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中移动动词的对比思考
该文对汉语移动动词“来、去”与英语移动动词come go的语用意义以及它们的指示条件进行的探讨比较详细,文章还对各种指示语也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但是文章并未涉及到它们的句法、语义的探讨,因此探讨视角显得比较单一。
第一章 汉语“来、去”与英语come. go句法功能对比 现代汉语中“来、去”和英语中的come, go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义多样,句法功能也非常丰富。一F面我们将分别描述“来、去”与come, go句法功能,然后将它们的句法功能进行刘一比。 1.1“来、去”的句法功能 本节将主要阐述“来、去”的句法功能,下面分别展开。 1.1.1“来”的句法功能 通过对大量语料的探讨,我们得出“来”有如下句法功能: 第一:可以单独作谓语。例如: (1)他明天来。 (2)老赵已经来了。(选自《现代汉语八百词》例 (3)听你是南方口音,怎么从北京来? 以上用例中,英语论文,“来”都是在句中单独做谓语,被当做实义动词用,此时“来”的语义特征是【/移动】,表示的是说话人趋向中心地点移动,,,-,是表示趋向的动作动词。 第二:可以跟宾语结合构成述宾结构作谓语。例如: (4)他来了我家。 (6)前面来了一个人。 (7)家里来了儿个客人。(选自《汉语动词用法词典))) 以上用例中,都是“来”在句中与宾语结合,构成述宾结构,充当句子的谓语。所不同的是例(4)、例(s)都是“来/处所宾语’,,此时的“来”仍表示的是空间位移,而例(6)、例(7)都是“处所词语十来十名词”,构成了隐现句,此时的“来”表示“出现”义,并不表示空间位移。 第三:可以用在动词后构成述补结构在句中充当补语。如: (8)这时她哨悄地走来。 (9)“我又不是你肚一子里的蛔虫,哪知道你今天会飞来。” (10)人们抱头鼠窜,英语毕业论文,石静横穿混乱的人群向我们跑来,头发湿渡渡地贴在额土颊边,雨水流进她大张的嘴。 (11)不久寄来他的信。
参考文献: Clark, Eve V. 1974. Normal states and evaluative viewpoints [J]. Language 50: 316-332 Fillmore, C. 1966. Deictic Categories in the Semantics of "come'' [J]. Fonndations of Languages(2): 219-222 Langacker, R. W. 1985.
Observation and Speculations on Subjiectivity [A]. In John Haiman (ed). Iconicity in Syntax [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l 13一127. Zhou, Minglang and Ping Fu. 1996. Physical space and social space: how to come and go in Chinese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Deixis, Nancy.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7 绪论 7-15 0.1 选题理由 7 0.2 选题价值 7-8 0.3 国内外对于该课题的探讨近况及趋势 8-14 0.3.1 对于汉语"来、去"的探讨 8-10 0.3.2 对于英语come、go的探讨 10-11 0.3.3 对于"来、去"与come、go的对比探讨 11-14 0.4 拟采取的探讨措施和探讨手段及语料来源 14-15 0.4.1 拟采取的探讨措施和探讨手段 14 0.4.2 本文的语料来源 14-15 第一章 汉语"来、去"与英语come、go句法功能对比 15-28 1.1 "来、去"的句法功能 15-19 1.1.1 "来"的句法功能 15-17 1.1.2 "去"的句法功能 17-19 1.2 come、go的句法功能 19-23 1.2.1 come的句法功能 19-21 1.2.2 go的句法功能 21-23 1.3 "来、去"与come、go句法功能对比 23-28 1.3.1 "来"与come的句法功能对比 23-25 1.3.2 "去"与go的句法功能对比 25-28 第二章 "来、去"与come、go的语义特征对比 28-44 2.1 对于语义特征略论法 28-29 2.2 "来、去"的语义特征 29-34 2.3 come、go的语义特征 34-38 2.4 "来、去"与come、go语义特征对比 38-44 第三章 "来、去"与come、go的语用对比 44-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