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语篇体裁结构与泛读》[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范文/《语篇体裁结构与泛读》

摘 要: 泛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全篇的理解,而从文章结构和语境入手略论全文,同时应用表格略论、提纲略论、英语教学论文段落略论,不但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中心思想,还能激发其阅读兴趣。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泛读语篇结构; 阅读理解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可见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而要培养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就要进行广泛大量的阅读。泛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全篇的理解,而从语篇结构入手略论全文,不但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中心思想,还能激发其阅读兴趣。

一、语境与语篇结构
系统功能语言学者沿用波兰人类学家、英语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的观点,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两种。文化语境涉及作用整个语言系统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即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交际双方以何种语言表达方式或需要以何种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情景语境则指作用具体语言交流方式的特定的情景环境因素,即在特定的场合下,交际双方如何应用相关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交流目的。
维索尔提出语境适应论的观点,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也是语言使用者策略选择的过程。有人把语境分为初步语境、相关语境和主体语境,也有人把语境分为言语性语境和非言语性语境。但多数人认为应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系统功能语言学者( Halliday&Hasan 1985, Martin 1992 )在研讨两种语境如何与具体的语言表达形式产生关系时提出了介于这两极之间的两个概念:语境配置和语篇体裁结构。
语境配置指语境(特别是情景语境)的体现方式,它由语境所涉及的语场( Field )、语旨( Tenor )和语式( Mode )的变量值构成。这些变量值体现为具体的语言表达形式时就构成了我们常说的语域(Register)。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语境配置就是指语域配置(Halliday &Hasan 1976:22)。语场指交际双方所谈论的内容或所做的事情;语旨指交际过程中所涉及的人以及交际双方之间的联系;语式则指交际双方所采用的交流途迳和方式。这三方面的变量值综合起来就构成了特定的语境成份,而这些特定的语境成份一旦配置在一起,就会直接作用并决定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语篇体裁的结构。语篇体裁结构是构成某一语篇体裁的结构成份,这些成份源于上面提到的语境配置过程,包括从语场中获得的界定某一语篇体裁特征的必要成份,从语旨和语式中获得的非必要成份以及成份出现的先后顺序。这些潜在的结构成份最终还必需经过具体的词汇、语法表达形式得以体现,并形成交际者在交往中所使用的一个个不同的语篇体裁形式( Hasan 1977, Martin 1992 )。
语境中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值综合起来,经过交际双方的选择,确定了交际过程中将会出现或涉及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相互结合决定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语篇体裁的结构,而这一结构又进一步通过具体的词汇语法表达方式体现出来。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配置组合和选择体现步骤与语言应用相关的内在及外在因素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即语境、语篇和词汇语法表达形式层)被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层层体现的模式为具体深入地略论、理解语言现象的特征和本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基础。

二、语篇体裁结构与泛读

泛读课作为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其任务就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不同语言题材、语篇结构体裁、程度适当的英语读物和原著,深化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语场、语旨和语式),增强语感,感悟语篇结构,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广泛的阅读兴趣。泛读教学不象精读教学那样强调字、词、句的用法,其最终目的仍在于全篇(语篇结构体裁,语场、语旨和语式)的理解,也就是通过一系列语言的配置组合和选择体现步骤,与语言应用相关的内在及外在因素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即语境、语篇和词汇语法表达形式层)被有机地结合起来。
略论语篇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较难、较复杂的文章。很多学生在读完一篇结构较复杂的文章后,对文章的印象零零碎碎,见木不见林,而且回读率高,阅读的效率很低。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略论文章结构能力的培养,会使他们基本对如何把握一篇文章的框架有了一个粗略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了其阅读理解力。在泛读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措施来进行结构略论。

1·表格略论法。根据文章内容列出表格能够清晰地展示文章结构,使作者的各个观点之间的关系或文中所传达的信息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英语泛读教程》第一册中The Problem of Adjustment in New Culture Environments为例。这是一篇对于由文化异同引起的文化震撼/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为主题的文章。作者首先讲解了文化冲击这一概念,接着阐释了其起因以及表现形式。同时,作者还详细阐述了产生、承受并克服文化冲击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全文结构如下:Culture Shock(C.S)。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大部分学生都没听说过跨文化交际中的这一专有名词,因此,对其内容感到很陌生。其次,本文虽然单词不多,但篇幅较长,其中有一些复合从句较难理解。尤其是第二段的提及的culture shock的起因,很少有人能正确的理解这句话。通过让学生填充表格(见上左图),找出人们患有culture shock时的行为表现或征兆,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表格可在课前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在阅读全篇的基础上找出相关信息;或是在课堂将表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交流,共同找出答案;或是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根据课文内容列出一结构简表。这样,学生就比较好地理顺了文章的脉络,真正地理解了文章中相互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由此可见,表格略论法无疑是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主旨,把握文章脉络的有效途径。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