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探讨者开始关注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对文化与交际、语言与文化之间联系的系统略论,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界定,本文试着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使得人们在短时间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申办奥运会成功后,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语言,在开放、发展的中国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使用。而语言是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象征,因此,在当今时代的生活中,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那么,英语学习者怎样达到文化的“跨越”(“going across”)和“超越”(“going beyond”)?或从英语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怎样培养出既能熟谙异质文化而又能胸怀全球观念且理解、宽容并尊重异民族的文化习俗的跨文化者,这便是英语教育所面临的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拟从跨文化的视角对此作较为详细的略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语言、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通过语言的使用能达成交往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互相理解以及对事态的看法的沟通等。总之,语言是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并存在的。学习语言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联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折射文化的棱镜,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语言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文化是语言的根基,制约着语言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也促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精细。总之,语言不只是一组组抽象的语言符号,而是某种特殊文化和生活哲学的象征。这就好比是血肉之躯和灵魂之间的联系,换言之,符号为语言的外在表征,而文化是语言的内在生命,所以除了学习英语本身的语言知识以外,还应了解英语所反映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的障碍,从而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进行得体、有效的交际。而无视语言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意义的英语学习,就恰似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绝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语言学习。人类学家霍尔早在1976年就提出:“必须了解语言学习绝不只作符号系统的解码,更重要的是,语言是文化价值和社会行为规范的传递者,是沟通的工具,受语言情境与社会特殊化的作用。有时甚至以非口语形态呈现。”[1]因此,英语教育要特别注意目的语的文化教育,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便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成功的跨文化者。所谓跨文化交际,一般指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民族成员相互间进行的交往活动。跨文化交际能力便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能跨越文化障碍通过英语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它具有如下特征:1.语言能力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规则;2.社会语言能力能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即时性地使用语言或说话规则的能力;3.具有信息差距双方传递信息时要有信息差距(information gap);4.话语能力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交际者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得体地使用上下文连贯的话语;5.跨越文化异同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道德标准等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文化异同直接作用着语言的使用。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必须重视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
二、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第一,在学习语言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开设专门的英语文化课程。在对比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异同的基础上,以英语文化中较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尤其是容易引起交际上困难的文化特征为背景编写教材,作为专门的英语文化课程的内容。对学生要比较系统地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风俗等语言文化现象。利用英语文化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的意识,让学生具有一种“文化洞察力”。 第二,在学习非语言科目的同时,应在双语教育中渗透双文化教育。所谓双语教育,是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或非语言课程的知识从而掌握目标语、外语或第二语言。外语教育是指通过外语课程使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技巧的教育。因此,不难看出:双语教育是外语教育在其他学科领域里的延伸,是学生运用外语时空的拓展与扩大。我们从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可知:双语系统中隐含着双文化的成果,双语现象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双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育,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在双语教育的过程中要渗透双文化教育,特别是要侧重于由文化因素所决定的语用知识的教育,以达到培养真正的跨文化双语人才的目的。 第三,英语教材要尽量多地包括“文化包”。选取教材内容时要把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英语文学著作的阅读也是一种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重要措施。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学著作往往折射出该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因此,通过阅读文学著作可以潜移默化地习得目的语的文化精髓,从而有助于在交际中“跨越”文化的障碍。 第四,要通过现代电化教育和网络技术来重点介绍作用跨文化交际的隐蔽的交际文化,并且进行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对比,以形成学生文化异同的敏感性。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播放英语原声电影或电视、幻灯、录像等,从而让学生“浸入”到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当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远程的合作教学,从而打破传统的语言教室的桎梏,使英语学习者真正地体验到英语文化国家的文化特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学习者有机会运用英语,以进行有意义、有目的的互动与交流。比如,可以通过BBS,E-mail或MSN等技术交网络笔友,进行文化异同的有益研讨。 第五,扩大对外交流,做到“请进来,送出去”。我们应请进英语国家的专家学者直接参与英语教学;要经常组织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讲座,以增加学生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有条件的可选派学生出国旅游、交流,使学生身临其境地直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动活泼的真正文化。这将有利于认识、比较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异同,有利于将英语国家的社会语用规则付诸实践。总之,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中的人进行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的内部形式与结构,更要重视与英语教学相关的跨文化的种种社会文化语境因素。
总之,只要英语教育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并举,只要充分掌握和利用文化教育的特殊规律,我们定能培养出符合国际、时代要求的跨文化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