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图式图式理论最早是Bartlett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图式是“以往的事件或经验的功能性编组,这种编组总能在任何有机的相适应的交际应答中起影响”(Bartlett,1932:201)。一个人反复接触某人、某事或某物,就会使他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概括,从而形成一定的图式。比如说,学生对考试都有切身的体会,因此在交际中就不必出现“进考场,坐下,发试卷,拿起笔,作题,检查,交卷”等所有信息,一旦需要,他头脑中的图式就会自动对缺省信息进行补充、推断、形成语义连贯,进而达到正确的解读。然而,图式理论最初并未引起多大的注意,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备受关注,在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发展和运用。由于各自的探讨兴趣不同,不同的学者发展了不同的图式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给图式下了定义,还有的应用了自己的术语,或者对此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如Cook就把图式定义为“典型事例的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typical instances)(1994:11)。Minsky(1975)应用术语“框架”(frame)来描述与典型环境有关的图式, Schank和Abelson (1977)则用“脚本”(script)来描述事件的顺序,还有人用“心理模式”(mental models)一词等等。Carrell把图式分为两类: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对于世界的背景知识)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对于修辞结构的背景知识)。Cook则把图式分为三种:世界图式(world schemata)、文本图式(textschemata)和语言图式(language schemata)。但是,不管他们给图式下的定义如何,还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术语,他们都一致认为,图式作为一种经过抽象和概括了的背景知识,对理解交际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头脑中有交际所需的图式,并且在输入某种信息时被成功地激活,就会加快我们的理解过程,否则交际的理解速度就会受到阻碍。这说明,一旦形成了某种图式,交际信息的处理便倾向于利用图式进行。但是,图式对交际的影响不是单方面的,交际也会作用图式。也就是说,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和自己原有的相关或相似的图式做比较,并加以调整,从而不断修改和完善已有的图式。如果新信息和已有图式完全重合,我们就会进一步加强原有图式;如果两者有差别,我们就会调整原有图式,或增加原有图式的内容,使它和新信息相吻合;如果头脑中还没有相关或相似的图式,我们就会主动建构。由此可见,图式是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经历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在理解交际时起影响。然而,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对同一事物常常会形成不同的图式,有些图式甚至是某种文化所特有的。不难想像,来自两种不同文化的人在交际时,如果交际双方的图式不同(即图式冲突),或一方没有另一方所交际的图式(即图式缺省),就会给交际带来困难。那么,图式在交际中到底起什么样的影响呢? 2 图式与交际 |