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学习是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活动为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个人潜能和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描述了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一次教学实验。根据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笔者设计了合作小组任务及评估标准。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与人交流合作及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体验到了参与教学过程的乐趣。 关键词:合作学习 外语教学 小组 任务 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主流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fronted)组织教学。这种模式固然有其优势,但学生的计划完全从属于教师的教学安排,学生往往缺乏自主性,经常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通常教师讲解占用了大半的课堂时间,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往往存在这样一种错觉:学习英语就是不断地积累一组组的语言实体,孤立地学习一个个结构,一条条规则,把语言学习变成机械的语言结构堆积。而自始至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老师虽然可以通过教学把语言的重要特征直接传授给学生,但语言能力却不可能由教师直接传授,这就使学生难以提高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因此,合作学习教学策略(cooperative learning)的引入,就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个人潜能和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一、实验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为教学过程中多向型互动联系。合作学习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而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是最为重要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1)合作者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联系。所有成员必须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小组任务从而达到预定目标(Rimmerman,1996)。Johnson&Johnson形象地将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描述为“生死与共”的伙伴联系(They sink or swimtogether)。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中,既不能有人“袖手旁观”,也不能有人“包揽一切”。 (2)各自承担责任义务(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召集人或组长(chairper-son or group leader)、书记员(secretary)和发言人(re-porter)等。不允许任何人不劳而获。 (3)沟通与互动(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促进了成员之间的沟通。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了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动。 (4)充分的自主(Autonomy)。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合作的方式、内容,独立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激励性的评估措施(Evaluation)。合作学习把传统的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即把小组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形式为合作学习小组。然而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小组活动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小组活动。主要是因为传统小组往往是同质小组(Ho-mogeneous group)活动,而合作学习小组则主要是以异质小组(Heterogeneous group)为主。异质小组通常是由不同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甚至不同民族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同时它强调合作者之间必须遵循一定的合作性准则,合作各方为取得某一共同的或各自的目标而进行互利的多方面的配合。另外,教师的角色和影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所谓的“权威”或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已由学生小组来完成了,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师还要充当“管理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联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联系(王坦2017)。许多教育学家都对“合作学习”发表过非常精辟的论述。Slavin(1983)指出“大量探讨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解决不同的问题远比他们单独工作效果好的多”。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D.W.Johnson曾指出“由于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没有人主张对这种联系加以建设性的利用,也就不去系统性地训练学生们相互交往所必备的基本社会技能”。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联系的环境中的。但课堂上同伴相互影响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其实学生之间的联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作用都更强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