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出发,以真实的英语演讲语篇为语料,略论其语法隐喻特征,发现无论一致式还是隐喻式,在英语演讲语篇中都广泛存在。一致式和隐喻式是获取不同演讲效果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英语演讲语篇 语法隐喻 隐喻式 一致式 一引言 在英语语言运用中,演讲语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篇形式。演讲又叫演说、讲演,最早见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之后便在西方世界繁荣发展。演讲由演讲者、听众、演讲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以及演讲场合四个方面组成。演讲语言又是在叙述、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几个基本表达方式上形成的具有独立品格的口语表达方式,以这种表达方式所展开的活动就是演讲活动(陈萍,2017)。演讲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更是一种工具。人们拿起工具总是有目的的,没有目的的演讲是不存在的。演讲者无论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观点,还是传播道德伦理情操,还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艺,从总体上看,演讲的目的都是与听众取得共识,使听众改变态度,激起行动,推动人类社会向演讲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迈进。那么,成功的英语演讲语篇具备怎样的语言特点呢?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语法隐喻的视角,对英语演讲语篇的特征,进行了略论和研讨。 二语法隐喻中的隐喻式和一致式 韩理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为隐喻的探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鉴于传统语言学家多数把隐喻看作词汇层面的隐喻化过程,韩理德认为隐喻还应该发生在词汇语法层面,即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指的是语言在隐喻化过程中,英语毕业论文,词的语法性状发生变化,如动词转化为名词等,而词的意义却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语法隐喻可以理解为一种语法范畴的转换或跨越,从某种过程到其它过程,如从动作过程跨越到事物过程,从事物过程跨越到属性过程等。韩理德以其三大纯理功能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语法隐喻可分为过程之间相互转化的概念隐喻和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的人际隐喻。语法隐喻这一术语不仅包括名词化等现象,还包括许多其它形式的转义现象。 隐喻式和一致式是判断语法隐喻的一对重要概念,前者指的是一个小句中含有比较多的语义长而复杂的词组和短语,即语法层面上的隐喻;而同样的语义在后者中,可以分解为比较多的简明的小句。隐喻式强调的是事实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科学性,而一致式则更加通俗易懂。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即打包和拆析。 判断语法隐喻的标准,是检验语义与语法性状是否保持一致性,即信息的展开是否与展现事件的原始状态相一致,是否与人们惯常的表达措施相一致。胡壮麟等总结了韩理德等人的观点,认为判断标准可以从年龄、难易度、合乎自然度、历时和方式等五个方面着手。上述标准的可行性虽至今尚未形成定论,但至少可以肯定,隐喻式与一致式的边界是模糊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原本属于隐喻式的表达措施会逐渐成为一致式。因此,本文所阐述的一致式和隐喻式等语言现象,更准确的表达应是“更加接近一致式的语言现象”和“更加接近隐喻式的语言现象”。 三英语演讲语篇的一致式略论 一致式是韩理德语法隐喻理论的一个重要支柱。一个隐喻形式必须与一个非隐喻形式对照,而这个非隐喻形式就是一致式,即语言形式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韩理德认为“我们的常识世界是用口语构建的,在这里奠定了一致式,建立了语义和语法之间的联系。口语总是优先的,意义由此创立,范畴和经验的联系得以定义。书面语通过脱离这种一致式,经由我所提到的语法隐喻而创建新义”(Halliday,1994)。由此可见,一致式是口语的基础形式。 演讲的传播方式,使其语言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点,又由于大多数演讲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英语毕业论文,使得即时效果成为衡量演讲成败的主要标准,并在很大程度上作用着演讲的语言形式。同时,演讲的交际对象一般是大量的听众,文化层次不一,这些因素决定了平白易懂的一致式在演讲语篇中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例如: (1)Let us strive on tofinish the work we are in. (2)Like many young people of my age in China,I want tosee my country get prosperous and enjoy respec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例(1)选自美国总统林肯1865年的就职演说,例(2)选自2017年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得主的演讲稿。林肯的号召语气选用了典型的祈使句,动词finish也没有被名词化的形式诸如accomplishment所取代。例(2)用陈述句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同时没有进行典型的语法结构的转换。一致式的影响在这里不言而喻,即发挥口语的典型影响--—使语言平白清晰,柔和亲切,在适当的时机使用了适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赢得听众共鸣。 (3)Both parties deprecated war,but one of them wouldmake war rather than let the nation survive,and the other wouldaccept war rather than let it perish,and the war c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