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中教师的影响略论[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情感教学教师影响略论

摘 要:就大学英语教学近况提出认知和情感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英语论文重点辨析了教师作为教育环节中重要的中介体其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及所起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英语 情感教育 教师的影响

0 引 言

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战略任务及根本目标即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长久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认知能力而轻情感教育”的现象,凸现出“唯分数至上”等应试教育的弊端。此外,由于教师过分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教育,学生的情感素质发展明显滞后,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厌学、辍学等极端后果。作者认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情感问题,实行情感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活跃、创造性的氛围。

1 大学英语教学近况的略论

1999年,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重大决策,决定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据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2017则已超过250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作为高校整体化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外语)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不言而喻,存在的尖锐问题有待解决,具体表现为:教学思想相对滞后,“哑巴英语”现象普及;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措施相对陈旧,“填鸭式”满堂灌;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因此,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17年12月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学单位应不遗余力保证学生“不断线”的英语学习,鼓励教学工作者应积极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路,并根据不同教学要求,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措施,褪去“应试”教育笼罩下英语教学的机械、枯燥、呆板等特性,从而恢复英语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其本身所赋有的情趣与魅力,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和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

2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Maslow、Rogers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应把学生当作具有情感的个体。Krashen(1982)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认为情感过滤是阻止学习者完全消化其学习中所得到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的一种心理屏障,即语言输入(input)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转变成语言的吸入(intake)[1]。也就是说,语言习得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经历,而学习进程中所诱发的情感关于学习的成败起着关键的影响[2]。此外,美国心理学家Bloom提出教育的目标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情感渗透于学习个体一切的活动之中,具有调节行为、信息交流、追求探究的支持功能,并涉及个体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因此,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3]。

3 情感教学和认知教学

较为完整的英语教学过程通常包括认知、情感等环节。而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陷入了认知理论的包围之中,人们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于英语教学中的认知系统,而往往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存在,即更多地关注“谁在怎样的条件下学习了何种语言到了什么程度”[4],而关于作用语言学习进程的众多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及其教学,所涉及的探讨相对较少[5]。然而,英语教学本身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同时发生并且交互影响。认知因素的参与是英语教学的根本保障和前提条件,而情感因素则能够作用认知的选择性,并加强认知的优化度和深化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情感教学并不是完全用于取代认知等互动教学模式,而是起着重要的组织链接影响,体现补充、包容等角色特征[6]。20世纪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语言教育专家和探讨者开始探究如何把情感发展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先后出现的教学法如暗示法、沉默法、全身反应法等都特别强调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正如卢家楣(2017)所言,情感教学就是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影响,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7]。

4 情感因素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