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课程设里 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需求,也就是在开设英语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不同类型的选修课,如实用技能类中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英汉语言翻译技巧;专业英语类中的医学英语视听说、医学文献高级阅读、医学英语词汇扩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能力的选修课,如: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著作经典人物赏析等。 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的相互结合,既考虑到了起点较低的学生,也考虑到了成绩较好的学生,同时给后者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体上讲,这种必修、选修立体交叉性设计将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扩充知识面,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
2.4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不断运用到探讨生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很明显已不符合当今英语教学理论。在新的环境下,学生应把被动学习英语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索英语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发挥辅助者、指导者、引导者的影响。通过教师不断强化,学生养成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习惯,认识到英语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自身的积极探索才能迅速、高效地获得。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双方都有必要调整、并重新定位各自角色,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英语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教学活动、教学手段的转变,更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2.5教学评估 评估过程和教学模式息息相关,如果只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而衡量教学效果的评估手段不做改革,势必会阻碍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或者根本达不到当初教学改革的目的。随着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评估的改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过程性评估在学年总成绩中的比例将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学期总成绩评定中应包含两个部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进一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措施终结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考核。这两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
3. 医学硕士探讨生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根据上述观点,我校在硕士探讨生英语教学方面自2017年以来开始了尝试,首先是教学目标定位的调整,由原有的以培养学生的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为主,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为辅的教学目标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英语论文题目,特别是语言产出能力,即说听和写译能力为主,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欣赏能力。不仅要学生明白文章的字面内涵,更要培养学生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理解文字背后更深的含义,学会跨文化交际。 在教学要求上,针对入学前英语已达到一定水平的学生可以免修、免考英语基础课,在时间允许的基础上根据各人需求选择英语选修课。对英语水平薄弱的学生,在加强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给他们提供英语学习策略。 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基础知识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的探讨生开设英语必修课,分为读与写、听与说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