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功能主义、认知学派与双宾句的探讨在形式语言学作用汉语探讨的同时,功能主义语言学也不甘示弱。张伯江(2017)研讨了功能语法与汉语探讨的问题。指出,“现代汉语的使用者更多地表现出的是混杂型特征,这个特征在汉语里的表现远比其他语言显著。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如果过于相信自我语感,相信内省的语料,难免会有偏差。”尤其是在“对于大脑的自身探讨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我们也只能在它的外部,靠观察作为人类行为的语言现象来一点点逼近语法实质”。所以,最好用功能语法的理论对汉语进行探讨。文章最后总结说,“我们相信,功能语法所倡导的区分语法现象的层次、区分不同的语体、重视语用频率、动态地观察语法的做法,在汉语语法探讨中,有广阔的运用天地。”诚然,功能语法要求从语言的外部对语言进行探讨,重视语言的“生态环境”。 但是,关于语言探讨来说,只是考察“语法何以如此”的问题,也不能让人们知晓语言的全貌。看来,功能语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功能主义指导下的汉语语法探讨得出的结论仍然是表现出“混杂型特征”,没能帮助人们发现汉语的组构准则。1990年代以后,语言探讨开始追求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学者们将心理学、哲学等的成果引进语言学,形成认知语言学。试图通过认知揭示人类的语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认知语言学派对双宾句的探讨,尤其体现在Goldberg(1995)的构式语法理论。张伯江(1999)放弃了以前“双宾语”的说法,代之以双及物结构式,用构式语法理论,从句式角度对汉语中的双及物结构式进行探讨。认为,很多没有“给予”义的动词之所以能进入双及物结构,是因为该句式具有结构赋义功能,使本来不具有“给予”义的动词拥有了“给予”义,这也证明了句式语法可以弥补以前探讨的不足。但是,由于“语言哲学观模糊不清”(石毓智, 2017),构式语法本身还存在不少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用这种还不成熟的理论对汉语进行探讨,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陆俭明(2017, 2017)指出,构式语法“还很不完善,甚至还存在某些问题与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