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英语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在于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对道德教育的共识就是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合力点。
1.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对道德认识的不同理解是作用“视界融合”的最大问题 要实现“视界融合”,就必须强调道德理解,道德理解来源于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主体对道德的理解首先应该是培养具有专业水平和素质,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的专业观;其次是其职业观的渗透。人才的培养,既要具备职业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坚持个人行为能反映职业荣誉的标准。教育学生在职业上的精益求精、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等足以使学生逐步培养职业活动所需要的道德素质;第三是能力观。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机会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应用所学的知识略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主体对道德的理解首先是德才观,即从“做人”与“做事”中体现出来的德才观。德才兼备向来是衡量大学生道德认识的标准,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人是成不了真正的人才的。在商品经济时代,学会辨析中国传统的“仁”、“信”、“义”、“礼”、“诚”等规范的合理之处,主动汲取一些当代西方道德原则中积极的东西如自由,平等与博爱等等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是善恶观。大学生正确的品德修养是内在心灵的美与外在形式美的统一。学生仅有向“善”的决心与信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达到“善”的措施与手段。学生不断修炼自己,才能不断至善至美;第三是职业观。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通才型的人才。成才的过程是一个迷惑、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接受各学科课程中德育思想的灌输,可以解除一些困惑,并在教师引导下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早日做出职业定位。[2]总之,教师和学生有这样的对道德的理解,就具有产生共鸣、共同对话和共同研讨的基础。
2. 实现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视界融合”,应该关注其实现途径 实现道德教育共识的最好途径就是进行道德对话,在平等、对话、理解中了解他人的情景与需求,提供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建议。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交互的,交互的双方作为整体性而存在。在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这种平等共生的联系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不存在强权、被支配和附属的现象。当道德教育情景发生的时候,主体间的理解和关注,即交互影响就会构成教育情景中不断表现出的各自的激情和智慧。
3. 实现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视界融合”,应该把握好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道德认识理解中的情感统一 要实现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理解与融合,就必须强调道德理解中的情感交融。教师主体实施道德教育是在与学生主体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一过程是师生双方交互情感的体验。帮助教师积极理解学生及其生活世界的认识措施就是深入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学生。现代教育发展所强调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注重完整的人格的培养,注重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道德真实而合理的体现。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教师与学生一起走入道德教育中的理想王国之中,在真实生活中理解。
三、本人认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善于用高尚的师德因素,在教学中进行有形渗透 法国文,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