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措施及模式的改革》[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随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地位的确立,以及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以能力应强于知识为培养宗旨的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语言的能力的提高就成为研讨的热门话题。本文试从突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入手,强调新的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不同角色和任务,对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语言;教学模式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直到改革开放后即80年代才开始有了一定的雏形。随着我们跨入新的世纪,社会对高等职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各地以各种形式的合校也形成相当规模的高等职业院校,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探讨也就日渐深入和成熟。英语作为高职院校拥有的共同课和专业语言课关于学生适应社会竞争,培养语言交际能力都至关重要。那么强调“能力为本”,重在培养操作型和运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究竟路在何方,笔者认为前景不容乐观。首先,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由各地的教育学院、师范学校、卫生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及其他中专学校合校演变而成。多年形成的英语教学模式要加以改造以适应新的要求十分不易,由此贯彻高职英语教学的宗旨,对英语教学的性质、特点和措施作重新的认识,以获得教学模式的改革成功,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次,必须对当前的英语教学从教学理念到具体操作措施都进行彻底的改造。

一、贯彻新的英语教学理念,改造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根据Vivian Cook关于外语教学措施的分类,教学模式可以分为:1,the academic style (学业性教学法,又称语法翻译法) 2,the audiolingual style (听说教学法) 3,the social communicative style (社会交际法) 4,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ve style (信息交际教学法) 5,the mainstream EFL style (主流外语教学法)等。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是属于培养运用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胜于其他语言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属于第一种和第五种教学模式,根据Cook的理论,学业教学法是适用于已经处于高级阶段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模式,而主流外语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外语翻译法与听说法的折中,顾名思义,主流教学法就是现今我国及世界各地外语教学的主流模式,其主要的适用人群应该是程度中等及以上的外语学习群体,而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高考分数最低,语言基础最差的学生,生源如此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对象是英语学习者中的底层,显然这两种教学措施是无法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的,如果还是继续实践这两种教学模式则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无法达到我们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至于社会交际法则需要学生能与操所学外语作为母语者进行经常性的交流,而这在国内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听说教学法,在听说教学法中,语言被看成是一种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需要大量反复不断地疲劳训练,最终使其成为一项主动技能,说重于听,写重于读。
再来看一看信息交际教学法,其主要看重的是交流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听在所有技能中被认为最为重要。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把这两种教学措施结合起来运用,不要重摄取技能的量,因为我国本科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把英语作为一项知识加技能来学习的,那么我们的基础和量上无法与其相比,那就要在熟悉技能的质量上有所突破。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的语言交流不需要学习那么多高级的词汇,艰深的语法现象,而把重点放在一些基本的交流上,使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能够拥有运用英语进行流利的基本交流的能力,这里就把听和说这两项技能提到了教学的首位。实践中需要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努力,下面先从教师角色的转换谈起。

二、交流的媒介--—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影响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宗旨决定了我们的英语教学不可能采取传统语言教学模式,而应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以培养基本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新的途径和措施。而语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把语言作为一项熟练技能来培训,这一措施的实施有望改善高职英语教学的困境。

(一)口语的操练。Cook就曾经指出在对话语言的初级练习阶段应采取受控的方式,即语言应是在教师的可控范围内的,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重复和替换,最终达到先机械后灵活的掌握,后期要采用自由发挥的非可控对话,这样的一个口语培训过程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的。英语教学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同时还需要交流活动及受控制的语言练习。而各种教学措施的实践证明,掌握语言的使用必须以自觉实践为准则,在融会贯通后使语言的使用成为习惯,逐步进入“下意识支配”的境界。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效地学会使用语言。因此,英语教学要取得效果,不仅必须语言输入,同时还需要语言输出,而且有时语言输出显得更加重要。只有输入的语言易于吸收,才能促进更迅速有效的再输入和再吸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在编写教材外,老师还要以学生为中心多讲多练。课堂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应用语言提高能力的场所,语言只有通过学生充分的理解与操练者积极的开口说,才能成为实际输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少用时间来讲解词汇或课文,这一工作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外进行。而课堂则应变成一个微观的外语环境,学生用英语表达或交流应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只需发挥组织和指导的影响,根据教材的内容、题材和语言特点,利用实物、动作、有表情的解说、带感情的朗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欲,使他们自觉进入语言环境、融人课文内容、扮演文中的角色,直至他们开口,进行交流。这种做法能使他们受到鼓舞,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且也有一种通过模仿课文句子再自己使用其实并不是件难事的感觉。在教学中,剔除母语即汉语的干扰也很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完全适用所讲授语言,注意语言的输入的量,这就对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