施[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英语论文,英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