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语教学如果能将文化欣赏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扩展学生的人文知识面并增强他们的文化敏感度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杂志标题由于富蕴文化讯息,极有语言文化教学探讨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在对一些杂志标题进行描述性略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从音韵、构词和意义等几个方面略论杂志标题语言模式的项目对照表。希望这样一个项目对照表能对从事外语教学的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1. 引言 2. 理论回顾H. D. Brown(1986)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往往也是第二文化的学习。C. Kramsch (1993) 也指出,外语课堂教学中,不管是语法练习,还是交际活动,又或是课文讨论,师生都既是跨文化对话的观察者,又是跨文化对话的参与者,因而他认为应该将语言教学课堂视作跨文化实践的宝地。外语教学如果不引导学生注意文化差异点,实际上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这样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文化信息的误解和不解。一种文化中广为人知的内容,其他文化的人理解起来可能会有问题,因为仅仅将一个个单词表面的意思叠加起来可能还无法推断出语义。A. O. Hadley(1993) 认为,由于学生必然会试图用母语的文化框架来解析目的语语篇,所以存在这样一种危险,就是学生可能会错误理解语篇对目的语文化语境现实的反映。C. Kramsch 的一项探讨证实了文化欣赏的重要性。他考察了美国电视中可口可乐广告的文化代码(cultural codes) 和类属代码(generic codes) ,然后请几位俄国人看广告。这些俄国人宣称广告中有几个方面“完全不可理解”:“外国表现手法”、“完全不同的人际联系观”和“美国‘工作’观”(1993 : 217) 。最主要的是,这些俄国人看不出美国广告中的故事情节与可口可乐产品有什么联系,也看不出旨在劝说人们购买可口可乐产品的广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故事情节。不过,仅仅指出一些特定的文化事实,并不能保证学生在今后遇到其他文化事实时就能具有文化敏感性。Seelye (1984) 指出,与传授文化事实相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逐渐能够自己理解目的语文化学习中遇到的文化事实。这也正是本文试图探究杂志标题语言模式略论项目对照表的原因。本项探讨的基础是Thornborrow &Wareing(1998 : 206)的通用语篇略论项目对照表:3 报纸标题如何利用标题语篇中的语音模式和语义联系3 作者如何利用构词法的各种可能性构造新词 3 语篇如何针对某一特定读者群或是以某一特定读者群为目标3 如何通过语言的指称功能(deictic function) 进行时间、空间与语境的定位3 广告中暗喻的使用Thornborrow &Wareing 的略论项目对照表主要用于广告和报纸标题的略论,忽视了杂志标题中大量存在的一些特征。因此,有必要探究专门用于杂志标题略论的项目对照表。本探讨也受到了Carter &Nash(1990) 的作用。他们将文体描述的范围从语法和音韵扩展到语境因素,尤其注意读者与作者的相互联系。他们还认为,词汇选择与句法模式一样重要,前者往往是最引人注意的项目。概括而言,本探讨是以Thornborrow &Wareing 的略论项目对照表和Carter &Nash 的文体描述范围为基础,综合考虑杂志标题的独有特点,探究探讨杂志标题语言模式的略论项目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