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探讨背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日益增多,掌握一门外语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外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传统语言教学只重视语言的习得,却忽略了它的对立面--语言磨蚀。事实证明,我国外语学习者数量多,投入大,但是回报却不尽人意。在我国,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外语学习者在除了课堂外的时间中,接触到外语的机会极其有限,如此很容易导致既有外语知识和技能的流失。所以,语言磨蚀必须受到广大语言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从而提高外语教学效果。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磨蚀与二语习得两者之间有着引人注目的相似点:语言间作用,年龄,个体异同,语言背景,社会心理因素,如语言磨蚀的态度和动机(De Bot, 1999)。语言磨蚀探讨涉及多个领域,如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神经学等。在语言磨蚀探讨之前,曾有学者指出大脑损伤能导致语言丧失(language loss)。神经损伤导致的失语症是语言技能磨蚀发生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语言磨蚀学科创立时,语言磨蚀探讨与病理语言学属统一探讨范畴。虽然语言磨蚀的表现形式与老年痴呆、失语症和帕金森氏综合症是相似的,即语言能力的下降,但是语言磨蚀与以上病症的发生机制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倪传斌(2017)指出,语言磨蚀属于一个随着受蚀语使用的减少和停止,人脑认知的自然生理性过程,这与遗忘一样,均为大脑正常的认知机制。1980年,在美国举办的首届专题研究会标志着此学科的成立,其中,大会收录的 12篇论文中,与外语磨蚀相关的达到了 10 篇之多(Lambert& Freed, 1982)。此后学术界广泛开展有关语言磨蚀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取得了许多价值重大的探讨成果并最终确立了语言磨蚀在二语习得领域的重要地位。
……………
1.2 探讨目的和意义
曾经习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会随着时间产生磨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一旦已学习过的语言知识技能完全丧失之后,重新学习这些知识技能关于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项困难重重并且耗时耗力的工作。面对这样一种情形,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或者减慢语言磨蚀成为目前英语教学的迫切之举。而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应对词汇磨蚀,这个问题无论是对英语学习还是对英语教学都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对于语言磨蚀,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说模式:回归假说、阈值假说、提取失败假说、保留范式假说、再学习假说等。再学习假说认为再学习一门语言应该比第一次学习的速度要快得多。Hansen(1980)认为,再学习要比刚开始学习容易而且迅速。通过再学习,曾经习得过的的语言知识就有可能被激活到可以检索到的水准。而关于新学习的知识,英语论文,即使经过相同时间的学习,但还是不如旧知识容易被激活。因此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再学习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以往对于再学习假说的探讨都是限于理论层面,本文旨在通过对再学习假说的实证探讨来验证其巨大优越性,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启示,使英语学习者有效地学习与掌握英语词汇。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言磨蚀的概念
语言磨蚀是“母语结构纳入到二语中”的过程;Seliger & Vago(1991)认为是“母语结构的瓦解”,是“结构上发生的任何偏离都可被视为语言磨蚀”(钟守满、孙崇飞,2017)。语言磨蚀是“给个体间或语言社团成员间带来交际困难的语言变化”,是“语言技能因语言使用受限而逐渐磨损的过程”;还有观点认为是“一种自然现象,普遍表现为语际接触中说话者不再掌握某种语言” (钟守满、孙崇飞,英语论文范文,2017)。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应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倪传斌,2017)。语言习得不仅包括学习和获得的一面,也包括丧失、磨蚀的一面;不仅有上升、发展的一面,也有僵化、退化的一面(蔡寒松,2017)。在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同时存在、不可分割,是制约外语学习者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而传统的外语教学多重视如何让学生学到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即语言习得的过程,却忽视了语言能力的退化。对语言磨蚀的定义则能解释语言退化这一过程,并引起广大外语探讨工作者的重视。由于磨蚀探讨还是比较新的探讨领域,不同的学者探讨视角也不尽相同,出现了不同的定义。最早将语言磨蚀现象引入语言学领域的是 Lambert (1982),他将语言磨蚀现象定义为:“个体或整个语言社团全体成员某种语言整体或部分的丢失,也指处于双语环境中的语言持有者母语使用技能的减退或少数民族成员在语际交往中,由于政治或经济等因素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的现象。”但是这个定义过于宽泛。(钟守满、孙崇飞,2017)
………………
2.2 语言磨蚀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