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篇主题探讨迄今已有多重模式。它始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上半叶马泰休斯有所开拓,1974年由达奈什归纳出五种基本模式,此后得到系统探究。但主要有两类:线性序列观和等级层次观,后者包括前者。线性观主要研讨主题在语篇内的发展过程;等级观集中考察语篇主题到句子主题之间的层次联系与具体化。 关键词:语篇 主题 模式 线性序列 等级等次 Abstract:Textual topic study haswitnessed various models. It started from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found some development in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was theorized in the middle of the 70th, and has been flourishing ever since. Butthere are chieflytwo per-spectives: one being the linear or sequential, and the other the hierarchical, with the former included in the latter. The linear perspectiveis chiefly concerned with topic development in text, including topic initiation, maintenance, shift, regaining, etc., while the hierarchicalangle deals with how the general, macro-topic is particularized through a couple of layers down to sentential topics. Key words:text, topic, model, linear sequence, hierarchy 1.引言:早期的主题探讨主题概念源于古希腊学者笔下的逻辑探讨,即句子的主语。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中,subject,topic和subjectmatter交替出现,使用范围很广。subject至少有两种意义。其一是一个形式范畴,与“谓语”(predicate)一起,构成句子。其二是谈论的主旨/主题(theme或topic)。事实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笔下的“名词”、“动词”,“主语”和“谓语”等是逻辑术语,而不是我们现今意义上的句法概念。但正是这些工作奠定了以后1000多年来传统语法的基础。语言探讨还有另一个分支,即以词序价值为着眼点的主题探讨。这一传统始于公元前1世纪哈利卡纳苏的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一直到18世纪法国的狄德罗(Diderot)、孔狄亚克(Condillac)和瑞瓦偌仂(Rivarol),德国的玻德默尔(Bodmer)和赫尔德(Herder)(语出Scaglione,载于Weil, 1844/1978: ix);19世纪中叶得到系统探讨(如Weil,1844; Gabelents, 1868, 1891; Wegener, 1885; Ammann, 1928;见Hajicova, 1984, 1994; Sgall et al, 1986)。但20世纪初的马泰休斯(Mathesius,1882-1945),是系统区分主题和语法主语的第一人。如在其实际切分理论中,主题可能延伸到整个表达出发点,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Zaruba za nami stavi novychpet domku(扎卢巴在我们房后正在盖五栋新房)。其中,只有Zaruba是主题,但表达出发点是整个Zaruba za nami。另一位明确区分语法主语和主题的,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霍凯特(Hockett)。他的基本观点可能来自布拉格学派。只是马泰休斯的主题观是语篇性质的,而霍凯特的主题是一个句子概念。这些见解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相关语言现象的探讨,尤其是对语篇主题的探讨,产生了巨大作用。 2.早期的语篇主题探讨这里介绍三位学者,一位是法国的魏尔(Weil, 1818-1909),另外两位是捷克的马泰休斯(1882-1945)和达奈什。魏尔之前,巴铎(Bateux)曾指出:“话语的主题必须处于关注的中心,并在一系列句子结束前始终居于显著位置。”(引自Scaglione;见Weil, 1844/ 1978: x)魏尔则认为,句子的出发点可能是“直接的”或“略论性的”词序,即常见的主谓序列:当有情感投入时,就会突破正常语序。他主张放弃“凡事求助于‘倒装’来解释词序的传统”。他还指出,句子的出发点并非仅仅和句子的剩余部分相关,其作用会延续到随后出现的多个句子。他从现今所说的语类的角度,发现了两种“话语”发展方式。一是“推进”式(progression):“语篇内随后出现的句子与前面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的‘主旨’”;二是“并行”式(marche parallèle):“前一句的述题与后一句的主题相关”(对比Hajicova, 1984: 189)。魏尔的主题推进为后来达奈什(Dane )和其他学者的主题探讨开辟了道路。魏尔及其他学者之后,马泰休斯明确阐述了小句出发点和主题的分别。他在1919年的论述中研讨了英语语态与主题的联系(见Hajicova, 1984);在1939年的论述中指出,尽管表达出发点并非总是主题,但在许多情况下两者重合。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叙事性语篇中,一个句子的出发点通常源于前一句的主题。他还研讨了主题与语篇起首和结尾等的联系。但马泰休斯使用主题这一概念,仅仅为了说明表达出发点的范围,没有理论阐述,也不系统。马泰休斯的理论由布拉格学派的传人之一达奈什(Dane ,1974)加以发展,归纳出五种主旨推进模式(Thematicprogression,TP),用来解释语篇的组织。在这五种模式中,有三种很典型。唐宁和拉维德(Downing&Lavid,1998:100)对此做过扼要归纳:“(一)单纯线性推进(simple linear progres-sion):前一句的评述中一个成分,在随后一句中做主旨”[Rh(x);→Th(x)/Rh(y)...];(二)“持续推进(constant progres-sion):前一句的主旨中一个成分,在随后一句仍然选择为主旨”[Th(x) / Rh(x); Th(x) / Rh(y)...];(三)“衍生超级主旨推进(derived hyperthematic progression):后来出现的特定主旨衍生于某个‘超级主旨’”[T=[Hypertheme]; Th(1) /Rh(1); Th(2) / Rh(2); Th(3) / Rh(3)...]。这些类别中,前两类是序列性的,第三类是等级层次性的。这里的Theme和Rheme,是马泰休斯的表达出发点和表述核心,而不是“主旨”和“评述”;而从推进类型看,被发展的部分的确是主旨/主题的推进。从第二类主旨推进模式即可看得很清楚。后一句的主旨可能是前一句的主旨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全部,这与马泰休斯对出发点和主题的联系看法相当。第三类便是现今我们了解的句子主题与语篇主题之间的联系。这里,达奈什将每一句的出发点与贯穿语篇局部或整体的主旨混为一谈了。他说的主旨推进模式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所谓的各句的Theme或Rheme,并非就是相关推进模式中被重复的那些成分,而是马泰休斯意义上的出发点。达奈什总结的主旨推进模式,开启了人们从线性和等级层次两个方面探讨语篇主题的思路;但也导致从概念到模式建立的混乱局面。 3.当代的语篇主题探讨 (一):线性主题观 3.1肯南和施夫林的社会交往主题模式肯南和施夫林的主题模式是建立在会话交往上的(Keenan&Schieffelin,19,英语毕业论文,英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