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的意义[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传统的隐喻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20 世纪 80 年代的作品《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第一次将隐喻探讨并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标志着现代认知隐喻理论的形成。随着隐喻探讨的发展,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探讨领域的运用性探讨日益受到重视。隐喻和外语教学探讨同属认知领域,将认知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相结合,既有助于深入外语教学的探究,又有助于拓展隐喻的探讨。对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听说读写能力最终都要从翻译能力上表现出来,可以说翻译能力是学生外语语言和知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如果教师能在平时注重课堂中对学生行业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从容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将认知隐喻论运用于英语翻译教学,可以提高翻译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认知隐喻理论与话语理解

以 Lakoff 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知、思维、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语言是隐喻性的,人类所拥有的最有力量的语言产生的力量之一就是隐喻,隐喻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本体,借此创立关联,以达到认知的目的。因此,隐喻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在人类的思维中发挥了重要影响。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 Johnson 在 1987 年的作品《心中之身》中提出,意象图式是在我们与外界互相感知和互相运动的过程中一种反复出现的、动态性的样式,可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和结构性。英语教学法意象图式是语言和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意象图式为隐喻映射提供了具体的基础,映射的结果就是人们可以凭借具体的物体来理解抽象的事物,意象图式为来源域和目标域间的映射提供了一个平台。话语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从话语信息中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意象图式为话语理解建构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此平台上,来源域与目标域在互动过程中进行了类比与映射,我们在来源域与目标域的互动过程中解码获取信息,重构知识,达到理解目标域的目的。因此,认知隐喻理论给翻译教学带来重要的启示。4-


二、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心理学认为翻译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而从认知隐喻理论上去探讨翻译过程,目的在于提高译者翻译过程中认知活动的水平,以及对原文的深刻理解和恰当表达,保证翻译质量。翻译是一种社会文化框架内的决策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本文将结合翻译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尝试对翻译教学与认知隐喻理论相结合的程度进行具体和系统的研讨。(一)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隐喻意识是指语言学者对隐喻形式以及功能的察觉程度以及敏感程度。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英语毕业论文,是语言重要的生成能力。学生需要认识到隐喻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隐喻的本体和喻体所指,隐喻表达的非任意性,隐喻中存在的文化异同,隐喻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教师让学生认识到隐喻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是翻译教学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二)认知隐喻理论运用于翻译的基础层面--词汇隐喻是语言的重要生成能力,概念隐喻所体现的认知过程在日常所用词汇的 70%以上都有体现,大多数的喻体词即是实体概念的词,也是生活中的常用词汇,是属于基本范畴词汇。“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关联系”(束定芳,汤本庆,2017:36)。以star 为例,该词既可以表示“星星”,又可以表示“明星”等著名人物,这种语言的意义延伸反映了人们的隐喻思维方式,人们崇拜的人物就象天空中明亮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指引人们人生的方向。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对词汇意义的延伸,扩展进行简单的认知学略论,引导学生对这种内在的关系产生联想,指导他们根据隐喻认知模式从词汇的本义理解各种喻义,从而形成一个意义系统。这样不仅能增强词汇的趣味性,有利于词汇的理解、记忆、再创造,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认知隐喻理论运用于翻译的第一阶段--读“懂”文章在翻译之前,我们需要指导学生读懂原文,辨认并理解隐喻。在语篇中,辨认出隐喻通常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熟悉的语境,另一种为不熟悉的语境,那么我们怎么样判断、识别并理解隐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辨认:首先,通过语言信号及标志来认识隐喻。束定芳(2017)认为,语言信号及标志包括领域信号或话题标志、强调词信号、模糊限制词、表示隐喻转换的上义词等等。其次,从语用的角度着手认识隐喻。判断隐喻的标准有:语境异常条件(contextual anomalycondition)、隐喻张力以及作者使用隐喻的意图等。例如:Alath became brittle with age.如果是在谈论人的语篇中出现,则可以断定为一个隐喻句。此外,文化因素和语篇因素也对隐喻的理解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学习语言必须要对这门语言所依存的文化深入地了解,并通过与母语的对比更深刻地认识客观世界以及人类经验。语篇隐喻表现形式有时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喻体,贯穿整个语篇;有时是一个基本隐喻与其派生的表达之间的相互呼应。隐喻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学生在读懂文章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微观上理解词汇以及句子的真正喻义,还要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思维进程,更要深刻地了解目的语与源语言的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隐喻理解能力的培养。(四)隐喻认知理论运用于翻译的第二阶段--翻“对”文章学生在读“懂”文章后,要学会翻“对”文章。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著作背后不同的文化场景,把握不同的隐喻表达背后的心理机制,选择合理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的倡导者奈达认为,归化法可以消除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翻译要以读者的文化背景、理解方式为导向。隐喻隐化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和改换喻体两种方式。在人类的生存历史中,两个民族的语言存在许多源域以及映射方式相同的概念隐喻以及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措施,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直译法可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目的。例如:An experienced man isa good book worth reading.这一隐喻表达涉及分属不同范围的认知域:源域“man”以及目标域“book”,由于汉英文化中,人们关于书有相似的认知体验,该句可直译为“这个经历丰富的人就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两种语言对同一概念进行表达时,大多会采用不同的喻体。例如:汉语表达“新事物蓬勃涌现”这一意义时,用“雨后春笋”来形容,而英语用 likemushrooms 来表达。在翻译这些隐喻时,采用归化法,变换喻体,采用目的语国家熟悉的比喻方式,有利于目的语语言的表达以及目的语受众的理解。2.异化翻译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奴蒂提出异化法,他认为要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上的异同,保留原文文化特色,语体风格,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以及理解。异化翻译可以采用保留隐喻以及意译两种措施来实现。例如: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此句中的 armed to the teeth 可保留原隐喻表达方式,直译为“武装到了牙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圣经中有大量的典故,英语毕业论文,翻译时如保留原有喻体,则很难理解,此时可通过注解的方式阐释其中的喻义。例如:Pandora’s Box 潘朵拉的盒子(喻指灾难之盒)。这种有丰富文化内涵及历史背景的隐喻,采用异化法翻译,再加注解,可保留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又能让人增强对源语文化背景的了解。意译在使用中更能体现目的语文化特色,在翻译某些具有强烈文化特色的隐喻表达时,采用意译的措施,摒弃喻体形象,更易于理解。例如:henpecked 这个单词翻译为“怕老婆的丈夫,妻管严”。我们要熟悉源语言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了解喻义,挖掘出隐喻图式的“深层结构”,意译的处理才能为目的语受众接受。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