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联系和英语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 导读:文章首先就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略论和对比,并就二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二者进行结合教学的模式构建体系 一、课程改革的原因与背景教学模式仍然以“满堂灌”的形式为主,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其自主性、主体性、实践性难以实现。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对传统的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课程进行了改革,将内容精要和授课措施有机整合,把行业需求略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在对学生语言基础能力强化训练的同时,突出旅游工作环境下英语听说技能的训练及旅游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能提高英语听说的能力,而且能掌握有关“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夯实语言基础,增加行业英语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入校英语基础,在三年的在校学习期间,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准则,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第一年重点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通过开设《情景英语训练》课程,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尽量帮助学生摆脱“聋哑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运用能力考试,同时能使用英语进行涉外的日常生活和业务交际活动。根据旅游行业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第二学年起开设《旅游英语听说训练》课程,以英语为交际工具,模拟岗位工作情境,构建英语加专业的有效教学模式,将英语运用能力培养和旅游专业技能训练有效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得到延续,另一方面可使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英语媒介得到交流和巩同,并为他们适应英语导游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建立多元化考评机制,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考核采用等级分制,学生个人成绩由各项评价维度加权,按照ABCDE分级评分。课程考核以检验实训成果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学习成果展示、英语导游讲解等过程性评价内容,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为了突出公司在课程考核评价中的影响,课程将学生考核时的对话录音和视频录入电脑并转换成WAV格式,除教师当场给出评价外,还把相关资料发给公司兼职教师,邀请公司专家参与考核,考核最终由教师、公司、学生共同完成。 3.创新与提高教学措施。为了增强授课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英语论文范文,根据课程内容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特点,以任务驱动为主,综合应用了讲授、情景模拟、导游案例略论、组织英语导游业务技能竞赛以赛代练等措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改革的特色与亮点 1.兼顾基础,突出专业。旅游专业英语课程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有机整合,既兼顾英语语言基础的培养,又将旅游专业技能与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致力于培养既具有旅游行业工作能力,又能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的运用型人才。改革后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课程注重对学生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及旅游专业技能的教授,尤其注重对学生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及旅游行业从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能提高英语听说的能力,而且能掌握有关“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所涉及的旅游专业知识和旅游行业工作的技能。 2.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根据旅游职业岗位对英语语言技能的需求,校企联合建设课程。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公司教师参与课程设计、讲义编写、课程授课的全过程,符合学院“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英语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体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课程自编讲义以突出岗位实用能力为主线,坚持区域性特色。在英语导游词训练课程中,重点针对山东省八大代表性旅游景点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 3.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带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课程整合后,《旅游英语听说训练》课程在2017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在精品课程建设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着力培养英语课程师资团队,重点建设英语课程资源库、网站和实训室,有力带动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